市府大楼,秘书一科。
林远放下手机,办公室里静得能听见中央空调细微的送风声。他没有立刻去准备晨会的材料,而是坐在自己的工位上,一动不动,像一尊雕塑。
那副厚厚的眼镜片后面,眼神却不像平时那般平静无波,而是闪烁着一种高速运算后的冷光。
他将苏晨电话里的信息,在脑中拆解、重组、分析。
关键词一:史志办。一个长期被市领导层遗忘的边缘单位。
关键词二:巡查组。一股来自上层的、带着纪律威严的强大外力。
关键词三:扶贫档案。近几年来,这是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绝对不能触碰的高压线。
关键词四:上百条问题。这已经不是“瑕疵”,而是“雷区”。
关键词五:临时负责人,李伟。一个在权力真空中,试图用高压手段快速立威的野心家。
关键词六:模棱两可的指示。这是典型的官场老油条甩锅话术,既要功劳,又不想担责。
关键词七:通宵加班的新人。这是最容易引爆舆论的弱势群体,是矛盾的焦点。
当这些关键词组合在一起,林远眼前浮现的,不再是大学室友的一通求助电话,而是一份标准的、即将引爆的舆情危机报告。
这件事,可大可小。
往小了说,是史志办内部的工作交接混乱,管理失当。往大了说,一旦巡查组在扶贫档案上查出重大纰漏,而史志办又拿出一份“技术处理”过的、掩盖问题的档案,那就是欺上瞒下,罪加一等。届时,整个市府的脸面都会被丢在地上。
林远推了推眼镜。他不能让这种潜在的风险,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被忽略。这是他作为市府办秘书的职责。
他站起身,拿着自己的笔记本,敲响了科长办公室的门。
“请进。”
门内传来一个沉稳的中年男声。
林远推门而入,看到了他的顶头上司,秘书一科科长,赵林。
赵林四十出头,戴着一副金丝眼镜,气质儒雅,但眼神中透着一种久居核心部门的锐利。他正在审阅一份文件,头也没抬。
“科长。”
“小林啊,什么事?”赵林的声音很平和。
林远没有绕圈子,用最简练的语言,将刚刚获知的情况,客观地陈述了一遍。他隐去了苏晨的名字,只说是“一位在史志办工作的同学”,也隐去了自己的个人建议,只陈述事实。
“……大概情况就是这样。史志办那边,今天一早就要接受巡查组的检查,而他们负责整理关键档案的几位同志,现在正对着一份问题上百条的烂摊子,和一个模棱两可的指示,不知所措。”
随着林远的叙述,赵林审阅文件的笔,不知不觉停了下来。
当林远说完,赵林抬起头,放下了手中的笔。他看着林远,眼神里带着一丝赞许。这个年轻人,敏锐,稳重,汇报工作抓得住重点,是个好苗子。
“史志办……”赵林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发出规律的轻响,“马卫国刚被停职,王副主任那个老好人又压不住事,底下的人,心思活泛起来了。”
他显然对史志办的人事状况了如指掌。
“扶贫档案,”赵林重复了一遍这个词,目光变得严肃起来,“这可不是小事。巡查组这次下来,本来就是带着任务来的。如果史志办在这个节骨眼上捅出篓子,那就不只是他们一个单位的问题了。”
赵林沉吟了片刻,做出了决断。
他没有选择向上汇报,那样会显得小题大做,也容易让上级觉得他掌控力不足。他拿起了桌上的红色电话。
这通电话,不会打给市委总值班室,那等于拉响了防空警报。
它会打给一个更精准,也更能四两拨千斤的地方。
电话接通了。
“喂,老王吗?我是市府办的赵林啊。”赵林的语气,瞬间变得热情而随意,像是和老朋友拉家常。
电话那头,史志办副主任王德海的声音立刻变得恭敬起来:“哎呀,是赵科长!您好您好!有什么指示?”
“指示谈不上,就是关心一下你们嘛。”赵林靠在椅背上,声音里带着笑意,“听说你们史志办最近工作热情很高涨啊,马主任的事情刚出,你们不但没乱,反而加班加点,要迎接巡查组的检查,这种精神,值得肯定嘛。”
王德海听得一头雾水,只能跟着干笑:“应该的,应该的,都是分内工作。”
“我听说,为了整理那些扶贫档案,你们还让新来的年轻人通宵达旦地干?哎哟,老王,这我可得批评你两句了。”赵林的语气一转,带上了一丝“关切”的责备,“年轻人有干劲是好事,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而且,扶贫档案这么重要的东西,让一个新人来挑大梁,是不是有点……太信任了?”
电话那头,王德海的干笑,僵在了脸上。
市府办的赵科长,怎么会突然打电话来,关心一个新人的加班问题?
还精准地点出了“扶贫档案”和“新人”这两个词?
一股寒意,顺着王德海的脊椎,瞬间窜到了天灵盖。他那颗只想安稳退休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攥住,砰砰狂跳。
“赵科长,您……您听谁说的?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误会?”王德海的声音都有些发颤。
“误会?可能吧。”赵林笑了笑,笑声里却不带任何温度,“我也只是偶然听了一耳朵。老王啊,我就是提醒你一句,巡查组还在市里呢,凡事,一定要按规矩来。尤其是这种敏感的档案材料,责任,一定要落实到人,不能让底下人稀里糊涂地干,更不能让他们担负起担不起的责任。出了事,你这个主持工作的副主任,可是第一责任人呐。”
“言尽于此,你忙吧。”
赵林没有给王德海任何解释的机会,干脆利落地挂断了电话。
放下电话,他对林远点了点头:“行了,我知道了。你去忙吧。”
“好的科长。”林远转身离开,心里却掀起了波澜。
科长的这通电话,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字字千钧。他没有质问,没有命令,只是“关心”和“提醒”,却把压力精准地传导到了王德海的身上。
山雨欲来风满楼。
林远不禁有些好奇,自己那个平时看起来有些木讷的室友苏晨,到底在史志办这个小池塘里,搅起了怎样的风浪。
……
早上八点二十五分。
史志办的办公室里,气氛诡异。
苏晨、小赵和老钱三人精神饱满地踏入办公室时,迎接他们的,是数道复杂的目光。有同情,有幸灾乐祸,也有几分好奇。
李伟正坐在马卫国原来的位置上,翘着二郎腿,手里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浓茶,姿态俨然就是办公室的新主人。
他看到三人,嘴角撇出一丝冷笑,阴阳怪气地开口了:“哟,来了?我还以为你们三个要干到检查组进门呢。怎么样啊,几位大功臣,档案都理顺了?”
办公室里,几个和李伟走得近的同事,都发出了附和的窃笑声。
小赵的脸瞬间涨红,拳头都攥紧了。
苏晨却像没听见他的嘲讽,脸上挂着标准的、人畜无害的微笑,走到自己的工位前,放下包,客气地回应:“报告李哥,我们幸不辱命,奋战了一整晚,总算是有了一点初步的成果。”
“哦?”李伟挑了挑眉,显然不信,“拿来我看看。”
“成果比较多,我们整理成了一份详细的报告。”苏晨慢条斯理地打开电脑,似乎正准备调出文件。
就在这时——
“砰!”
副主任办公室的门,被人从里面猛地撞开。
所有人都吓了一跳,齐刷刷地朝门口看去。
只见副主任王德海,脸色煞白,额头上布着一层细密的冷汗,嘴唇都在哆嗦。他那平时总是笑呵呵的脸上,此刻写满了惊恐和愤怒,像是一只被踩了尾巴的猫。
他冲出来,眼睛像雷达一样在办公室里扫了一圈,最后死死地锁定了正翘着二郎腿喝茶的李伟。
“李伟!”
王德海的声音,尖锐得像被砂纸打磨过,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怒火。
“你给我过来!”
李伟被这阵仗吼得一愣,端着茶杯的手都抖了一下。他皱了皱眉,有些不悦地站起身:“王主任,您这是怎么了?一大早火气这么大。”
“我火气大?”王德海几步冲到他面前,压低了声音,但那声音里的颤抖和恐惧,却让周围的人听得一清二楚,“我问你!昨天下午,你是不是让苏晨他们三个,去整理扶贫档案了?!”
李伟心里“咯噔”一下,但面上依旧强作镇定:“是啊,怎么了?检查组今天要查,我不让他们干,难道让您亲自去干?”
“你!”王德死死地瞪着他,气得胸口剧烈起伏,“谁让你自作主张的!谁给你的权力!你知不知道,刚才,刚才市府办秘书一科的赵科长,亲自打电话给我了!”
“市府办……赵科长?”
李伟脸上的镇定,瞬间崩塌了。这个名字,像一柄千斤重的铁锤,狠狠地砸在了他的心口上。
他只是想拿捏几个新人,立个威风,怎么会惊动了市府办那尊大神?
王德海看着他那副见了鬼的表情,心里的恐惧更盛,声音也控制不住地大了起来:“赵科长问我,为什么让一个新人,通宵去整改扶贫档案!还问我,史志办是不是想在巡查组眼皮子底下,搞出点什么名堂来!李伟,你告诉我,这事,你是怎么捅到天上去了?!”
喜欢官场言灵:我靠说话咒翻对家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官场言灵:我靠说话咒翻对家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