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李世民和武则天已经开始为未来的教育事业摩拳擦掌,院子里的其他皇帝也坐不住了。
尤其是乾隆,他现在的心情,比崇祯好不到哪里去。
一个是国将不国,一个是家底被蛀空。
一个是物理上的破产,一个是财政上的破产。
“周先生!”
乾隆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脸上写满了焦虑和急切。
“教育之事,关乎百年大计,朕明白。”
“但远水解不了近渴!朕现在最想知道的,是如何管好朕的钱袋子!”
他指着自己的心口,声音都有些变调了。
“朕不想再养出第二个、第三个和珅了!朕要建立一套制度,一套让所有贪官污吏都无所遁形的制度!”
“陛下想学的,在后世叫做现代金融与财政管理体系。”
周墨走到白板前,擦掉了刚才的教育规划,准备给乾隆开个小灶。
“这是一门非常庞杂的学问,我们今天只讲两个最核心的概念。”
他先在白板上写下了四个字:【中央银行】。
“所谓中央银行,简单来说,就是管银行的银行,是国家的钱袋子总管。它不直接跟老百姓做生意,它的主要职责有三条。”
周墨伸出一根手指。
“第一,统一发行货币。一个国家,只能有一种官方货币,比如大清的银元。这个货币的制造和发行权,必须牢牢掌握在中央银行手里,任何个人和地方都不能私自铸钱。这就从根源上杜绝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可能。”
乾隆听得连连点头,这道理他懂。
“第二,代理国库。国家所有的税收,都要存入中央银行。所有的军饷、官员俸禄、工程款项,也都必须从中央银行支出。每一笔钱的流入和流出,都要有详细的记录,形成账本。”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条,监管天下所有钱庄。它可以制定规则,要求所有钱庄定期上报账目,并有权随时派人去查账。一旦发现有钱庄做假账,或者把储户的钱拿去乱用,中央银行就有权对它进行最严厉的处罚,甚至直接查封。”
周墨讲完这三条,乾隆已经惊得说不出话来。
一个统一发行货币、管理国家财政、还能监管所有钱庄的机构?
这……这权力也太大了!
这不就是把户部、内务府、还有天下所有钱庄的权力,都集于一身了吗?
“周先生,这个中央银行,由谁来管?”乾隆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理论上,它应该是一个独立的机构,直接对皇帝您负责。”
周?金融顾问?墨上线,“它的行长,必须是您最信任,且精通算学和经济的人。而且,为了防止行长本人贪腐,还需要建立一套独立的监督机制。”
周墨又在白板上写下了另外四个字:【审计总署】。
“这个机构,独立于所有政府部门之外,也独立于中央银行之外。它的唯一职责,就是查账。”
“查政府的账,查银行的账,查所有跟钱有关的部门的账。它就像猎犬,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国家的财政状况进行全面检查,然后直接向您汇报结果。”
“中央银行管钱,审计总署盯人。一个管家,一个监工。双管齐下,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您的钱袋子,不会被蛀空。”
周墨说完,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他知道,自己说的这些,对于乾隆来说,信息量太大了。
他一个皇帝,估计 50多年也从没自己操心过钱的问题,自己没钱有国库,朝廷没钱有大臣。
乾隆的脑子里正在进行一场天人交战。
中央银行,审计总署……
如果大清有了这套体系,和珅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在二十年里贪污掉那么多银子。
因为每一笔不正常的资金流动,都会在审计总署的账本上留下痕迹。
但是,这也意味着,他作为皇帝,也要受到这套体系的约束。
他再也不能随心所欲地从国库里拿钱下江南,再也不能大手一挥就赏赐宠臣万两白银。
每一笔开销,都要有预算,有记录,有审计。
这……这皇帝当得还有什么意思?
一种前所未有的束缚感,让他感到了一丝本能的抗拒。
可一想到圆明园被烧成瓦砾的画面,一想到八国联军在北京城烧杀抢掠的惨状,他心中的那点抗拒,瞬间就被滔天的愤怒和不甘所淹没。
面子?自由?
在亡国灭种的屈辱面前,这些都算个屁!
“朕,干了!”
乾隆猛地一拍大腿,眼中射出决绝的光。
“周先生,请把这中央银行和审计总署的详细章程、运作方法,都给朕写下来!朕回去,就算拼了这条老命,也要把这套体系给建起来!”
他已经想好了,中央银行的行长,就让刘统勋来当。
这位老臣,一生清廉,刚正不阿,是最佳人选。
至于审计总署,他要亲自来抓!
他要让大清的每一两银子,都花在刀刃上!
就在乾隆下定决心,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一个略显年轻,但同样坚定的声音响了起来。
是康熙。
这位十五岁的少年天子,从刚才开始就一直安静地坐在一旁,默默地听着,像一块海绵,疯狂地吸收着所有知识。
此刻,他站起身,走到乾隆身边。
“朕以为,这套体系,不仅能防贪官,还能对付权臣。”
他的话,意有所指。
周墨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
对啊!
康熙这个时期,鳌拜之所以能权倾朝野,不就是因为他把持了朝廷的财政和人事大权吗?
如果有了中央银行,把钱权收归皇帝。
如果有了审计总署,去查鳌拜和他党羽的账目。
那鳌拜的势力,不就不攻自破了吗?
这比直接派兵去抓他,风险要小得多,也高明得多!
康熙他转向周墨,恭敬地行了一礼。
“周先生,除了这金融之法,朕还想求两样东西。”
他从怀中,取出了那张属于他的“学习申请表”。
周墨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用还不太熟练的简体字,写着三行请求。
第一,【人体内部组织构造及血管神经分布详解图谱】。
第二,【基于当前技术水平的燧发枪改良方案及生产流程】。
第三,【未来五十年,罗刹国及欧罗巴主要强国军事科技发展简报】。
周墨看着这张清单,后两个他能理解,但第一个?
“敢问康熙陛下,这人体组织图您要来是打算做什么?发展医学吗?”
“不,这都是为鳌拜做的准备。”
“鳌拜号称满洲第一巴图鲁,武力超群,寻常刀剑难伤。”
“但朕想,只要知道了人体的脆弱部位,比如大动脉、神经中枢,再厉害的高手,也只是一刀的事。”
“毕竟原历史中,朕还要再筹备两年才会对鳌拜动手,如今仓促行使,朕想确保万无一失。”
“刀剑难伤?吹的吧?项羽力能扛鼎,挨几刀也得死。”
刘邦是真不信,甚至觉得这异族人有些自吹自擂。
“若真有此人,朕倒是想比试比试。”
“朕亦是。”
赵匡胤和朱棣倒是生了几分比试的心思。
“那恐怕二位是没机会,朕此次必当场将之诛杀。”
少年康熙有着少年人的斗志和自信。
倒是年龄与之相仿、所处境地也相似的刘彻能够感同身受,“朕支持你。”
“第二,这燧发枪,是为了建立一支完全忠于朕的新式军队,有了这支军队,鳌拜的八旗精锐,朕也不放在眼里。”
第三样,未来情报,这周墨能完全了解。
“第三,想来康熙陛下这是为了放眼世界,提前布局,您不满足于仅仅铲除一个鳌拜,您要的是整个大清的未来。”
“对!朕正式如此打算。 ”
周墨收起申请表,郑重地点了点头。
“没问题。这些资料,我今天就给你准备好。”
他决定,除了图谱和图纸,还要额外送给康熙一份礼物。
一份关于特种作战和斩首行动的战术手册。
他相信,康熙会知道该怎么用的。
康熙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再次躬身行礼,然后默默地退回了座位。
屋子里,祖孙二人,一个准备从经济上釜底抽薪,一个准备从军事和肉体上双重打击。
他们的目标,都是为了扫清自己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一场针对各自朝代内部顽疾的大手术,即将拉开序幕。
喜欢祖宗们,时代变了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祖宗们,时代变了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