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发现问题,窗口人员的傲慢与推诿
李赫的声音像一根冰冷的针,刺破了办公室里那层由虚伪和僵持构筑的薄膜。
“……咨询费,三十万。”
这六个字,轻飘飘的,却像六座大山,轰然压下。
财政局局长王建华脸上的热情笑容,像是被瞬间冻住的瀑布,凝固在嘴角,每一道褶皱都写满了惊骇。他眼中的血色迅速褪去,只剩下一种死灰般的惨白。
而他身边的企业科科长马东明,则像是被抽走了全身的骨头,双腿一软,整个人瘫坐在了椅子上,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如同破风箱般的声响。他死死地盯着李赫手中那部还在通话的手机,眼神里充满了绝望,仿佛那不是一部通讯工具,而是催他上路的黑白无常。
整个办公室,死寂一片。
只有手机听筒里,绿源集团那位财务总监不明所以的声音还在继续传来:“喂?喂?沈主任?您还在听吗?这个咨询费,我们实在是……”
沈铭没有理会王建华和马东明,他只是平静地从李赫手里接过了手机。
他的动作不快,甚至有些慢条斯理,但在王建华眼中,却像是死神的镰刀在缓缓举起。
“你好,我是沈铭。”沈铭的声音很温和,听不出任何情绪,“清河县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你刚才说的情况,我听清楚了。”
他顿了顿,将手机的免提键按开。
“不过,为了确保我们信息准确,也为了方便我们后续工作,能不能请你把刚才的问题,再复述一遍?”
“我们财政局的相关领导,王建华局长,马东明科长,现在也都在我身边,大家一起听一听,共同为你们企业解决困难。”
“一起听一听”。
这五个字,像五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王建华的脸上。
手机里,那位财务总监听到局长和科长都在,声音里顿时带上了一丝激动和委屈,仿佛找到了倾诉的对象,立刻将事情原原本本地又说了一遍。
“……八百万的技改补贴,文件早就批下来了,可是在财政局压了快三个月。我们跑了十几趟,马科长一会儿说领导出差了,一会儿说流程还没走完。昨天,马科长突然给我们打电话,说这个项目还需要一份专业的评估报告,才能走最后的拨付程序,还给我们‘推荐’了一家叫‘远景咨询’的公司,说他们专业,出报告快。我们联系了那家公司,对方开口就要三十万咨询费……”
每一个字,都像一颗子弹,精准地射进王建华和马东明的身体里。
马东明已经彻底放弃了抵抗,他低着头,肩膀剧烈地颤抖着,额角的汗珠滴滴答答地落在桌面上,洇开一小片深色的水渍。
王建华还想做最后的挣扎,他嘴唇哆嗦着,想开口解释,想说这是误会,想说这是诬告。
可沈铭根本没给他这个机会。
等对方说完,沈铭对着手机温和地说道:“好的,情况我完全了解了。请你放心,这件事,我们领导小组办公室会一查到底。今天之内,一定会给你们集团一个明确的答复。”
挂断电话,沈铭将手机随手放在桌上,发出一声轻微的“啪嗒”声。
他抬起头,目光第一次落在了王建华那张毫无血色的脸上。
“王局长。”
“在……在……”王建华的声音干涩沙哑。
“关于绿源集团这个项目,我想,我现在就需要看到它的全部卷宗,原件。”沈铭的语气依旧平静,“另外,这个三十万的‘咨询费’,还有这家‘远景咨询’公司,我不是财务专家,也不是工商专家,所以,可能需要王局长和马科长,给我这个外行,好好普及一下相关的政策和知识。”
王建华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彻底崩塌了。
他知道,一切都完了。
沈铭没有再看他一眼,而是转向已经吓傻了的李赫:“小李,你留在这里,配合财政局的同志,把绿源集团的卷宗封存好,带回办公室。记住,是全部,从受理的第一张纸开始。”
“啊?哦,好,好的,沈主任!”李赫一个激灵,连忙点头。
沈铭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仿佛刚刚只是完成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他迈步向外走去,经过瘫软如泥的马东明身边时,脚步顿了顿,用只有两个人能听见的声音,说了一句:
“其实,你应该感谢这通电话。”
马东明猛地抬起头,不解地看着他。
“因为它,你只是蠢。如果你今天真的把我们拖过去了,那你就是坏。”
说完,沈铭不再停留,径直走出了这间气氛凝固到冰点的办公室。
……
走出财政局大楼,午后的阳光照在身上,却没有带来丝毫暖意。
刚才那雷霆一击的快感迅速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沉的冷意。
一个绿源集团,就有如此明目张胆的敲诈勒索。那整个清河县,又有多少个被各种“咨询公司”、“评估机构”吸血的企业?又有多少个因为拿不出这笔“买路钱”而倒在黎明前的中小微企业?
投诉热线,就像一张渔网,能捞起那些敢于挣扎、跃出水面的大鱼。但水面之下,那些被温水煮了太久,已经失去挣扎力气的,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正在被煮的鱼,又有多少?
不行,不能只被动地等着鱼上钩。
他要亲自下水,去看看这潭水,到底有多浑。
沈铭掏出手机,没有打车,而是扫了一辆路边的共享单车。他脱下外套,搭在车把上,只穿着一件白衬衫,像一个刚刚跑完业务的普通公司职员,汇入了街上的人流。
他的目的地,是清河县政务服务大厅。
那里,是政府服务的总窗口,是展示城市营商环境最直观的舞台。
半个小时后,沈铭将单车停在服务大厅外的停车区。他走进这座号称“一站式服务”的现代化建筑,一股混合着空调冷气和人声嘈杂的热浪扑面而来。
大厅很宽敞,灯光明亮,墙上的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着“高效、便民、廉洁、规范”的宣传标语。一切看起来都井井有条。
但沈铭的目光掠过那些排着长队的办事群众,掠过他们脸上那种或焦急、或麻木、或茫然的表情时,他知道,问题都藏在细节里。
他先是走到了工商局的注册登记窗口。
队伍不长,只有三四个人。窗口里坐着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女孩,穿着制服,但领口的扣子解开了两颗。她没有看排队的群众,而是低着头,正专注地对着一面小镜子,用一根细细的眉笔,描着自己的眉毛。
排在第一个的是个中年男人,他陪着笑脸,小心翼翼地问:“同志,您看我这个材料,还有什么问题吗?”
女孩眼皮都没抬,一边描眉,一边不耐烦地吐出几个字:“等着。”
中年男人不敢再问,只能尴尬地站在原地。
沈铭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看着。他甚至启动了【洞察人心】。
【姓名:孙莉莉】
【职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科员】
【情绪状态:厌烦、不屑】
【核心利益诉求:赶紧画好妆,下班要去约会。】
【当前内心活动:“烦死了,又来一个。这点破事儿来来回回跑几趟了?连个表格都填不明白,一群笨蛋。我的新眉笔颜色真好看,待会儿小天看到了肯定会夸我……”】
沈铭关掉了技能,面无表情地转向下一个区域——建设工程审批窗口。
这里的人明显更多,几个窗口前都排起了小长队。他随便找了一个队伍排在后面。
窗口里坐着一个睡眼惺忪的男人,正打着哈欠,懒洋洋地翻着面前的材料。排在前面的是一位戴着安全帽的工地负责人,他指着一张图纸,急切地解释着什么。
“……所以,我们想申请一个小小的变更,不涉及主体结构,就是想把这个消防通道的位置挪动两米,这样我们的材料车进出能更方便一些。”
窗口里的男人终于翻完了材料,把笔往桌上一扔,靠在椅背上,懒洋-洋地说:“消防通道变更?这个不归我们管。”
“那……那归谁管?”工地负责人愣住了。
“去找规划的问。”男人指了指斜对面的规划局窗口。
工地负责人没办法,只好拿着一堆图纸,又跑去规划局窗口排队。过了十几分钟,终于轮到他了。
规划局窗口是个戴眼镜的女人,她听完情况,连图纸都没看,就直接摆了摆手:“谁让你来我们这儿的?消防通道的位置,得先有消防部门的意见。你去消防窗口问。”
工地负责人脸上的汗都下来了,他又小跑着冲向消防审批窗口。
消防窗口的队更长。等他满头大汗地挤到前面,把情况一说,里面的工作人员皱着眉看了半天,最后说:“你这个变更,虽然只是通道位置,但也改变了原有的消防布局,得先回到建设窗口,让他们出具一份‘不影响主体安全’的证明,我们才能受理。”
工地负责人彻底懵了,他像个皮球一样,被三个窗口踢来踢去,最后又回到了原点。他拿着那堆沉重的图纸,站在大厅中央,脸上满是茫然和无助,像一个迷路的孩子。
沈铭就站在不远处,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他甚至没有用【洞察人心】,因为他知道,这三个窗口的工作人员,脑子里想的都一样:
“这不是我的事,别来烦我。”
这就是所谓的“部门墙”,是“推诿扯皮”最经典的体现。
沈铭的拳头,在裤袋里慢慢攥紧。他感觉一股火,从胸口直往上撞。
就在这时,一阵喧哗声从大厅的另一侧传来。
他循声望去,只见社保服务区的一个窗口前,围了一群人,一个老大爷正激动地拍着桌子,对着里面一个慢悠悠敲着键盘的年轻工作人员大吼:
“我这个月的养老金为什么还没到账!我上个礼拜就来问过,你说系统在升级,让我这周来!今天我又跑了十公里路过来,你又跟我说,让我下周再来!你们到底把我们这些老骨头当什么!”
那个年轻的工作人员被吼得有点不耐烦,他抬起头,露出一张充满傲慢的脸,对着老大爷翻了个白眼。
“喊什么喊?跟你说了系统问题,你跟我喊有什么用?有本事你找领导去啊!”他指了指墙上的一个牌子,“出门右转,局长办公室在五楼,慢走不送!”
说完,他竟戴上耳机,旁若无人地听起了音乐,只留给老大爷一个嚣张的后脑勺。
围观的群众一片哗然,几个年轻人看不过去,想上前理论,却被旁边的人拉住了。
“算了算了,跟他们较什么劲……”
“人家是铁饭碗,我们惹不起……”
老大爷气得浑身发抖,嘴唇发紫,指着那个工作人员,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沈铭看到这一幕,眼中那股刚刚压下去的火,瞬间被点燃,化作了滔天的怒焰。
他拨开人群,一步一步,走到了那个窗口前。
那个戴着耳机的工作人员似乎感觉到了什么,他不耐烦地抬起头,正想开骂,却对上了一双冰冷得不带一丝感情的眼睛。
“你,把耳机摘了。”沈铭的声音不大,却像寒冬里的冰锥,带着一股刺骨的冷意。
“你谁啊你?管得着吗?”年轻人显然没认出沈铭,他嗤笑一声,把音乐声调得更大了。
沈铭笑了。
他没有再说话,而是伸出手,在所有人震惊的目光中,一把抓住了那个年轻人的衣领,像是拎一只小鸡一样,将他从窗口里,直接拽了出来。
喜欢官场模拟:领导求我别莽了!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官场模拟:领导求我别莽了!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