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的钱如数到账,像是给这艘即将驶入风暴的小船注入了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动力。
但此刻,钱的购买力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跌。
张月和张母开始了最后的、也是最疯狂的采购。
她们不再局限于批发市场,而是通过各种渠道,像搜寻宝藏一样寻找着需要的物资。
药品是重中之重。
张母几乎跑遍了全市所有的药店,
买了足够家里几个人用的抗生素、止痛药、纱布、酒精和碘伏。
还好自家老头子爱鼓捣中医,有些面子,这才花大价钱搞到了一批处方级的强力镇痛药,这几乎花掉了一小笔巨款,但她觉得值。
“真到了要命的时候,这就是救命的。”
她小心翼翼地将这些药品单独锁进一个防潮箱里。
许阳则负责五金和工具。
现在所有人都在疯狂囤货,
末世论下,许多商户都玩儿了命的上货,
甚至还宣传一些紧张氛围,
不仅仅是吃喝,各行各业都迎来了报复性的疯狂采购。
许阳购买了整整三套各种型号的螺丝、螺母、轴承,大量的铁丝、绳索,不同规格的锯条、钻头,打火机以及好几桶不同用途的强力胶和密封胶。
连水泥,沙子这些也各预备了几十袋子。
还有电焊所用工具和角钢之类的东西。
他甚至买了几块太阳能板用的备用蓄电池和控制器,以及一大堆LEd灯珠和电线。
“这些东西,坏了就没地方配了。能多备一点,就多一分保障。”
许父和张父又以自己是军迷和有收藏爱好的身份做掩护,花大价钱定制了一批防弹防寒的作训服。
还有非常锋利的刀,箭弩,长毛,盾,以及射钉枪之类的武器作为防御。
反正用得上用不上的,还是弄到手最保险。
食物的囤积进入了最后阶段。
除了之前晒好的干菜和果酱,他们又再次购入了大量真空包装的大米、面粉、小米、豆类。
考虑到维生素补充,他们还买了几百瓶复合维生素片。
张父负责能源。
他利用农机合作社的资质,再次成功订购了大量柴油,并用伪装好的油罐车运回小院。
无烟煤和硬木炭已经堆满了山洞的一个小角落,上面盖着厚厚的帆布。
最后一次回城处理房产和车辆,过程带着一种诀别的悲凉。
拿到钱的那一刻,许阳和张月看着那张承载了他们无数奋斗和回忆的房产证被收走,心里空落落的。
他们开着那辆即将被处理掉的车,在城市里慢慢转了一圈。
经过了他们上过的大学,第一次约会的小公园,拍婚纱照的影楼,还有曾经每天奔波其间的繁华商业街。
一切都依旧喧嚣,但在这喧嚣之下,似乎涌动着一种不安的暗流。
尽管调配各种物资的车穿梭在城市中,
想要尽量压住那股人们的疯狂,
但超市门口挤满了人,警察在街角巡逻。
这些无疑预示着,情况确实不容乐观。
“走吧,回家………”
许阳紧紧握了握她的手。
回到山村租住的小院,所有人都在。
他们清点了最后的资金,将剩余的钱平均分给每一家。
这不是不信任,而是一种最后的责任分担和保障。
“各自想想,还有什么个人特别需要的东西,用这笔钱去买,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了。”
张月的声音有些沙哑。
张父去买了几条好烟和几瓶好酒,虽然大家平时都不抽烟,酒也很少喝,但他想在最难熬的时候拿出来给大家提气。
张母则是注重大家精神生活,麻将扑克都得准备起来。
许阳则去买了一套高质量的组合工具箱和几本厚厚的机械维修手册。
张月给自己和母亲多买了一些卫生巾和护肤品,她知道,保持基本的体面对维持士气至关重要。
小院里的物资堆积如山,几乎无处下脚。
而外面的世界,抢购潮已演变为局部地区的骚乱。
新闻里的专家们依旧在试图安抚,
但语气已经变得越来越苍白无力。
他们知道,离开这个小院,正式迁入山洞的时刻,就要到了。
许是新闻上的紧张氛围也感染到了村庄里的人,
许阳观察到山村里,
也有那么几家忙碌了起来。
今天镇上有集会,
有几家开着三轮车买了不少物资回来。
想必是也开始未雨绸缪。
许阳一直等到了夜晚来临,
确认村子里没人出门,
才开始了今日的物资转移。
天已经黑透,
一批一批的物资被运送到山上。
储存米粮的山洞地面,
被许父和张父用木板隔了起来,
木板下面放了些干的煤灰和石灰,
这种办法可以隔绝湿气潮气,避免粮食受潮。
连续多日的高强度搬运,所有人的体力都已逼近极限。
但为了家人,
大家都在咬牙硬撑。
特别是许阳,
他本来就瘦,这些日子真的累极了。
他感觉自己的小腿肚子都在不受控制地颤抖。
“加油,挺住。”
许阳一遍一遍的给自己加油打气。
这一大家子人的安全都绑在一起,
容不得有任何的闪失。
小院的东西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转移起来。
而山洞也被填的越来越满。
许阳叹了口气,
接下来不知多少年的时光都要在山洞度过。
虽说周围环境已经是很安全了,
但他们上有老下有小,赌不起也输不起,
除了苟,没有别的出路。
喜欢天灾降临:全家囤货万斤苟在山洞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天灾降临:全家囤货万斤苟在山洞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