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4章:影阁初探?镇国公府的暗线
弘治十年(1497年)?冬?京城?镇国公府?知止斋
自入东宫伴读已过半月,陆砚昭每日辰时入宫,未时归府,日子过得规律而充实。朱厚照对他痴迷不已,每日缠着他讲“取火镜”“指南鱼”的原理,甚至让内官监照着他的描述打造凹面铜镜。而陆砚昭则借机将基础的几何、物理知识融入故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未来的天子。
此刻他正坐在知止斋的书案前,摊开一卷《京畿舆图》,指尖划过顺天府的地界。这是父亲陆崇渊交给他的功课——熟悉京畿地形与卫所分布。窗外飘着细雪,春桃抱着个汤婆子走进来,见他对着地图皱眉,便笑道:“二公子,歇会儿吧,瞧您这几日都瘦了。太子殿下那儿又出什么新花样了?”
陆砚昭头也不抬:“殿下让内官监熔了半块紫铜,非要做出能‘聚光生火’的镜子,结果把太监的手都烫出了泡。”他顿了顿,放下狼毫,“对了,府里前几日说要清点库房,可有什么难处?”
春桃将汤婆子塞进他手里,嘟囔道:“可不是有难处!前院东库房的钥匙找不着了,管事的急得团团转。那库房里存着去年江南运来的云锦,要是受潮了,夫人又得发脾气。”
陆砚昭心中一动。镇国公府家大业大,库房管理向来是心腹之事。他想起原主记忆里,东库房的锁是黄铜所制,样式古旧,若钥匙丢失,按常理只能撬锁,但这样难免损坏锁芯。
“钥匙丢了多久?”他问道。
“昨日午后还见库房太监用过,今早开门就找不着了,里里外外都翻遍了。”春桃说着,突然压低声音,“二公子,您说会不会是……府里有手脚不干净的人?”
陆砚昭没接话,起身道:“去看看。”
他披着披风来到前院东库房,只见几个管事正围着铜锁发愁。那锁呈鱼形,是典型的“广锁”样式,锁芯结构简单,但钥匙齿纹独特。陆砚昭蹲下身,从袖中摸出一枚发簪——这是他让春桃准备的细铜簪,此刻正派上用场。
“二公子,您这是……”管事们面面相觑。
陆砚昭没解释,将发簪尖端对准锁孔,凭借对锁具结构的了解,轻轻拨动内部的簧片。这广锁的原理类似弹子锁,只要压下锁芯内的卡簧,便能打开。
“咔哒”一声轻响,铜锁应声而开。管事们惊得合不拢嘴,连声道:“二公子神人!这锁匠都得折腾半个时辰的玩意儿,您一根发簪就开了?”
陆砚昭将发簪收回,淡淡道:“不过是知道些锁具的巧劲罢了。进去看看吧。”
库房内光线昏暗,一股陈旧的樟脑味扑面而来。陆砚昭点燃随身携带的火折子,借着光亮扫视四周。云锦匹料整齐地码放在木架上,他走近细看,突然蹲下身,用火折子照亮地面——青石板上有几个模糊的泥脚印,从门口延伸到角落里一个不起眼的木箱旁。
“把那个木箱打开。”他指着角落。
管事们连忙搬开木箱,只见箱底散落着几片碎布,还有半截断裂的钥匙。陆砚昭拿起钥匙断口,与铜锁比对,严丝合缝。
“这钥匙是被人故意掰断藏在这里的。”他站起身,目光扫过在场的管事,“昨日最后接触钥匙的是谁?”
一个脸色发白的小太监上前一步,声音颤抖:“是……是小的。昨日清点完库房,小的把钥匙挂在腰间,后来去茅房时……好像被什么东西勾了一下……”
陆砚昭盯着他腰间磨损的钥匙绳,冷声道:“勾一下就能把钥匙勾断,还恰好断成两截?你身后的泥脚印,又是从何而来?”
小太监“噗通”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二公子饶命!小的……小的是一时糊涂!见库房里的云锦值钱,想偷运出去换钱,怕钥匙被发现,就故意掰断藏起来,想着等风头过了再……”
事情真相大白,管事们连称佩服。陆砚昭却没在意这些恭维,他看着手中的断钥匙,心中若有所思——这镇国公府看似平静,内里却藏着不少暗流。一个普通太监就能轻易接近库房,甚至起了偷盗之心,说明府中管理存在漏洞。
回到知止斋,他立刻提笔写下几条建议:库房钥匙需专人保管,每日交接登记;重要库房增设双重锁;下人中实行保甲制,互相监督。写完后,他让春桃将纸条送给父亲陆崇渊。
傍晚时分,陆崇渊的贴身小厮前来传话:“老爷请二公子去书房一趟。”
陆砚昭走进书房时,陆崇渊正对着一幅舆图沉思。见他进来,陆崇渊指了指案上的纸条:“你提的库房管理三条,甚好。为父已让管家照办。”
陆砚昭躬身道:“只是些粗浅想法,让父亲见笑了。”
陆崇渊放下手中的朱砂笔,目光锐利:“你今日不仅开了锁,还破了案。这等观察力和决断力,不像是以前的你。”
陆砚昭心中一凛,知道父亲又在试探。他垂眸道:“孩儿只是想起以前听评书里说的锁匠窍门,加上些胡乱猜测罢了。”他故意用了通俗说法,暗示是道听途说。
陆崇渊却没追问,反而指着舆图上的一处标记:“你可知这‘黑风寨’?”
陆砚昭凑近一看,只见京畿西北的群山中有个红点,旁边注着“黑风寨”三字。他搜索原主记忆,想起这是京郊一股悍匪,经常劫掠商队,官府屡次清剿未果。
“听说过,是一伙山贼。”他答道。
“不止是山贼。”陆崇渊语气沉郁,“他们背后有人撑腰,劫的多是运往边关的军饷和物资。前几日,你大哥从宣府送来密信,说黑风寨的兵器突然精良了许多,像是有内鬼通敌。”
陆砚昭心中剧震。通敌叛国,这可是大案!他立刻想到:“父亲的意思是……”
“为父已让影阁去查了。”陆崇渊打断他,“影阁是我陆氏先祖创立的情报组织,分‘风、火、水、山’四堂,负责收集江湖与朝堂情报。只是近年来影阁管理松散,效率大不如前。”
影阁!这个在方案中多次提到的神秘组织,终于在父亲口中证实了存在。陆砚昭按捺住激动,故作疑惑:“影阁?孩儿从未听说过。”
陆崇渊看着他,眼神复杂:“这是家族机密,本不该这么早告诉你。但你如今入了东宫,又展现出这般心智,为父觉得,是时候让你接触一些了。”
他从书案抽屉里拿出一个黑色木牌,上面刻着一个“风”字:“这是影阁‘风堂’的令牌,掌管信鸽传讯。你拿着它,明日去城南‘悦来客栈’,会有一个叫‘老鸹’的人接头,他会告诉你影阁的基本规矩。”
陆砚昭双手接过木牌,只觉入手微沉,一股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是他第一次正式接触镇国公府的核心势力,心中既有兴奋,也有紧张。
“记住,”陆崇渊郑重道,“影阁之事,绝对保密,哪怕是对家人也不能提及。踏入影阁,便如同踏入刀光剑影之中,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
“孩儿明白。”陆砚昭沉声应道,将木牌小心翼翼地收进怀里。
离开书房时,雪已经停了,月光洒在庭院的积雪上,一片银白。陆砚昭抬头望向夜空,心中思绪万千。从解决水井堵塞,到管理库房,再到接触影阁,他正在一步步融入这个世界,融入镇国公府的核心。
回到知止斋,春桃见他脸色凝重,关切地问:“二公子,老爷跟您说什么了?”
陆砚昭摇了摇头:“没什么,只是布置了些功课。对了,明日我要去城南一趟,你帮我准备身普通些的衣服。”
春桃虽有疑惑,但还是点头应下。
夜深人静,陆砚昭取出怀中的影阁令牌,借着烛光仔细端详。“风、火、水、山”四堂,这让他想起现代的情报机构架构。或许,他可以用现代的管理理念,对这个古老的组织进行改良?
这个念头一起,便再也无法抑制。他想起方案中提到的“用现代管理重组影阁”,心中已有了初步的计划。但他知道,这一切都需要慢慢来,首先要做的,就是明天与“老鸹”的接头。
吹灭烛火,躺在床上,陆砚昭却毫无睡意。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如同他此刻复杂的心情。他知道,从接过这块令牌开始,他的人生将不再仅仅是适应古代生活,而是要主动出击,在这个波谲云诡的时代,为自己,为家族,也为这个王朝,谋划一条不同的道路。
而影阁,这个镇国公府的暗线,将是他手中又一把未出鞘的“绣春刀”,等待着在合适的时机,展露锋芒。
喜欢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