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青云镇的喧嚣渐渐沉淀。
狂欢后的人群如潮水般退去,留下一个狼藉但充满温度的操场。村民们带着一袋袋沉甸甸的现金和空空如也的板车,心满意足地踏上归途,脸上的笑容在夜色里比星星还亮。
县城,一间灯光明亮的单身公寓里,与青云镇的朴拙气息截然不同。
一个网名叫“爱吃鱼的猫”的女孩,正盘腿坐在电竞椅上,戴着降噪耳机,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脑屏幕上的剪辑软件。她叫于晓晓,是县里小有名气的美食探店博主,也是今天下午在人群中,用手机记录下一切的那个时尚女孩。
她的素材库里,塞满了今天拍摄的视频片段。金黄酥脆的“金沙土豆”,人头攒动的长队,孩子们围着“土豆投篮”游戏时的笑脸,王大根抱着“薯王”时憨厚又无措的表情,以及苏淮采访沈铭时,那个男人在镜头里挺拔的身影和明亮的眼睛。
于晓晓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她不懂什么扶贫,也不太关心几万斤土豆的销路问题。她只知道,这些画面组合在一起,有一种奇特的魔力。那种原始的、热烈的、发自内心的快乐,是她在县城里那些装修精致的网红餐厅里从未捕捉到过的。
她选了一首节奏感极强的流行音乐作为背景,用快速的镜头切换,将美食的诱惑、人群的热闹和人物的特写交织在一起。视频的开头,她用醒目的艺术字打上标题:【VLoG】全城出动!就为了这颗土豆?青云镇美食节太上头了!
结尾,她放慢了节奏,最后一个镜头定格在沈铭的侧脸上。他正侧耳倾听一个村民婆婆的感谢,夕阳的余晖勾勒出他清晰的轮廓,眼神专注而温和。
于晓晓检查了一遍,满意地点击了“发布”。
她伸了个懒腰,摘下耳机,端起旁边已经凉掉的奶茶喝了一口,然后习惯性地刷新了一下后台。
播放量:1。
她没在意,起身去洗手间洗了把脸。等她敷着面膜再回到电脑前时,后台的数字已经开始变化。
播放量:138。
点赞:15。
评论:3。
第一条评论:“沙发!这是哪里?那个火山土豆泥看起来也太好吃了吧!”
第二条评论:“青云镇?没听过,离县城远吗?博主给个定位啊!”
第三条评论:“哈哈哈那个抱大土豆的大爷好可爱!笑得我面膜都裂了。”
于晓晓有些意外,通常她的视频需要一两个小时才能有这样的数据。她又刷新了一下。
播放量:577。
评论区开始变得热闹起来。
“我靠,我今天就在现场!挤得我鞋都掉了一只!但是那个金沙土豆真的绝了,排半小时队都值!”
“楼上的我也是!我证明,博主没开滤镜,现场比视频里还热闹!”
“天啊,那个穿白衬衫的男人是谁?侧颜好绝,是镇长吗?这么帅的镇长麻烦给我们市里来一打!”
“重点错了吧姐妹!重点是土豆!土豆!这年头竟然还有为土豆办节日的,这个镇子有点东西。”
于晓晓看着飞快滚动的评论,心脏开始砰砰直跳。她意识到,自己可能无意中点燃了一个火药桶。她立刻在评论区置顶了一条回复:“地址在清河县青云镇!今天刚结束,想吃的朋友们可能要等明年啦!视频里那个帅哥是镇里的扶贫办沈主任哦~”
这条回复像是在火上浇了一勺油。
“沈主任?我靠,现在基层干部都卷成这样了吗?长得帅还会搞经济?”
“明年太久了,只争朝夕!@清河县文旅局 出来干活了!这么好玩的节,必须每年都办!”
“已转发朋友圈,标题就叫《你以为的乡镇扶贫VS实际上的乡镇扶贫》,让我的朋友们都开开眼。”
视频的传播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它先是在县城本地的微信群和朋友圈里病毒式扩散,然后被一些营销号截图转发,打上了#宝藏小镇#、#神仙美食#的标签。短视频平台的算法捕捉到了它的热度,开始将它推送给更广泛的用户群体:美食爱好者、旅游爱好者、甚至是一些对乡村振兴话题感兴趣的人。
晚上十一点,当沈铭拖着疲惫的身体,和刘闯、周凯几人做完最后的场地清点工作,坐在办公室里吃着泡面时,这则视频的播放量已经突破了十万。
“主任,快看!”李红举着手机,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冲进办公室,她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变调,“我们……我们好像出名了!”
沈铭刚吸溜进去一口面,被烫得龇牙咧嘴。他接过手机,看到了那个只有一分多钟的短视频。
视频的剪辑很专业,节奏明快,画面鲜活。沈铭在里面看到了自己,看到了孙镇长,看到了红星村的老村长,看到了每一个他熟悉或不熟悉的面孔。在那个年轻女孩的镜头下,这场他为了解决土豆销路而绞尽脑汁策划的活动,呈现出一种他自己都未曾预料到的、时尚而又充满活力的面貌。
视频下方的评论区,已经盖了上千楼。
刘闯和周凯也凑了过来,三颗脑袋挤在一起。
“主任,你看这条,‘这个镇子也太会了吧,扶贫都能搞得像嘉年华,爱了爱了’。”刘闯念着评论,咧着嘴笑,脸上的疲惫一扫而空。
“还有这个,‘求那个金沙土豆的配方!我愿意用我十年单身换!’”周凯指着一条评论,笑得前仰后合。
沈铭看着那条“求沈主任联系方式”下面一长串的“+1”和“同求”,脸上有些发热,默默地把手机还给了李红。
他心里有一种奇异的感觉。就像他精心种下了一棵苹果树,日夜期盼它结果,结果有一天,它不仅结满了苹果,还意外地开出了一树绚烂的樱花。
这份意外之喜,甚至比卖掉所有土豆本身更让他感到震动。他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在这个时代,信息的传播方式和影响力,已经完全超出了他过去的认知。
与此同时,县委家属院的一栋单元楼里。
王科员刚洗完澡,烦躁地在客厅里走来走去。今天一整天,他都把自己关在家里,但美食节火爆的消息,还是通过各种电话和微信传到了他的耳朵里。每一个向他描述现场盛况的“朋友”,语气里都带着一丝幸灾乐祸的同情,这比直接的嘲笑更让他难受。
他的妻子正在沙发上刷着手机,忽然“咦”了一声。
“你看这个,老王,这不是咱们县的青云镇吗?搞什么土豆节,上热门了都。”
王科员心里一咯噔,凑了过去。
当那段熟悉的音乐响起,当那个他诅咒了一整天的操场出现在屏幕上时,他的呼吸猛地一滞。他看到了视频里人山人海的景象,看到了那些食客脸上满足的表情,看到了那些村民数钱时喜极而泣的模样。
最后,镜头定格在沈铭的侧脸上。
王科员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屏幕里那个年轻的身影。视频的创作者为了效果,给那个画面加了一层柔光滤镜,让沈铭整个人看起来都在发光。
“胡闹!简直是胡闹!”他像是被蝎子蜇了一下,猛地直起身,声音尖利,“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哗众取宠!这是我们政府干部该干的事吗?”
他的妻子被他吓了一跳,莫名其妙地看着他:“你发什么疯?我看挺好的呀,人家这是帮农民卖东西,你看评论里,全都是夸的。再说了,那个沈主任,长得是真精神。”
“你懂个屁!”王科员感觉一股血冲上头顶,他指着手机,手指都在发抖,“这是歪风邪气!投机取巧!官场之上,靠的是脚踏实地,是人脉资历!不是靠这种旁门左道!”
他语无伦次地咆哮着,像一头困兽。
他的妻子看着他扭曲的脸,默默地把手机音量调小,不再说话了。她只是不明白,视频里明明是一件大好事,为什么自己的丈夫会气成这个样子。
她不懂,但王科员自己懂。
他预言沈铭会身败名裂,结果沈铭一战成名。
他嘲笑美食节无人问津,结果青云镇宾客盈门。
他笃定沈铭会成为全县的笑话,结果沈铭成了网络上的“最帅主任”,青云镇成了人人向往的“网红打卡地”。
这已经不是打脸了。
这是把他王科员钉在了耻辱柱上,然后用一个网络扩音器,向全县,不,是向更远的地方,广播他的愚蠢和失败。
视频的热度还在持续发酵。
到了第二天早上,播放量突破了一百万。
“青云镇土豆节”这个词条,甚至冲上了同城热搜榜的前三名。清河县电视台的官方账号也转发了这条视频,并配文:“为我县创新型干部的优秀策划点赞!为青云镇点赞!”
这一下,性质彻底变了。
如果说之前还只是民间自发的狂欢,那么官方媒体的下场,就等于给这场狂欢盖上了一个红色的印章。
青云镇政府的电话,从早上八点开始,就没停过。
有周边县市的游客打电话来询问,土豆节明年还办不办。
有市里的餐饮协会打电话来,想邀请“金沙土豆”的创始人钱老板去做技术交流。
甚至还有省城一家专门做农产品电商的公司,打来电话指名道姓地要找“沈主任”,说他们老板在网上看到了视频,对“青云土豆”的品牌故事很感兴趣,想谈谈线上销售的合作。
接电话的李红,从最初的兴奋激动,到后来已经变得麻木,只能一遍遍地重复着:“好的,我记下了,会向我们领导汇报的。”
孙镇长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听着外面不断响起的电话铃声,手里拿着一份秘书刚打印出来的网络舆情报告。报告的第一页,就是于晓晓那则视频的截图。
他看着截图里那个热闹的场景,又看了看报告上那些他看不太懂的词,比如“流量”、“引爆”、“用户画像”。他抽了一口烟,缓缓吐出,烟雾缭绕中,他的眼神有些复杂。
他感觉自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船长,一辈子都在熟悉的航道上航行,靠的是海图和罗盘。而沈铭,这个年轻人,却直接在船上装了一个他看不懂的火箭引擎。
船,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向了一片他从未见过的海域。
他不知道这片海域的前方是黄金万两,还是惊涛骇浪。
但有一点他很清楚。
青云镇,回不去了。
就在这时,他办公桌上那部红色的电话机,突兀地响了起来。
孙镇长心里一跳。这部电话,是连接县委主要领导的专线,平时极少响起。他深吸一口气,拿起话筒。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沉稳而有力的声音,是县委副书记赵立春。
“建国同志,你马上来我办公室一趟。把你们那个扶贫办的主任,沈铭,也一起带上。”
喜欢官场模拟:领导求我别莽了!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官场模拟:领导求我别莽了!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