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墨把情况简明扼要地说了一遍。
赵匡胤听完,没有像其他人那样震惊或者暴怒,他只是沉默着,眼神里闪烁着思索的光。
他一生谨慎,每一步都走得极为稳健。
对于这种天方夜谭般的事情,他本能地抱持怀疑。
“后世?此言当真?”赵匡胤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你如何证明?”
周墨指了指头顶的灯泡,又指了指一圈站着的众多皇帝。
“这些,就是证明。您先别急,慢慢观察就知道了。”
赵匡胤点了点头,没再多问,但他的目光,却更加细致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另一边,朱元璋终于打累了,喘着粗气停了下来。
朱棣已经被打得鼻青脸肿,瘫在地上。
朱允炆赶紧上前,给朱元璋顺气。
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包括这个“现代社会”和“穿越”的概念,用朱元璋能听懂的话,详细地解释了一遍。
朱元璋听得半信半疑,但看着这屋里古怪的陈设,和这些来自不同朝代的人,也不得不信了几分。
就在这时,周墨走了过来,他一指地上那个从刚才开始就努力降低自己存在感的朱祁镇。
“太祖爷,您消消气。跟永乐大帝比起来,这儿还有个更重量级的,能把您气得从棺材里跳出来。”
周墨清了清嗓子,把土木堡之变,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英宗被俘,最后还在瓦剌人的要挟下,对着大明京城的城头高喊“快开门”的“光辉事迹”,绘声绘色地讲了一遍。
朱祁镇一脸死灰,但周墨心里可高兴的。
让你丫的砍老子,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今天就让你祖宗收拾你。
朱元璋的粗气都停了,他缓缓转过头,看向地上那个蜷缩成一团的东西。
“你说……他叫什么?”
“叫门天子,大名战神,您玄孙,朱祁镇!”周墨答道。
朱元璋的胸膛剧烈地起伏着,他好不容易压下去的火气,“噌”的一下,比刚才烧得还旺!
他猛地一脚,狠狠踹在朱祁镇的背上!
朱元璋的暴怒,比朱棣有过之而无不及。
连话都气的说不出来,只闷头使劲。
他每一脚都用上了全力,踹得朱祁镇像杀猪一样惨叫。
可就在他踹得起劲的时候,诡异的一幕发生了。
被踹得在地上翻滚的朱祁镇,身体突然开始变得透明,然后在一阵光芒中,凭空消失了!
屋里,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被这超自然的一幕给震住了。
朱元璋抬起的脚还停在半空中,一脸错愕。
周墨心里却是一动,他那个关于昏君停留时间会很短的猜测,被印证了。
这乱糟糟的院子里,一个皇帝被活活打成了猪头,另一个皇帝,干脆被打没了。
周墨看着这满院子的帝王,感觉自己的未来,一片光明,也一片黑暗。
朱祁镇消失得太过突兀,就像一滴水融入了滚油,炸响之后,便再无痕迹。
“这……这是怎么回事?”
朱元璋收回脚,声音里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没察觉到的干涩。
“太祖爷,您看,这就是我要说的规矩之一。”
周墨见缝插针,立刻接上了话。
他清了清嗓子,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到自己身上。
“各位陛下,新来的几位可能还不清楚。这个能让我们相聚的神力,似乎存在着一些……规则。”
朱棣捂着高高肿起的脸颊,一声不吭地从地上爬起来,自己找了个角落的椅子坐下,低着头,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但他那双时不时瞥向朱元璋的眼睛,依旧充满了畏惧。
周墨招呼各位大佬坐下,还好下午组装好了网上买的凳子,不然还真不够坐的。
又给泡上了茶水,拿了肥宅快乐水,让他们自便。
堂屋里的气氛总算切换到了一个相对正式的频道。
“首先,根据我们之前的经验,各位陛下每次来到这里,正常情况下,能停留的时间大约是三个小时,也就是你们的一个半时辰。”
“时间一到,就会被强制送回各自的时代。”
朱元璋、赵匡胤和刘彻都在默默消化这个信息。
三个小时,也就是一个半时辰,时间不算长。
“其次,就是刚才朱祁镇的情况。”
周墨看向朱元璋,“我有一个猜测,如果是……对国家和百姓造成了巨大损害的皇帝,比如昏君或者暴君,他们在这里能停留的时间,会远远少于三个小时。”
“刚才那个昏……呃,皇帝,就是因为土木堡之变,害了五十万将士埋骨他乡,所以呆了不到半个小时,就被送回去了。”
周墨这话一出,朱元璋和朱棣的脸色又黑了几分。
一想到那五十万大军,心口就堵得慌。
嬴政冷哼一声,端起可乐喝了一口,没说话,但眼神里的不屑已经说明了一切。
五十万大军,就这么没了,简直是千古笑话。
李世民则微微皱眉,这规则倒是有点意思,惩恶扬善?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同样是一个猜测。”
周墨的语气变得郑重起来,“有惩罚,或许就有奖励。我猜,如果各位陛下在自己的时代,做出对民生有利的改变,那么下次来到这里的时间,就可能会延长。”
他看向嬴政。
“比如始皇帝陛下,上次回去后,释放了数千名修长城的徭役,他第二次来的时间,就比第一次多了半个小时。”
此言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嬴政身上。
嬴政放下可乐罐,神色平静,似乎只是在陈述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朕这次回去,又下令暂缓阿房宫与骊山陵的工程,释放了十几万徭役,令其归乡务农。”
“同时,朕已下令少府,成立农技司,专门研究你所说的良种培育、增产之法。”
十几万!
这个数字让在场的所有皇帝都心头一震。
就算是李世民,也不得不佩服嬴政的魄力。
这已经不是小打小闹的试探,而是真正的大动作了。
朱元璋看向嬴政的眼神也变了。
他本以为这就是个传说中的暴君,不会太在意百姓,没想到行事如此果决,说改就改,没有半分拖泥带水。
“那正好。”
周墨压下心中的激动。“这次刚好可以验证一下,始皇帝陛下能停留的时间,会不会再次延长。”
这话像一颗石子投进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能待得更久,就意味着能从这个多年后的后世,获取更多的信息和技术。
这个诱惑,对任何一个有雄心壮志的帝王来说,都是致命的。
“咳。”
刘邦清了清嗓子,有点坐不住了,他得意洋洋地对旁边的刘彻说。
“曾孙啊,看见没,学着点,你太爷我回去也没闲着。”
他从怀里掏出一个用油纸包着的东西,打开来,是一块又干又硬的黄色饼子。
“俺寻思着,打仗的时候,底下那帮弟兄们总是吃不好,有时候还饿肚子。“
”俺就让他们琢磨,弄出了这个征西饼 ,用麦子、豆子混着肉干一起烤,吃着方便。“
”虽然味道不咋地,但顶饿啊!让弟兄们吃饱了,才有力气给咱老刘家打天下嘛!”
刘邦说得眉飞色舞,还不忘掰了一小块递给旁边的刘彻。
刘彻看着这黑乎乎的饼子,又看了看自己这位传说中的太爷爷,神情复杂地接了过去。
周墨在一旁听着,心里暗暗琢磨。
刘邦改善士卒的伙食,但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打仗,这算不算有利民生呢?
“朕已命工部与司天监,重绘天下舆图,并验证天地之说。”
李世民沉声开口,“另外,朕已下令,暗中详查边镇胡将的兵力与家眷情况。”
他没说具体成果,但谁都听得出来,这位天可汗已经开始为未来的隐患布局了。
武则天端坐着,淡淡地开口:“我回去后,处置了几个仗着旧功,鱼肉乡里的酷吏,提拔了几个有实干之才的寒门子弟。”
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惩罚酷吏,提拔寒门,这是她巩固权力,也是整顿吏治的手段。
一直沉默的朱棣,也闷声闷气地说了一句。
“我已下令工部,加快紫禁城的修建速度,同时让工匠改良车轮和舟船,以利交通和船运。”
他虽然被亲爹打得跟猪头一样,但说起正事,那股永乐大帝的雄主气魄还是在的。
新来的赵匡胤始终没有说话,他只是静静地听着,那双深邃的眼睛里,光芒闪烁,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周墨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心里有了底。看来,除了朱祁镇那种彻底摆烂的,其他的皇帝,回去之后都或多或少地行动了起来。
“接下来是第四点。”周墨继续说道。
“我猜测,各位陛下从自己的时代,能带到这里来的东西,可能存在重量限制。我估摸着,大概是五斤左右。”
“此言不虚。”
嬴政开口了,他从宽大的袖袍中,取出了一卷竹简,放在桌上。
竹简古朴,带着浓重的岁月气息,上面用小篆写着“农事”二字。
喜欢祖宗们,时代变了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祖宗们,时代变了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