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的画卷继续铺展,曾经那个在画板前挥洒色彩、又在高考中惊艳众人的少女苏念晴,在她的人生道路上,再次完成了一次华丽而坚定的转向。她内心深处对表达、对连接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渴望,最终引领她走向了另一个充满魅力的舞台——播音与主人
进入大学后,苏念晴并没有局限于原有的艺术领域。在一次偶然参加的校园主持人选拔中,她清晰标准的发音、沉稳大气的台风、以及那份源自艺术修养的独特审美与共情能力,让她脱颖而出。她发现,通过声音和镜头传递信息、分享故事、引发思考,带给她的满足感同样巨大。
她果断辅修了播音主持专业,凭借惊人的学习能力和不懈努力,很快就在校内外的各类主持活动中崭露头角。她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不仅是因为聪明,更是因为那份追求极致的执着。毕业时,她以优异的综合成绩,成功保送进入无数人梦寐以求的清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继续深化她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根基。
研究生毕业后,苏念晴凭借过硬的专业实力、亮眼的实习经历和独特的个人气质,经过层层选拔,成功进入了中国中央电视台。她从基层记者、外景主持人做起,不畏艰辛,深入一线,用镜头和话筒记录真实。
很快,她沉稳知性又富有亲和力的主持风格赢得了观众和台里领导的认可。她开始主持一档文化纪实类节目,凭借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社会的敏锐观察,她制作的节目既有深度又不失温度,收视与口碑双丰收。她的名字,逐渐被全国观众所熟知,成为了央视新一代主持人中的佼佼者。
荧幕上,她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时代传声筒;生活中,她依旧是那个在家人面前会撒娇、会苦恼的念晴。
苏念晴的每一次进步,都牵动着整个大家族的心。
周家客厅的电视,固定在了她主持的频道。宋雨霏会指着电视对珩珩(已是大学生)说:“看,你念晴姐姐,多棒!”周翊轩虽不语,但眼中赞赏之意明显。周爷爷更是逢人便夸:“看见没?央视那个最俊、最有气质的女主持,是我看着长大的!”
杨楚怡和苏清河的家里,摆满了女儿各个时期主持节目的截图和获奖证书。杨楚怡的艺术工作室里,也开辟了一角,专门展示女儿的作品,骄傲之情溢于言表。
家族群里,每当苏念晴有重要节目播出,必定是集体“打卡”观看,然后热烈讨论,比专业的影评人还积极。江煜甚至会发动公司员工一起收看,美其名曰“提升企业文化品位”。
然而,无论她在外面取得了多么耀眼的成就,回到了这个大家庭,她依然是大家疼爱的小辈。
一次难得的家庭聚会,苏念晴因为连续加班显得有些疲惫。云芷溪立刻拿出自己煲了好几个小时的汤,宁晚则分享了自己缓解压力的呼吸调节法。顾云辞职业病发作,开始分析主持人职业常见的健康风险及预防措施。叶星澜则用数据模型帮她优化了下半个月的行程安排,争取出更多休息时间。
周玥虽然自己也忙得脚不沾地,但总会抽空和她视频,两个在不同领域“征战”的姐妹互相吐槽,也互相鼓劲。
就连韩肆,也会在她回家时,默默检查一下她座驾的安全性能,确保万无一失
在一次盛大的颁奖典礼后,苏念晴捧着“金话筒”奖杯回到父母家。她卸下精致的妆容,换上家居服,窝在沙发里,头枕在杨楚怡的腿上。
“妈,有时候觉得好累,站在那个位置上,每一句话都要经过千锤百炼。”她轻声说。
杨楚怡温柔地抚摸着她的头发:“累了就回家。这里永远是你的充电站。”
苏清河递给她一杯温水,语气一如既往的沉稳:“你做得很好了。记住,无论飞得多高,家永远是你最坚实的跑道。”
看着窗外熟悉的景色,听着父母温暖的话语,苏念晴感到所有的疲惫都慢慢消散。她知道,她的成功,不仅仅源于个人的奋斗,更源于身后这个庞大而温暖的家族给予她的无条件的爱、支持与底气。
时代的聚光灯下,她是用声音记录时代、传递温度的着名主持人苏念晴;而在家人的心中,她永远是那个需要被关爱、被守护的孩子。这份深厚的羁绊,是她面对所有挑战时最温柔也最强大的力量源泉。她的故事,是这个大家庭荣耀与温情延续的又一生动注脚,而未来的精彩,仍在不断书写。
喜欢风起京华,携手一生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风起京华,携手一生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