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压下心中的急躁,“该用何种材料?又该如何密封?”
周墨心里乐开了花。
成了!
这波操作叫什么?
专业对口,精准打击。
对付这种技术宅,什么帝王威仪,什么九位数合同,都没有一个能让他肾上腺素飙升的技术难题好使。
林逸的怒火还没完全消退,但注意力已经完全被技术问题占据。
他推了推眼镜,恢复了几分科学家的冷静,或者说,是另一种形式的狂热。
“材料,至少要用到45号钢,而且关键的活塞杆和曲轴部分,必须经过调质处理,提高其综合力学性能。”
“密封……用石棉盘根浸润滑油,或者更简单的,用浸了牛油的棉线,但必须保证尺寸精度。不过以你们的加工水平……”
他扫了一眼朱棣,毫不客气地补充:“估计也做不到。”
朱棣的脸皮抽动了一下,但没发作。
他把“45号钢”和“调质处理”这两个词死死记在心里。
不等他继续追问,另一边的宋太祖赵匡胤立刻凑了上来,他从袖子里小心翼翼地捧出一个晶莹剔透,但内部布满无数气泡和细微裂痕的玻璃杯。
“林博士,有劳了。”
赵匡胤的态度比朱棣谦逊得多。
“朕按周先生的方子烧出了玻璃,可成品十有八九都会在冷却时自行炸裂,成品率极低,废品堆积如山,这是为何?”
林逸接过杯子,只用指甲轻轻一弹,杯壁上就应声裂开一道新的纹路。他只看了一眼就断言:“退火工艺有问题。”
这个词一出,赵匡胤和其他皇帝都愣住了。
“退火?”
“玻璃从高温熔融状态直接暴露在常温下冷却,内外温差导致收缩不均,产生了巨大的内部应力。”
林逸用手指在杯子上一划,一条裂缝跟着他的指尖蔓延,“所以它会自己把自己撑爆。”
他把杯子放回桌上,那杯子“咔”的一声,碎成了几块。
“你们需要建造一个退火窑,让烧制好的玻璃制品在窑内,用数个时辰甚至一天的时间缓慢、均匀地降温,释放掉内部应力才行。”
“退火窑……”赵匡胤眼中精光一闪,嘴里喃喃念着这个全新的名词,仿佛看到了无数晶莹剔透的玻璃杯正在向他的国库招手。
周墨在旁边听得直点头。
看看,什么叫专业。
自己只能提供一个模糊的配方,至于生产过程中会遇到的九九八十一个坑,他一个文科生哪知道。
林逸的到来,完美补上了这个短板。
他这边还没感慨完,汉高祖刘邦已经大大咧咧地挤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个奇形怪状的陶罐,满脸急切。
“林博士!俺的汉露在匈奴那边卖疯了!可就是这个罐子封装太慢,全靠软木塞和蜂蜡,一天也封不了几百瓶,还容易漏!”
刘邦把陶罐往桌上一顿,一脸的肉痛。
“有没有办法像后世的可乐一样,‘咔’的一声就盖上,还不容易漏?”
林逸拿起那个陶罐看了看,瓶口粗糙不平,软木塞一用力就碎。
他皱着眉,几乎是下意识地开始思考解决方案。
“瓶口要做成统一标准的螺纹口,或者带卡口的凸缘。盖子用冲压成型的马口铁,内衬软木垫片或者橡胶垫片……你们有橡胶吗?”
他猛地抬头,才想起自己在跟谁说话。
刘邦一脸茫然:“马口……铁?橡胶又是个什么玩意?”
“算了,”林逸摆摆手。
“就用软木,但是瓶口必须用专门的模具进行标准化烧制,保证每一个瓶口的尺寸都一样。盖子也用金属做,可以设计一种杠杆式压扣结构……”
他随手拿起桌上的纸笔,飞快地画出了一个简易的啤酒瓶盖和开瓶器的草图。
刘邦凑过去一看,眼睛顿时亮了。
这玩意儿,看着就比他那破木塞子结实!
一场别开生面的古代工业技术难题跨时空答辩会就此展开。
林逸被一群穿着龙袍的古代帝王围在中间,彻底进入了工作状态。
“林博士,朕的船,龙骨在水中泡久了容易腐烂,除了桐油,可有更好的防腐之法?”这是朱元璋,他刚收到战舰寿命极短需要朝廷拨款维护的奏折。
“沥青。石油炼制后的副产品,可以有效隔绝水和空气。”
“石油?沥青?”
“林先生,朕想知道,如何才能精确地测量土地,绘制出没有误差的地图?”这是李世民,他心心念念的是整个世界的版图。
“三角测量法。配合经纬仪和大地坐标系……算了,先从制作一个精准的六分仪和象限仪开始吧。”
“朕要炼钢!”嬴政终于开口,一开口就直指核心,“周先生所言的高炉,朕已建成,但出来的铁水,时好时坏,产量不稳,为何?”
“原料标准化,焦炭、铁矿石、石灰石的配比要严格控制。还有,鼓风机的风量和风温是关键,你们需要一个热风炉来预热空气……”
林逸感觉自己的大脑快要过载了。
这些问题,每一个都荒谬,每一个都跨越时代,但又都指向了工程技术最核心的难题。
从炼钢的温度控制问到纺织机的齿轮配比,从酿酒的蒸馏效率问到造纸的纸浆浓度。
他忘了恐惧,忘了合同,甚至忘了自己身在何处。
整个人都沉浸在这种解决技术难题的纯粹快乐之中。
他,一个被现代学术界抛弃的幻想家,一个被同行视为疯子的理论派。
似乎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真正的价值。
看着被众星捧月般围在中间,口若悬河、指点江山的林逸,周墨靠在沙发上,翘起了二郎腿,脸上露出了老父亲般欣慰的笑容。
方文中推了推眼镜,凑到周墨身边,压低声音:“周先生,此人……真是个天才。”
“那是。”周墨得意地晃了晃腿,“我挑的人,能有错吗?”
朱允炆则安静地站在一旁,手里拿着个小本子,奋笔疾书。
他要把林逸提到的每一个新名词,每一个技术要点,全都记录下来,整理成册。
这都是知识,是能改变一个时代的力量。
客厅里的气氛,从最初的紧张对峙,变成了一场热火朝天的学术研讨会。
皇帝们求知若渴,林逸倾囊相授。
直到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
“林先生。”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康熙,往前站了一步。
他年纪最小,但神情最为冷静。
“朕有一个问题。”
所有人的讨论都停了下来,看向这位少年天子。
康熙没有拿什么实物,他只是伸出手指,在空气中比划了一下。
“朕的敌人,藏在一座坚城里。城墙高三丈,厚两丈,护城河宽五丈。朕不想强攻,伤亡太大。”
他看着林逸,一字一句地问道。
“你,有没有办法,让朕在城外,就把城里的人,全都杀光?”
此言一出,整个客厅的温度,都降了下来。
喜欢祖宗们,时代变了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祖宗们,时代变了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