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山东、沧州等地忙于夏收,沉浸在短暂而珍贵的希望之中时,天下的棋局,依旧在血与火中艰难推进。
清军虽然后撤五十里“表达善意”,但正如刘体纯所料,这绝非偃旗息鼓。
直隶与山东交界的新防线上,旌旗招展,营垒相连。
征虏大将军阿巴泰治军严谨,即便后撤,也丝毫不敢大意。
数万八旗与绿营兵丁,在新的营寨前挥汗如雨,挖掘着深阔的堑壕,设置鹿角、拒马,构筑起一道严密的防御体系。
对于堑壕战术,阿巴泰手下的人已经用得很溜了。
哨骑日夜巡弋,警惕地注视着山东方向的任何风吹草动。这是一种带着压迫感的“和平”。
与此同时,位于京畿地区的丰台大营,更是热火朝天。
恭顺王孔有德督造的火器工坊,炉火日夜不熄,锤打声、打磨声、试射声连绵不绝。
工匠们在清廷不惜工本的投入下,拼命仿制、改进着从战场上缴获或窥探到的沧州军火器。
虽然整体工艺仍不及沧州军精良,尤其是在火帽、击发机构以及钢材质量上存在差距,但数量正在稳步提升,新铸的火炮、火枪不断装备部队,试图拉近与沧州军在技术上的差距。
自击发的火帽枪研制不出来,他们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燧发枪身上。
你还别说,战争唯一一个好处就是促进科技进步。
在高压和重赏下,丰台大营火器工坊的工匠们,聪明才智也充分发挥出来了。
浇铸的红衣大炮,此时已经不输于泰西工匠,燧发枪的质量也与泰西产品相差无几。
训练场上,枪炮声每日不断,和沧州军打了几次大仗,他们已经学到了火器应用的精髓。
堑壕、排射、炮步结合,都弄得像模像样,颇有章法。
以他们目前的实力,真的来一次鸦片战争,估计英法联军会被打得叫爹叫娘,溃不成军。
南方的扬州,则已彻底沦为一座绝望之城。
城墙上下,死寂与恶臭弥漫。曾经繁华富庶的淮左名都,如今饿殍遍野,形销骨立的人们蜷缩在残垣断壁间,眼神空洞,连呻吟的力气都已失去。
树皮、草根早已被啃食殆尽,就连老鼠、虫豸也成了难以寻觅的奢望。易子而食的惨剧,已在暗处无声上演。
城外,吴三桂与济尔哈郎的十万清军营寨连绵数十里,将扬州围得铁桶一般。他们并不急于攻城,只是稳稳地守着,等待着城内最后一丝抵抗意志被饥饿彻底吞噬。
弘光帝朱由崧蜷缩在行宫深处,早已没了当初登基时的半点意气,整日被恐惧和绝望笼罩,只盼着能有一条生路。
城中军民,大部分也已被饥饿征服,若非史可法依旧每日拖着病体,巡防城墙,以近乎殉道者的姿态激励着残存的守军,恐怕城门早已洞开。
史可法站在破损的城垛边,望着城外森严的清军营垒,又回头看看城内死气沉沉的景象,心如刀绞。
他的须发在这数月间几乎全白,原本清癯的面容更显憔悴,唯有一双眼睛,依然燃烧着不屈的火焰,尽管那火焰,在无边的黑暗中也显得如此微弱。
他知道,扬州陷落或许只是时间问题,但他更知道,有些东西,比生命更重要。
他心里已经有了预感,不久后的某一天,清军一个冲锋就能拿下扬州城。
不是他们战力衰落了,而是真真正正没有力气了,也没有了那份心劲儿!
不能怪任何人,饥饿的力量会把任何一个人的意志摧毁掉。
“也不知道山东那个浑小子还会不会再来?”史可法心里面抱着最后的一丝希望。
而在西北的汉中,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残部,也终于迎来了喘息之机。
汉中盆地,气候温润,物产本就不似北方那般匮乏。经过一整个春天的挣扎和搜罗,加上本地夏粮的收获,虽然远谈不上丰足,但总算让几万人马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麦子同样金黄,收割的景象虽不如山东那般充满希望,却也驱散了军中弥漫的绝望气息。
李自成穿着普通的蓝色箭衣,行走在刚刚收割过的麦田埂上,看着士兵和随军家属们忙碌地打场、晾晒。他的脸色依旧凝重,但眉宇间的戾气稍减。
他抓起一把新麦,放在鼻尖闻了闻,对身边的田见秀说道:“有了这些粮食,至少又能撑上一段时日。告诉弟兄们,省着点吃,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是啊!皇上说得对,我们守着这弹丸之地,前有清军,后有大西军,少不了要打几场恶仗!”田见秀答道,脸上隐隐有几分忧色。
然而,危险的阴云并未散去,反而正从两个方向迅速合拢。
太原方向,靖南王耿精忠率领的五万大军,已经誓师出发,旌旗招展,刀枪如林,沿着汾河谷地,缓缓向汉中方向压来。
这支以汉军旗和绿营为主的部队,装备精良,士气正旺。
与此同时,西安方向,智顺王尚可喜同样点齐五万人马,浩浩荡荡开出潼关,经蓝田、商洛,兵锋直指汉中东南。
这两路大军,如同两只巨大的铁钳,奉了北京摄政王多尔衮的严令,务必要趁李自成元气未复、夏收刚毕立足未稳之际,将其彻底绞杀在汉中盆地。
多尔衮的战略意图非常明确:在稳住山东刘体纯的同时,集中优势兵力,先解决心腹之患李自成,彻底肃清西北,再图江南和东南。
消息传到汉中,刚刚因收获而稍有缓和的气氛瞬间再次紧绷起来。
李自成紧急召集麾下将领,原本稍显轻松的脸色再次布满了寒霜。新的、更严峻的考验,已经迫在眉睫。
“各位爱卿,鞑子十万大军来袭,是要亡我大顺,如何应对?”李自成首先开口了。
喜欢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