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维深秋,天地肃杀。中原腹地,亳州古城,却汇聚了一股足以令山河变色、乾坤倒悬的滚烫热血
自清晨起,通往亳州的各条官道、小径,便被络绎不绝的人流车马所充斥。这并非寻常的商旅或流民,而是一群群携刀佩剑、劲装结束的武林人士。他们的眼神锐利,步履沉稳,周身散发着或刚猛、或阴柔、或凌厉的的气息,显然皆非庸手。
城郊之外,连绵的营帐如同雨后蘑菇般铺展开来,一眼望不到边际。营盘之间,无数旌旗迎风猎猎作响,绘绣着不同的图案与字号,在秋日的阳光下交织成一片斑斓而肃杀的海洋:
少林的“卍”字佛幡,庄严肃穆,旗下武僧们手持熟铜棍,目不斜视,气息沉凝如山。
武当的太极八卦旗,黑白分明,道袍飘飘的弟子们背负长剑,气度冲淡平和,却又暗藏玄机。
峨眉的青莲素旗,清雅脱俗,以周芷若为首的女弟子们虽面容姣好,但眉宇间英气逼人,剑鞘寒光隐现。
华山的剑形旗,锋芒毕露,弟子们个个挺立如松,眼神中充满了自信与锐气。
崆峒的山岳旗,厚重雄浑,门人弟子体格健壮,拳掌之间似有开山裂石之威。
昆仑的雪莲旗,孤高冷峻,门人身法灵动,带着一丝来自西域的神秘气息。
更有那衣衫褴褛却精神矍铄的丐帮弟子,污衣净衣分明,打狗棒与麻袋是他们的标志;海沙帮的汉子皮肤黝黑,带着水汽咸腥;巨鲸帮的豪客身形彪悍,似乎能力搏蛟龙……三山五岳,五湖四海,但凡心中尚存一丝汉家血脉、胸中仍有一点侠义之气的江湖儿女,皆应那“驱除鞑虏”的号召,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
人声鼎沸,刀剑碰撞之声不绝于耳。平日里或许还有些许摩擦嫌隙的各方势力,此刻却都默契地放下了成见。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即将参与一场前所未有、注定载入史册的伟大事业。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城中心那座以巨木垒砌、高达数丈、披红挂彩的点将台。
巳时正刻,阳光正好。点将台上,身影闪动,以张无忌为首的核心人物鱼贯登台。
张无忌今日并未穿戴教主华服或武将铠甲,依旧是一身半旧的青衫,身形挺拔,面容俊朗。然而,他站在那里,无需任何装饰,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天地间的中心。他身后,杨逍、范遥气度雍容,殷天正不怒自威,韦一笑眼神灵动;空智大师宝相庄严,宋远桥儒雅持重,周芷若清丽绝俗……这些人,无一不是跺跺脚江湖震动的人物,此刻却都心甘情愿地簇拥在张无忌身后,拱卫着他。
全场渐渐安静下来,数万道目光聚焦于一点,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近乎凝固的期待。
武当宋远桥率先踏步而出,他运起纯阳内力,声音如同松涛,清晰而平稳地传遍全场每一个角落:“诸位武林同道、江湖朋友!今日,我等摒弃门户之见,齐聚于此亳州古城,非为私怨,乃为天下公义!”
他声调陡然拔高,带着悲愤与决绝:“元廷无道,暴虐苍生,视我汉民如猪狗!苛政猛于虎,铁蹄踏山河!更甚者,其与鬼谷魔道相互勾结,以邪术魔虫戕害我武林同道,灵蛇岛上,若非张教主仗义出手,我等早已成为他人俎上鱼肉,宗门传承断绝!此等血海深仇,不共戴天!此等倒行逆施,天理难容!”
“幸赖天佑华夏,仁侠出世!明教张教主,不仅武功盖世,更兼仁德无双,于危难之际拯救我各派精英,促成今日武林空前之大同盛举!” 宋远桥转身,向张无忌郑重一揖,随即回身,朗声宣告,“经我等各派掌门、帮主共同商议,此番抗元大业,天下武林,愿共奉张无忌张教主号令,歃血为盟,生死与共,驱除鞑虏,复我汉家山河!”
“愿奉张教主号令!”
“驱除鞑虏,复我汉家山河!”
台下,短暂的寂静后,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万千江湖豪客,无论出身何门何派,此刻都热血沸腾,挥舞着手中的兵刃,发出震天动地的誓言。声浪滚滚,如同惊雷炸响,直冲九霄,连亳州城墙上的尘埃都被震得簌簌落下。
张无忌深吸一口气,缓步走到台前边缘。他目光清澈,缓缓扫过台下那一张张因激动而涨红的脸庞,感受着那如同岩浆般滚烫的信任与期盼,胸中豪情激荡,更觉肩上责任重大。他拱手,向四方环揖,声音以内力送出,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承蒙诸位前辈、同道厚爱,无忌年少德薄,实感惶恐!然,国难当头,匹夫有责!今日诸位信得过张无忌,将此千斤重担交付于我,无忌在此立誓,必当竭尽所能,肝脑涂地,与诸位同道同心戮力,共赴国难!”
他话语一顿,神色转为肃穆:“然,行军打仗,非同江湖械斗,匹夫之勇难抵千军万马。欲成大事,需得号令统一,如臂使指;各司其职,众志成城!”
张无忌目光如电,转向台下肃立待命的明教将领与义军头领。
“徐达将军!”
“末将在!” 一声沉稳有力的回应。只见徐达全身甲胄,大步流星踏至台前,抱拳躬身,甲叶铿锵作响,眼神坚毅果敢。
张无忌自杨逍手中接过一个紫檀木盒,打开,取出那本页面泛黄、边角磨损却仿佛重若山岳的《武穆遗书》,双手捧至徐达面前:“徐将军,此乃岳武穆王毕生心血所聚之兵法奇书,今交付于你!望你深研其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为我北伐大军,指明前进之方向,铸就胜利之基石!”
徐达神情激动,双手微微颤抖,极其郑重地接过兵书,紧紧抱在胸前,声音铿锵:“末将徐达,定不负教主重托!必以此书为指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元璋!”
站在将领队列前方的朱元璋,眼底深处一丝复杂难明的光芒急速闪过,旋即被无比的恭顺与沉稳所取代。他快步上前,躬身施礼:“朱元璋在!”
张无忌目光落在他身上,沉声道:“元璋,你久经战阵,熟知兵事,善于统筹。今命你为北伐大军元帅,总揽全局,调度各路兵马,协调粮草辎重,保障大军后方安稳!”
朱元璋深深一揖,声音洪亮:“朱某领命!必当恪尽职守,为我大军北伐,扫清后顾之忧!” 低头瞬间,那眼底的野火,却燃烧得更加炽烈。
“常遇春!”
“末将在!” 如同半空中炸响一个霹雳,常遇春声若洪钟,魁梧的身躯如同铁塔般上前,抱拳之力,仿佛能让空气产生波纹。
张无忌看着他,眼中流露出信任与激励:“常将军,你勇冠三军,锐不可当!命你为先锋大将,与徐达将军互为犄角!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为我大军先锋,直捣黄龙,扬我汉军威名!”
“得令!” 常遇春咧嘴一笑,露出森白的牙齿,摩拳擦掌,浑身战意勃发,“教主放心,俺常遇春定杀得那些鞑子屁滚尿流!”
安排完军中核心要职,张无忌转而面向那数万翘首以盼的江湖豪杰,声音清晰地说道:“至于诸位江湖同道!我等所长,在于个体武勇,在于高来高去,在于精妙招式与深厚内力。元军阵中,亦不乏高手,且攻城拔寨,非仅凭血气之勇所能竞全功。”
他目光扫过群雄,提出战略:“故此,我意,我等江湖力量,当化整为零,扬长避短,行那雷霆斩首之策!倚仗武功之利,狙杀元军将领、斥候,焚毁其粮草辎重,破坏其通信枢纽,扰乱其军心部署!以此等非常手段,配合大军正面推进,则可事半功倍,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此言一出,江湖群豪顿时群情激昂,热血上涌。这正是他们最熟悉、也最擅长的领域!不同于军阵的束缚,这种自由发挥、以奇制胜的方式,让他们感到无比的兴奋。
“谨遵教主号令!”
“杀鞑子,扬国威!”
“我等愿为先锋!”
请战之声,此起彼伏,汇成一股昂扬的战歌。
喜欢逍遥传人,我让乔峰多活百年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逍遥传人,我让乔峰多活百年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