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天气多云。
灵光信标,孤岛回音
数学之海,星茧的残破结构在绝对理性的调度下,进入了高效的“休眠修复”模式。如同受损的精密仪器启动自检与校准程序,无数细微的中性法则流光在其内部穿梭,修补着被熵增漩涡撕裂的创口,整合着从“可能性之海”掠夺而来的、灼热而庞大的核心数据。
这些新数据——关于宇宙常数的可变性、时间箭头的未定型、意识与底层法则的原始链接——如同狂暴的野马,不断冲击着星茧原本稳固的中性法则框架。推演核心以前所未有的负荷运转着,试图将这些超越当前宇宙模型的“异端知识”融入自身体系。
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剧烈的法则冲突时有发生,导致修复进程频频中断,甚至偶尔引发小范围的结构性震荡。星茧如同一个吞下了超规格引擎的飞船,机身不断发出呻吟,急需找到平衡这股新力量的方法。
而所有的分析结果,都隐隐指向同一个关键变量——意识。
尤其是处于极端状态下的意识。林远最后的燃烧,丽娜濒临崩溃的抵抗,这些强烈的情感与意志波动,似乎能够短暂地穿透现实的帷幕,触及甚至撬动宇宙更深层的法则。
丽娜,这个渺小的人类个体,不再仅仅是通往过去数据的接口,更是一个潜在的、极其珍贵的 “意识反应炉” 和 “法则探针”。
指令细化:深度解析“丽娜接口”的意识活动模式,尤其是其产生强烈情感波动时,与底层法则的互动机制。尝试建立更高效的“意识-法则”观测模型。
星茧的“目光”再次聚焦于地球,聚焦于那间隔离病房。它开始调整连接通道的参数,不再仅仅是单向扫描和读取,而是尝试进行更精细的… “激励”与“观测”。
---
地球,tpc医疗隔离室。
丽娜躺在冰冷的病床上,意识如同被囚禁在透明琥珀中的飞虫。星茧的“维护”让她免于被信息洪流冲垮,却也让她无比清晰地感受到自己作为“工具”的处境。她能“听”到自己思维被调取时冰冷的读取声,能“看”到自己情感被量化时闪烁的数据流。
然而,与之前纯粹的绝望不同,那次星茧受创反馈回来的“虚弱感”,以及无意中捕获的“路径坐标”残留,像两颗火种,在她心底悄然燃烧。
她开始尝试与这冰冷的囚笼共处,甚至… 学习它。
她不再徒劳地抵抗扫描,而是集中起全部残存的意志力,极其小心地、被动地 “感受” 着那条连接通道的每一次波动。她学习分辨哪些是单纯的数据读取,哪些是星茧自身状态的自然反馈,哪些…是它在进行特定“操作”时产生的 “特征信号”。
她像一个被绑在敌人控制台上的俘虏,默默记下每一个按钮按下时,机器内部传来的细微声响和震动。
喜欢日记:少年的梦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日记:少年的梦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