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阳带着两位父亲,一头扎进山洞,着手解决潮湿这个隐形杀手。
他们调来防水涂料和卷材,
仔细地给内壁和地面做了多层防水处理,保温和隔音也都安排上,隔绝了岩壁深处渗出的阴冷湿气,
确保这个地下堡垒不会变成损害健康的霉菌窝。
许父更是发挥了他的电工老本行,
指挥着在洞口附近一片日照充足又隐蔽的高地,
悄然铺设开一排排深色的太阳能板。
布线、安装控制器和蓄电池组的活儿既繁琐又危险,全由他一手包办。
这几近无声的能量收集系统,成了他们未来电力保障的重要一环。
最耗时费力的,是盘炕。
整整花了一周多时间,才将几个卧室的土炕盘好并测试通过。
而烟道的铺设更是充满“创意”,
张父和许母反复勘察后,选中了几座早已无主祭扫的旧坟。
他们悄悄在斑驳的墓碑下方掘开一个小小的进气口,将排烟管道巧妙地引入,
出口则隐秘地通到坟茔天然的裂缝之中。
往后,即便炊烟袅袅,在这片荒坟地里,也只会被当成鬼火磷光或是孤魂野鬼的叹息,为这片地界再添几分骇人色彩。
毕竟,中式恐怖的氛围,是最好的天然伪装。
他们两个想着之前运输的车辙什么的也不好隐藏,索性趁着夜晚挑了个不远处的地方挖了个土堆当做坟堆。
这样即便有人发现车辙,又发现了什么痕迹,也会以为是最近有人可能家里遇到事情了,才会在荒郊野外立个新坟。
(一般在荒野,乱葬岗立坟的都是家里遇到横事,又不能进祖坟的,没人会过多管这个事,不吉利,这也能解释运输货物留下的痕迹。)
随着土炕升起第一缕带着泥坯味道的暖意,山洞各个功能区算是初步建成,具备了最基本的生存条件。
张月伸出手,轻轻抚摸着温暖的炕面,
又抬眼看了看头顶发出稳定白光的LEd灯带,
再望向深处那片孕育着生机的“农场”。
一股难以言喻的踏实感和巨大的成就感瞬间涌上心头,冲散了连日来的疲惫与焦虑。
她回头看向家人,许阳脸上是同样的欣喜,几位老人眼里也充满了希望的光。
“真好,总算像个家了!”
她轻声说,像是在对所有人,又像是在对自己说,
剩下的,便是往这个骨架里填充血肉,缺什么,再慢慢添置。
许阳照着网上的教程,用砖和泥砌了两个简易但实用的灶台。
有灶有锅,只要米粮不断,热乎饭就有了着落。
他们并未将整个山洞都做防水。
在山洞最深处,他们特意留出了一片约四十平米的天然区域,这里终年不见阳光,
恒定的低温和较高的湿度构成了一个完美的天然菌床。
无论是培育平菇、香菇还是木耳、银耳,这里都是绝佳的场所。
近乎密闭的环境极大减少了杂菌和虫害的风险,
即便生了虫,撒上些草木灰就能抑制。
这是末世里至关重要且能持续再生的食物来源。
许阳和张月立刻根据面积向厂家订购了大量菌种包:
平菇、黑木耳、香菇,这些品种产量高,从接种到采收仅需四周,一平米就能产出十几公斤鲜菇。
剩余的洞壁空间也没浪费,
挂上了配备铝制反射罩的LEd灯带,光效被提到最高,尽可能省着用宝贵的电力。
灯下,是他们规划好的立体种植区,选择了生长周期短、产量高的生菜、萝卜和番茄。
二十天左右就能收获一茬。
末世之下,没有废物。
甚至连人的尿液都是宝贝。
一升尿液混合上草木灰、坟地旁收集来的碎骨、腐叶土,经过发酵就是极好的肥料。
过程虽令人不适,却能换来活下去的能量。
这小小的四十平米“农场”,足够满足十几口人日常的维生素需求。
再加上他们囤积的海量其他食物,支撑十年八年,绝非妄言。
完成这些,所有人都累得快脱了层皮,终于能轮流歇上一两天,喘口气。
但松弛是短暂的。
第一批厂订的大宗物资即将到货,
短暂的休息后,又是无数个深夜,
他们得像蚂蚁搬家一样,借着夜色掩护,将无数物资悄无声息地运进山洞深处。
如今的山洞,已初具雏形:
四间住人的卧室,分别给许阳张月夫妇、张父张母、许父许母以及小家伙振振。
暖炕横跨四个屋子,统一供热,足以抵御外界的严寒。
接下来是能源储备。
无烟煤和劈好的硬木炭被一车车拉来,几乎每个夜晚都在进行搬运。
山洞足够深,再多也塞得下,
物资运入后仔细地用厚重油布盖好,严防受潮。
洞内还预留了空间,计划饲养一些吃草的家禽,以期长期获得蛋类,甚至在必要时提供新鲜肉类。
张月和许阳查了大量资料,
最终锁定了“四季鹅”。
这种鹅几乎静默无声,抗病力强,极好养活,剩饭烂菜叶和满山的野草都是它的口粮。
两个月就能长到八斤,能自己抱窝,无需太多人工干预。
喂得好,一只母鹅一年能产七八十枚蛋。
养上二十只,一大家子的营养就有了坚实保障。
他们立刻订购了二十只即将成年的鹅(四公十六母),趁黑运入山洞,并用砖石迅速垒砌了一个结实的鹅圈。
鹅粪不仅能肥地,更能驱赶蛇虫,一举多得。
光养鹅是不够的,张月和许阳又买了八只母鸡两只公鸡,六只兔子,两公四母。
而鸡选了最懒都不爱打鸣的矮脚鸡,
这种鸡不仅仅产蛋量高,而且还非常非常好养活,最主要就是安静,下蛋了都不叫。
兔子繁殖快,必要时杀掉还能吃到新鲜的兔肉。
也是个打牙祭的好方法。
又是一连串忙碌的日子过去。
这时,银行传来好消息:
房屋抵押贷款批下来了!近期花钱如流水,这笔钱堪称雪中送炭。
张月和张母将所有人积蓄和这笔贷款放在一起精打细算,账上的资金勉强维持在九十多个w。
而最近,张父和许父总爱勾肩搭背地蹲在远处,望着地平线上那些缓缓转动的风力发电巨兽,嘀嘀咕咕,神神秘秘。
“老哥,你说……咱要是能从那大家伙身上‘借’点儿电,是不是就彻底妥了?”
许父越看越觉得那旋转的叶片充满了诱惑。
“这想法绝了!孩子们准备了发电机,但油终有尽时。末世茫茫无期,多一条路,就多一分活下去的本钱!”
两个老男孩背着孩子们,偷偷摸摸地开始研究起风力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俨然把这当成了能给全家一个惊喜的秘密项目。
“孩子们最近累坏了,咱俩先琢磨着,万一……真成了呢?”
张父偷偷给许父比了个大拇指:
“老哥,靠谱!那咱俩可得加把劲了。”
此时,距离那场未知的巨变,仅剩七十天。
喜欢天灾降临:全家囤货万斤苟在山洞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天灾降临:全家囤货万斤苟在山洞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