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宗旧址隐在浙东括苍山深处,盘山公路到山脚下便断了,只剩一条覆满青苔的石阶隐在竹海间。林砚提着装《青云秘录》的雕花锦盒站在石门前,指尖刚触到门楣上模糊的青云云纹,心口的云髓佩突然泛起暖潮 —— 那是血脉与宗门传承的共振,比疏通任何一处地脉时都要浓烈,仿佛沉睡百年的宗门灵韵,正隔着时光与他呼应。
“这山门竟还留着护阵余温。” 叶沧澜举起月牙桨,海蓝色灵光扫过石门两侧的古松,桨身泛起细碎的涟漪,“你看这些松针,每根都裹着极淡的青灵光 —— 是青云宗当年布下的‘聚灵阵’,百年了还没散干净!”
推开石门时,“吱呀” 的声响惊起林间灵雀,鸟羽掠过之处,带起一缕缕灵气。山道上的落叶积了半尺厚,踩上去簌簌作响,却在灵气拂过时自动向两侧分开 —— 是地脉复苏后,残存的宗门灵韵在引路。沿途的殿宇大多坍塌,断壁残垣上爬满了 “镇脉藤”,暗绿色的藤蔓缠着淡青色灵光,正顺着石柱往上蔓延;曾经的炼丹房遗址旁,三株 “凝露草” 顶着晶莹的露珠,露珠里映着微小的灵气漩涡,一碰就化作灵雨洒在土上。
苏清漪蹲在演武场中央的枯松前,白玉笛横在唇边吹了个短音。青蓝灵光顺着笛音钻进枯黑的树干,片刻后,松皮裂缝里竟冒出一丝嫩黄的芽尖:“这是青云宗的‘护山大松’,主干虽枯,树根却扎在地脉灵眼上。再养些时日,说不定能恢复当年的华盖模样。”
陆沉握着玄铁斧走在最前,斧刃的冰裂纹路突然亮起:“前面有阵法波动!是活的!”
林砚往前望去,只见山道尽头的 “云髓台” 被一层淡青色光罩裹着,光罩上流转着上古篆文,正是《青云秘录》记载的 “青云护阵”—— 此阵以云髓石为基,需青云血脉或云髓佩才能开启。他取出心口的云髓佩,指尖灵气注入玉佩,将其按在光罩上:“青云宗传承者林砚,为取界域玉而来,恳请护阵放行。”
玉佩的灵光与光罩一碰,淡青色光纹瞬间沸腾起来,篆文如活鱼般在光罩上游走,渐渐在台中央让出一条通路。踏上云髓台的刹那,林砚只觉一股精纯的灵气从脚下涌来 —— 整个台基竟是整块天然云髓石,与他的玉佩同出一源,灵气交融时,台面上的云纹纷纷亮起,像是在欢迎传承者归来。
“《青云秘录》说,界域玉藏在台心暗格。” 林砚蹲下身,指尖顺着云纹游走,在台中央摸到一处凸起。随着 “咔嗒” 一声轻响,云纹石板缓缓移开,露出个刻满青云云纹的玉盒。打开盒子的瞬间,淡金色灵光扑面而来 —— 界域玉躺在盒中,如鸽卵大小,表面刻着与血魂谷石碑相似的界域纹,一靠近云髓佩,就自动悬浮起来,与玉佩的青芒缠绕在一起。
就在界域玉离开玉盒的刹那,两道灵光突然暴涨,凝成一道光柱直冲天际。林砚的识海骤然一痛,眼前闪过模糊的画面:云雾缭绕的灵界通道前,三个穿上古道袍的修士正将三块界域玉嵌入阵眼,通道另一端泛着诡异的暗红,像是有什么东西在撞门。
“林道友!” 苏清漪的声音拉回他的神思,青蓝灵光已在他周身织成护罩,“刚才那光柱里有邪力波动,很淡,但跟玄阴教的邪气不一样!”
林砚收起界域玉,云髓佩的光芒渐渐平复,识海的画面也随之消散。这时,手机突然震动,是陈老的电话,声音带着急促:“小林!昆仑的通天柱刚才亮了红光!古籍说这是灵界通道异动的征兆 —— 蓬莱那边也传来消息,他们的界域玉也在往你那边牵引!一定要看好界域玉,绝不能丢!”
挂了电话,林砚将界域玉与云髓佩一同贴身藏好:“灵界的事得从长计议。先去苏市把典籍馆建好,培养更多修士,才能守住蓝星。”
五日后,苏市修道典籍馆开馆。馆址选在一处清代院落里,朱红大门上挂着烫金匾额,门左侧立着古石碑,刻着 “修道典籍馆” 五个篆字;右侧装着电子屏,滚动播放着《灵根鉴别指南》和 “每月灵植养护课” 的通知 —— 这是赵教授的主意,要让修道传承 “既守得住古,也融得进今”。
开馆当天,院落里挤满了人。赵教授穿着中山装,正给一群年轻人演示 “灵根仪”:“把手指放上去,亮绿光就是木灵根,适合学昆仑的养气术;亮蓝光是水灵根,去蓬莱学净音诀最合适……”
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怯生生地伸出手,灵根仪突然亮起耀眼的青蓝光,屏幕上跳出 “双灵根(木 + 水)” 的字样。苏清漪立刻走过去,蹲下身与女孩平视,白玉笛在指尖转了个圈:“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愿不愿意跟我学法术?以后可以用灵气保护妈妈哦。”
“我叫念念。” 女孩攥着苏清漪的衣角,眼睛亮闪闪的,“我想学!妈妈总加班,我想帮她赶走坏人。”
院落东侧,叶沧澜正用海灵灵气演示 “基础控水术”。淡蓝色的水球在他掌心流转,时而变成小鱼,时而化作莲花,引得围观人群阵阵惊呼;西侧的演武场上,陆沉教几个少年练 “凝冰诀”,他握着一个小男孩的手,引导白色灵气在拳心凝聚:“别着急,感受灵气顺着经脉走,像冬天哈气一样,把灵气吐在拳头上……”
林砚站在典籍馆二楼,指尖拂过书架上的典籍。左侧是线装本的《昆仑基础养气诀》《蓬莱净音诀入门》,封面上盖着各门派的朱砂印;右侧是彩色印刷的《现代修士生活指南》,里面详细写着 “修士如何使用电子产品”“灵植盆栽养护技巧”;最显眼的位置摆着《蓝星地脉图谱》,封面是十二地支脉的航拍图,扉页上写着:“谨以此书,献给所有守护蓝星灵韵的修士 —— 赵文华 林砚 题”。
“在想灵界的事?” 陈老拄着木杖走上楼,手里拿着一份泛黄的电报,“蓬莱仙岛刚发来的,他们的界域玉异动更明显了,方向就是青云宗。看来三块界域玉要凑齐,才能稳住通道。”
林砚接过电报,目光落在楼下 —— 念念正跟着苏清漪吹笛,青蓝灵光在她唇边绕了个圈;几个少年举着凝着薄冰的拳头,兴奋地向陆沉展示;赵教授和叶沧澜正整理新到的典籍,偶尔传来笑声。他握紧掌心的界域玉,灵光与心跳轻轻共鸣:“现在还不是凑齐界域玉的时候。等典籍馆走上正轨,培养出更多能守护地脉的修士,我们再去解灵界的谜。”
陈老望着楼下的热闹景象,笑着点头:“你说得对。以前修道是少数人的修行,现在是所有人的传承。这才是青云宗当年想要的‘大道为公’啊。”
夕阳西下时,典籍馆的人渐渐散去。念念抱着苏清漪送的迷你白玉笛,一步三回头地跟妈妈走了;几个少年约好明天再来学凝冰诀,临走前还跟陆沉击了拳。林砚帮赵教授把典籍放回书架,云髓佩的灵光轻轻拂过书页,为纸张镀上一层淡青色的保护罩。
夜风穿过院落,卷起书页的清香,也卷起了远处传来的蝉鸣。林砚抬头望向星空,云髓佩和界域玉在掌心泛着微光,像是在与天上的星辰呼应。
喜欢我在蓝星学修道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我在蓝星学修道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