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过两天,第二天就有村民在龙海看见了贾明的画像贴在墙上,贴的还不止一处。
贾村就是个小村庄,连单身汉算上去还不足三十户人家。地理位置也特殊依山傍水,离市区又不算远。没人外出打工之前,村民们的生活都比一般的村寨要好,眼下有了外出打工这条路,村民们的生活更是蒸蒸日上。
临近过年,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来了不少。第一个看见贾明的画像张贴在墙上的人也是个年轻人,他刚从外地回来,准备买点零食回家哄哄弟弟妹妹们。
现在买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不一定要在外地买,买了也不方便带。外地有的东西龙海也有,只要把超市的标签撕掉,在弟妹们面前一样可以说是从外地带回来的东西,让弟妹们好在同伴面前炫耀说;“这是我哥从外面买回来的薯片,特别好吃,不信你尝尝。”
就连常吃薯片的人也意识到这薯片的确不一样,吃得有滋有味“啧啧”连声;“就是比龙海的薯片脆,好吃。”
贾小山一直这样哄骗弟妹,他从车站打车到了建国街的“惠民超市”。贾小山从的士车里一钻出来,抬头就看见超市门口贴了一张贾明身穿时尚衣服的海报。
开始贾小山还以为是自己看花眼了,他走到画像前去仔细辨认,上面还有贾明的名字。当他确认无误之后,差点忘记去超市给弟妹们买零食,匆匆忙忙跑了几步,正准备叫辆的士回贾村时,才想起自己该办的正事差一点忘记了。
贾小山急匆匆又拉着密码箱回到超市,让收银员帮忙看一下行李箱;“我进去拿点东西马上来。”
收银员姑娘见此人火上房似的焦急,点头答应;“你放心去吧。”
来超市的年轻顾客,超市都喜欢,他们拿东西从不拿拿捏捏,好坏不分就装袋里了。给他们翻找零钱时,甚至一两块钱他们都等不及要走人。不像那些老年人,一分三厘都要等上大半天给他找零。
贾小山买好零食把他装进行李箱,一出超市就招手叫了辆的士;“去贾村。”
贾小山二话不说就钻进了的士的后排座,路程不远坐前面要系安全带他嫌麻烦。
的士司机一个人整天以车为家,有客没客都坐在车里,消息也很灵动,无聊到大家都成了话唠。
司机看了贾小山一眼,问;“小伙子刚从外地回来?”
“是呀,刚刚到。”
“贾村人?”
“对呀,不是贾村人就不会去贾村。”
“那也不一定,要是去贾村走亲访友什么的,他不一定就是贾村人。”
贾小山都聊急眼了跟司机说;“我姓贾就是贾村人。”
司机也是为了能够多说几句话,才没话找话;“你还不知道你贾村要出明星了?”
“贾村要出明星,什么明星?”贾小山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刚才在超市门口看到的贾明那张海报。
“童星。”司机知道贾小山是贾村本地人,好从他嘴里得到点确定消息,用来传递给下一位客人。
“什么童星?贾小山还是没有回到正题上来。
海报上明显注有贾明的名字;“有个叫贾明的小孩是你们贾村人吧?”
直到这个时候,贾小山才听明白司机嘴里所谓的童星,原来说的是贾明的事。
“贾明是贾村人,跟我们家还没出五族。”
“他就是你们贾村的未来童星。”
喜欢小不点人生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小不点人生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