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五十,我的厨房,我的战场。砂锅里的白粥咕嘟咕嘟地冒着泡,香气弥漫开来。我盯着那圈圈涟漪,嘴角死活压不下去。脑子里全是昨晚——黑暗中陈默的声音,还有他最后握住我手的温度。像个傻子一样。
“哟哟哟~这是哪位大厨熬粥熬出了一种思春……啊不,沉思的气质?”苏琪蹦跳着进来,话我耳边炸开,“让我猜猜,这粥里除了米和水,是不是还加了点‘念念不忘’和‘心神荡漾’?”
我吓一跳,勺子差点飞出去,耳朵根唰地就烧起来了:“苏琪!你皮痒了是不是?今天土豆丝加倍!不,三倍!”
“哎哟师父饶命!”她举手投降,表情却贼兮兮的,“我这是发自肺腑的关心!”
我又好气又好笑,这时手机突然响了,是我设置的特别关注的提示音。
【陈默】:粥的火候稍过,米粒破口率预估3.5%。配菜建议:榨菜末、肉松即可,无需繁复。
我愣住:“他这就吃上了?”
苏琪伸长脖子一看,直接笑喷:“哈哈哈!陈老师这‘云吃播’点评也太超前了吧?师父你什么时候开通的意念传送功能?这可比同城闪送快多了!”
我也反应过来,赶紧低头打字。
【我】:陈老师,您这……粥才刚熬好,您怎么就……?
【陈默】:你父亲七分钟前将粥的照片发在了“青川镇老街坊”群。我基于图片和经验做出的判断。
我赶紧点开那个热闹的微信群,果然,我爸林国栋发了张粥锅图,配文:【丫头熬的,还行。】下面一堆老街坊排队夸赞。
我简直哭笑不得。我爸这暗中观察还带现场直播的!
【我】:……原来是我爸的‘剧透’。所以您这是凭借一张图进行了‘云测评’?
【陈默】:基于事实的合理推测。
我忍不住笑了。这男人,别扭得有点可爱。
苏琪已经笑到拍桌子:“云测评!陈老师不愧是专业人士,隔空打分,精准到小数点后一位!师父,你这以后压力大了,熬粥得用温度计和秒表了吧?”
“就你话多!”我笑着嗔怪,手指飞快回复。
【我】:收到,陈老师。明日改进火候。
几乎秒回。
【陈默】:嗯。
“哎哟喂,这就约上下一顿了?”苏琪凑过来,眼睛亮得像探照灯,“师父,你这进展速度可以啊!”
“故事你个头!”我把手机收起来,脸上发热,“赶紧干活!高汤呢?小菜呢?”
“知道啦知道啦!”她笑嘻嘻地跑去忙活,嘴里哼着即兴改编的歌:“‘恋爱的酸臭味~~弥漫在清晨的厨房里~嘿呦嘿呦~’”
我摇摇头,手脚利落地盛粥,给爸妈留好,又拿出一个保温桶仔细装满。
“哟哟哟!这是要给谁送‘温暖’去呀?”苏琪立刻像闻到味儿的小狗一样凑回来。
“贫嘴!”我把保温桶递给她,“等下开门了,跑一趟镇口,给跑省城线的王师傅,让他捎到《风味》杂志楼下前台,就说给陈默先生的。”
苏琪接过保温桶,表情夸张:“保证完成任务!给师公送爱心早餐!必须热乎送到!”
“什么师公!再胡说我真让你切一辈子土豆丝!
“不说啦不说啦!给陈老师送温暖去咯!”她抱着保温桶,一溜烟跑了。
上午的忙碌告一段落,手机又亮了。
【陈默】:粥收到。实际破口率4.2%,比预估稍差。保温效果尚可。醋烧鱼,记得。
下面又是一张空保温桶和醋瓶的“返图”。
我看着那条挑剔又带着点催促的消息,忍不住笑出声。
【我】:陈老师要求真严格。下次努力控制在3.5%以内。鱼,等着。
刚放下手机,一抬头就看见苏琪冲我挤眉弄眼。
“师父,笑得这么甜,今天的糖醋里脊是不是都不用放糖了?自带的糖分就够啦!”
“我看你是闲得慌!”我笑骂,转身挥动锅铲,火光映亮了我带笑的脸,“赶紧的!客人都等着呢!”
喜欢小镇炊烟米其林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小镇炊烟米其林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