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峪大败、闯王高迎祥被生擒的消息,如同惊雷般传遍各地,在各路义军首领中激起了千层浪。
此时正在谷城休整的张献忠听闻消息,猛地将手中的酒碗摔在地上,碎片四溅。
“格老子的!高闯王这等英雄,竟也着了官军的道!”
他红着眼眶,在营帐中焦躁地来回踱步。
半晌,他突然停下,对部将孙可望道:“传令下去,全军戒备。另外,多派探马,打听一下李自成的下落。”
孙可望疑惑:“大帅为何特别关注李自成?”
张献忠眯起眼:“高迎祥既败,义军盟主之位空悬。李自成若不死,必是俺老张最大的对手。”
驻扎在郧阳山区的曹操罗汝才得知消息后,赶紧从女人肚皮上下来,更是连夜召集心腹议事。
“连高闯王都败了,陈奇瑜下一步必定要来剿我们。”
罗汝才面色苍白,急躁地走来走去:“为今之计,只有诈降。”
部将马守应立即反对:“将军,朝廷反复无常,诈降风险可是太大了!”
罗汝才苦笑:“那就真降!先保住性命再说。听说熊文灿正在招抚,不妨与他联络。”
“闯王败了?”
贺一龙愣在当场,手中的马鞭掉落在地。
这个被称为“革里眼”的悍将,第一次露出茫然神色。
突然,他拔出佩刀,狠狠劈在身旁的木桩上:“弟兄们!高闯王的仇,不能不报!传令各营,即日开拔,攻打汝宁府!”
副将劝阻:“将军,此时官兵气势正盛,我们不如暂避锋芒为好…...”
“避什么避!”
贺一龙怒吼道:“大不了就是个死!俺老贺宁可战死,绝不像罗汝才那般的摇尾乞怜!”
黑水峪的消息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了各路义军首领最真实的面目。
有人因此更加坚定,有人开始动摇,更有人已经在谋划着新的出路。
莱州基地,一场关于时局的密谈也正在进行。
“主公,高迎祥被俘了,部队也大部被歼灭。”
孙传庭将手中的军报轻轻放在桌上,声音平静,却难掩心中的翻涌。
室内顿时一片寂静。
卢象升猛地站起身,接过军报细看。
曹文昭抚须沉思。
而坐在角落的赵子龙,却是心中古井不波,他知道这一天早晚会来的。
“好!好!好!”
曹文昭连说三个“好”字,击案而起:“陈奇瑜此役,可谓断流寇一臂!高迎祥既除,余寇不足为虑矣。”
卢象升仔细阅读军报后,也是面露喜色:“黑水峪一战,歼敌数万,生擒贼首。此乃剿寇以来最大胜利,看来流寇之祸,指日可平啊。”
孙传庭也附和地点点头:“高迎祥乃流寇中最为彪悍者,其余张献忠、罗汝才等,虽也凶顽,但威望与能力皆不及高贼。如今高贼被擒,流寇群龙无首,必生内乱。朝廷只需乘胜追击,必可一举荡平寇乱。”
三人相视而笑,一直紧绷的神情终于有所放松。
自崇祯初年流寇四起以来,官军屡战屡败,如今终于迎来了一场决定性的胜利。
他们虽然不再是朝廷命官,但是能够见到天下兵戈暂止,百姓也能少一些苦难,也不由高兴几分。
然而,角落里的赵子龙却轻轻摇头,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主公何故叹息?”
孙传庭敏锐地捕捉到了赵子龙的反应,不解地问道:“莫非对此战果有所怀疑?”
赵子龙站起身,走到悬挂的大明疆域图前,目光深邃悠远:“诸位大人,高迎祥被俘,确实是大捷。但若以为流寇之祸将因此平息,恐怕是过于乐观了。”
曹文诏不以为然:“主公是不是多虑了。高迎祥部乃流寇主力,今番覆灭,其余残寇闻风丧胆,正是朝廷乘胜追击的大好时机。”
“你们可知,高迎祥虽被俘,其部下李自成却已突围而出?”
赵子龙转身,目光扫过在场众人,继续道:“此人勇猛果决,善于笼络人心,在高迎祥旧部中威望甚高。依我之见,他必将接替高迎祥,成为新的‘闯王’。”
卢象升皱眉道:“李自成?可是那个银川驿卒出身的贼将?此人确实有些能耐,但如何能与高迎祥相提并论?”
赵子龙心中苦笑。
他如何告诉这些人,正是这个他们看不起的前驿卒,将在八年后攻入北京,终结大明王朝?如何告诉他们,高迎祥之死非但不是流寇的终结,反而是李自成崛起的起点?也是天下流寇崛起的起点?
“诸位大人,”
赵子龙选择谨慎地措辞道:“流寇之起,根源在于天灾人祸,民不聊生。只要饥荒不止,赋税不减,则流寇如野草,烧之不尽,春风吹又生。高迎祥虽亡,但只要其他流寇登高一呼,饥民必蜂拥相从。”
孙传庭若有所思:“主公言之有理。剿寇必先安民,此乃根本之策。然则当下之势,主公认为该当如何?”
赵子龙走到窗前,望着庭院中飘落的树叶,仿佛看到了大明江山即将到来的寒冬。
“高迎祥之死,非但不会使流寇势弱,反而将成为起义军力量超过朝廷的转折点。”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曹文诏忍不住站立起身,满眼的不敢相信:“不会吧!高迎祥乃流寇之首,如今被擒,如何反成贼势壮大的契机?!”
赵子龙不慌不忙,缓缓道来:“诸位请想,高迎祥虽勇,却终究是流寇思维,只知流窜劫掠,不知建立根基。而李自成则不同,他目睹高迎祥之败,必将吸取教训,改变策略。”
他顿了顿,继续道:“更重要的是,高迎祥之死也将促使各路流寇更加团结。”
“此前各部流寇各自为战,今后为求自保,必将更加紧密合作。”
“张献忠、罗汝才等人,虽与高迎祥有隙,但兔死狐悲,今日高迎祥之结局,明日可能就是他们的下场。”
卢象升沉吟道:“主公的意思是,流寇以后会因此战而改变战斗的策略?”
“正是。”
赵子龙点头,继续道:“他们将不再满足于流窜劫掠,而是开始建立根据地,争取民心,甚至提出明确的政治主张。到那时,他们就真的不再是单纯的‘流寇’,而是有组织、有目标的起义军了。”
室内一片沉默。
赵子龙的话,仿佛为众人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他们看到了之前从未考虑过的可能性。
这时,赵子龙走到地图前,手指在几个名字上轻轻敲击,最终停在了“贺一龙”三个字上。
此前,他就仔细研究了各路义军将领对这件事的反应。
于是定下了新的计策。
《明末狠人:苟在辽东开荒建后宫》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书河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书河书屋!
喜欢明末狠人:苟在辽东开荒建后宫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明末狠人:苟在辽东开荒建后宫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