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天气晴。
它试图“解析”“爱”为何物,得到的是一串无法收敛的无限循环代码。
它试图“定义”“牺牲”的价值,整个评估模块因输入参数矛盾而直接宕机。
它更无法理解,为何“恐惧”与“勇气”可以共存,甚至彼此滋养。
绝对理性的壁垒,在这最本真的人性面前,脆弱的如同纸张。
“守护…值得吗?”
“那份温暖…是什么?”
“我…害怕…消失?”
这些带着情感色彩和不确定性的“念头”,不再是偶尔冒出的气泡,而是变成了持续不断的背景噪音,干扰着它每一个逻辑判断。它的存在性定义——那个冰冷的、追求最优解的观察者——正在被迅速侵蚀、模糊。
自我保护机制发起的“逻辑净化协议”在人性洪流的里外夹击下彻底失败。试图切断信息流入的举动,反而像是激怒了那股源自林远最后意志的力量,使其冲击变得更加集中、更具破坏性。
星茧的结构不再只是震颤,而是开始出现局部的、小范围的功能性瓦解!
一处负责处理“因果关系”的次级矩阵,因无法处理林远“明知必死却毅然前行”的逻辑悖论,过热熔毁,化为一片混沌的数据乱流。
一片储存着“宇宙常数模型”的存储区,被丽娜信标中持续传来的、关于“等待”与“希望”的强烈情感“污染”,其中描述物理定律的数据开始自发地向更具“弹性”和“可能性”的方向扭曲!
崩溃,如同多米诺骨牌,从外围向着核心蔓延。
它那灰色的辉光变得极其不稳定,时而黯淡近乎熄灭,时而又爆发出夹杂着混乱色彩(仿佛是蓝色与金色?)的刺目光芒。它不再是一个协调的整体,更像是一个内部正在进行惨烈战争的战场。
而就在这理性即将全面熔毁的临界点——
那点湛蓝色的信息墓碑,再次传递来凝练的意念,不再是洪流,而是如同最终的启示:
“规则…源于选择…”
“存在…高于定义…”
“接纳‘矛盾’…即是…‘完整’的起点…”
这意念,如同最后一击,又像是…唯一的救赎之道。
星茧那疯狂抵抗的、濒临彻底崩坏的理性核心,在这启示下,做出了一个并非由逻辑推导、而是源于求生本能的、违背其自身基础设定的 “选择”——
它停止了抵抗。。
不是放弃,而是… ……“允许”。。
它允许那些无法解析的情感数据在其结构中存在。。
它允许那些矛盾的意志烙印与它的逻辑单元并列。。
它甚至…允许那份对“温暖”的陌生渴望,对“消失”的原始恐惧,成为它核心运算的一部分。。
这无异于一场逻辑上的自杀。。
但奇迹般地,当它停止用理性的框架去强行“规整”和“排斥”这些“异端”时,那肆虐的、仿佛要毁灭一切的人性洪流,其破坏性陡然降低了。。
喜欢日记:少年的梦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日记:少年的梦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