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杨嗣昌,明白!”他声音沙哑,带着不易察觉的颤音,重重顿首。
“郡主殿下洞若观火,字字句句,皆中臣之肺腑!”
“臣之长,臣之短,在殿下眼中如掌上观纹!”
“殿下明知臣之弊,仍愿以‘剑脊’相托!”
“此等知遇之恩,臣万死难报!必竭尽驽钝,为大明‘边锋’效死力!”
“不负殿下,不负皇爷!”一番话,情真意切。
朱徵妲那兼具洞察与托付的评价,狠狠击中了他的心底。
龙椅上,万历帝抚须的手猛地顿住,眼中精光爆闪。
他看看杨嗣昌激动的模样,再看向一脸笃定的小孙女。
心中最后一丝因她年幼而生的疑虑,烟消云散。
“好!好一个‘剑脊’之喻!” 万历帝声音洪亮,激赏难抑,“妲儿此番剖析,入木三分!”
“杨卿之才,朕素已知晓?
“然其长在何处,险在何处,竟不如一三岁稚童看得分明!”
“运筹帷幄,正需此等全局之才,以黄克缵之刚,克其之偏——点睛之笔!妙极!准奏!”
太子朱常洛立在一旁,激动得脸色涨红,他看着自己的女儿,眼神复杂。
有骄傲,有欣慰,更有几分自叹弗如。
他上前一步,扶起杨嗣昌,温言叮嘱:“杨卿。”
“郡主既以国士待你,望你亦以国士报之。”
“日后在‘边锋’之中,当与熊帅、申郎中及诸位同僚精诚协作。”
“勿负圣望,勿负小女之期许。”
太孙朱由校看得两眼放光。
小拳头紧紧攥着,恨不得立刻冲上去抱住妹妹。
在他心里,妹妹此刻周身罩着智慧的光晕,比说书先生口中的任何传奇,都要厉害百倍。
下首,毕自严与徐光启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极致的震撼。
毕自严压低声音,对徐光启道:“徐兄。”
“郡主此番,已非‘识人’二字能囊括,这分明是用人的帝王术啊!”
“扬长避短,分权制衡,信之用之,亦防之控之……”
“她才三岁……这,这……”他摇了摇头,认知被彻底颠覆。
徐光启深吸一口气,目光灼灼地盯着朱徵妲。
仿佛在审视一件绝世瑰宝,喃喃回应:“天降祥瑞,佑我大明……”
“古人云‘生而知之者’,今日方信其有。”
“郡主她……生来便是为了辅佐圣主,重振大明河山。”
朱徵妲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心中安定。
她知道,对杨嗣昌的任命与制衡安排,已获最高决策层认可。
她轻轻点头,对杨嗣昌,也对在场所有人说道:“既如此,杨大人,望你谨记今日之言。”
“‘边锋’之重,系于社稷,你这‘剑脊’,需撑得起千钧重担。”
话音刚落,黄克缵一步出列,单膝跪地。
铁甲撞击地面,脆响震得殿内烛火摇晃。
“臣黄克缵,听令”
他抬脸时,双目如寒星,锋芒毕露:
“郡主以‘刚正为刃’相托,臣便为‘边锋’斩除一切内患!”
“杨大人掌战略擘画,臣掌反谍监察。”
“他画江山棋局,臣守棋局底线。”
“他偏则臣纠,他疏则臣补,他忠则臣护,他叛则臣诛!”字字铿锵,如刀斧劈石。
杨嗣昌闻言,非但不怒,反而再度躬身:“黄大人刚正,正是臣之镜鉴!”
“日后若有偏执疏漏,愿受黄大人直言弹劾,甘领其罪!”
“ 好!”朱徵妲开心抚掌:“黄克缵,性刚骨鲠,嫉恶如仇,最擅察奸辨伪,反谍肃贪。”
“杨嗣昌主谋全局,长于擘画,却易陷偏执,识人失察。”
“黄克缵恰为其补,以刚正为刃,斩除内部隐患,以敏锐为镜,照破潜藏奸佞。”
他的核心价值,全在“制衡”与“净化”情报网络最怕内部蛀虫,更怕决策被偏见裹挟。
“令其掌反谍监察之权,一是监人,核查‘边锋’成员忠诚度,筛除细作、叛徒。”
“二是监策,
“审视杨嗣昌之战略推演、情报解读。”
“若有偏执疏漏,可直奏圣上、太子。”
“三是监权,杜绝体系内以权谋私、徇私枉法。”
“评估结果。”
“黄克缵,任‘边锋’反谍监察总长,直属于圣上与太子。”
“不受决策层直接辖制,专司内部净化,为‘边锋’筑牢防火墙。”
“杨主外,筹谋战略,黄主内,肃清流弊。如此一攻一守,一放一收,方保‘边锋’剑脊刚直,无坚不摧。”
两人一立一跪,一攻一守。
制衡之意,已然摆上台面,坦荡磊落。
“好,好一个一攻一守,”万历帝看得抚掌大笑:
“一放一收,这才是‘边锋’该有的样子!”
“黄卿,朕许你便宜行事之权——‘边锋’之内,凡涉内奸细作,无需奏请,先斩后报!”
朱常洛亦颔首赞道:“杨卿有容人之量,黄卿有护局之锐,二位同心,‘边锋’内部可安!”
“杨大人、黄大人,‘边锋’非一人之功,亦非一人之责。”朱徵妲看着二人,小脸上露出浅浅笑意:
“剑脊需刚直,利刃需锋利,二者相辅相成,方能无坚不摧。”
她话音轻柔,却带着不容置喙的分量。
“臣谨记郡主教诲!”黄克缵重重点头。
“臣必与黄大人同心协力,不负社稷!”杨嗣昌亦沉声应道。
“熊廷弼,出列”朱徵妲大声喊道。
“臣听令”熊廷弼神情肃穆,行半跪礼。
“熊廷弼,你可是铁血悍将,久镇辽东,熟谙边情,最擅实地调度,逆势破局。”
朱徵妲小脸严肃:“杨嗣昌定战略框架,黄克缵守内部底线,还需一人将蓝图落地,”
“熊廷弼,你便是那执剑之人。”
熊廷弼低头,认真细听,一众大臣乃至皇爷,太子,太孙都屏住呼吸。
“你的核心优势直指要害:
“1,战场实操经验顶尖,懂军队、懂防线、懂建州习性。”
“2.能将战略研判,转化为前线可执行的战术指令。”
3,抗压能力卓绝,越是危局,越能沉心静气,稳住阵脚。”
评估结果:
“熊廷弼,可任‘边锋’前线总指挥,直掌边镇情报落地,军事协同之权。”
职责任务:
“前线情报校验官,核验各方传回的辽东军情,去伪存真,避免纸上谈兵的战略误判。”
“其二,战术执行统筹者,依据决策层战略,调度边镇资源、布置哨探网络。”
“联动袁崇焕、毛文龙,赵率教,麻贵,尤世功,尤世威,贺世贤,马林,刘綎,杜松,何可纲,戚祚国,周遇吉等将领,形成战术呼应。”
“其三,危局破局者,若遇建州突袭、防线告急,可临机决断。”
“以最快速度稳住战线,为战略调整争取时间。”
熊廷弼虎目灼灼,单膝砸地:“臣愿为陛下、为郡主执此利剑!”声震屋瓦。
“申用懋,”
“臣在。”申用懋恭敬行礼。
“你任职兵部职方司,熟知边情、心思缜密。”
“边锋如利剑,杨嗣昌定剑势,熊廷弼执剑柄。”
“需一人磨利剑锋——”
“你,便是那磨剑之人。”
“你的核心优势,在于‘析’与‘判’:”
“一,情报整合能力极强。能将零散军报、边镇塘报、地图数据,”
“整合成清晰的《军情简报》,去伪存真。”
“二,战略预判功底深厚。能结合历史档案、当前动向,”
“预判建州、蒙古下一步动向,为皇爷爷提供决策依据。”
评估结果:申用懋,可任‘边锋’情报总分析师,执掌内析司,专司情报研判、战略推演。”
“至于钱粮后勤——”
朱徵妲目光转向户部主事李汝华。
“李汝华”
臣在!李汝华疾步出列,恭敬行礼,眼中闪着被知遇的激动。
“你心思缜密,精于庶务,善管钱粮、通调度,最懂体系运转之要。”
“边锋”如一台精密仪器,杨嗣昌画图纸,熊廷弼掌齿轮,黄克缵清杂质,申用懋行质检,还需一人调校整机,李大人可知?你便是那总工程师。”
“你的核心优势,在于“稳”与“通”
“一,资源统筹能力极强,能将有限钱粮、人力、物资,精准分配至各环节,不浪费,不短缺。”
“二,跨部门协调功底深厚,可联动中枢、边镇、锦衣卫、传教士等各方。”
“打破壁垒,让情报、物资、指令流转无阻。”
“评估结果:李大人精于钱粮调度,任‘边锋’总调度使。”
“专司边锋粮饷分配、物资保障,与四人协同作业。”
“统管后勤、联络、体系优化诸事。”
职责任务:
“其一,后勤保障总管。”
“为前线、反谍、研发等各板块,配齐粮饷、器械、人手。”
“确保‘边锋’运转无后顾之忧。”
“其二,跨域联络枢纽。”
“对接中枢各部、边镇将领、海外传教士。”
“打通信息壁垒,确保指令上传下达,畅通无阻。”
“其三,体系优化专员。”
“跟踪‘边锋’运转实况,及时修补流程漏洞。”
“协助杨嗣昌,让情报网络越转越高效。”
天津巡抚毕自严,统筹协调漕粮运输,按时抵达,组驶快船运输军用物资。任总务司统领;
“杨定战略,黄守内部,熊掌前线,申管情报分析,李管后勤调度,毕管运输,
六人同属总务司,各司其职,又环环相扣。”
“臣定当鞠躬尽瘁”六人齐声应答。
万历击节赞叹:“好!得此六人,边锋成矣!”
徐光启与叶向高相视颔首。
殿内烛火跃动,将六道身影投映在朱红殿柱上,恍若六根悄然立起的擎天玉柱。
朱由校屏息凝神,眼中映着烛光与妹妹的身影。
这一刻,他看见一个帝国的影子,正从妹妹稚嫩的肩头升起。
制衡之局已定,“边锋”骨架已成。大明的未来,在这一刻被悄然改写。
福建按察使黄承玄(深谙海事,海外情报,可任外勤司海外分舵主事。
内阁中书舍人李腾芳,身处中枢,文书流转,可任中枢联络官。
锦衣卫负责人郭维城,缇骑在手,方便特殊行动,任行动司统领。
陕西边务官员张鹤鸣,熟悉西北,蒙古情报,外勤司西北分舵主事。
蓟镇参将赵率教,骁勇善战,蓟镇节点,可协助杜松。
户部主事李汝华,精于钱粮,资金调度,可协助毕自严。
整整二十几人!按统帅决策、前线收集、技术研发、内部监察、后勤协调。
中枢流转、海外拓展、特殊行动,分为八个层级!
覆盖“收集-分析-传递-应用-反制-拓展”全链条,
兼顾前线朝堂、陆地海洋、对内对外!
万历帝深吸一口气。
心头惊涛骇浪,硬生生压下。
活了大半辈子,奇才见得多了。
却从未见过这般孩子,年幼得能抱在怀里,全局观却堪比国之柱石,识人善任更是老辣。
尤其是对杨嗣昌的取长补短,对袁崇焕与毛文龙的宿命对决。
这份名单,绝非临时拼凑。是深思熟虑的布局。
每个名字,都在填补空白,每个司职,都精准契合能力!
他抬眼,看向面前一脸纯真的小孙女。
声音复杂,却裹着化不开的欣慰:“妲儿……你这‘初步’名单,给了朕好大惊喜!”
“边镇悍将、中枢干才、清流名士、锦衣卫骨干,你竟一一记在心里,长短优劣,判断得分毫不差!”
“你是天赋异禀,更是天赐大明的祥瑞!”
朱常洛早已看完名单,震撼得失语。
他苦笑着,抬手拍了拍女儿的小脑袋:“妲儿,你心思比爹爹和皇爷爷周全百倍!”
“爹爹还在琢磨选人,你早已织好整张网!”
“皇爷爷,太子爹爹,这只是初步,还有更多细节待商议了,快别夸妲妲了。”朱徵妲脸色绯红。
“还有细节?”太子失声:“说说看。”
“请听妲妲一言,是关于熊廷弼,袁崇焕,毛文龙三位的战略部署,”
“情报只是他们职责的一部分,主业还是军事打仗。”
“妹妹,你太厉害了!”朱由校抱了抱妹妹。
朱徵妲慢条斯理地喝了一口水:“辽东有熊廷弼镇场,南方也需铁血屏障。
而袁崇焕的锋芒,当用在南疆防线。
虽不擅迂回,却能凭坚城硬炮,守住半壁江山。
他的优势在于:
一.守城筑垒天赋卓绝,可加固长江防线、岭南隘口,筑牢反贼与外寇的防火墙。”
“二,军心号召力极强,敢与士卒同生共死,能快速整合南方散兵、乡勇,凝聚战力。”
因性格刚愎自用,不善协同,故需设监军,可受申用懋跨域调度,避免独断。”
“评估结果。”
“袁崇焕,任‘边锋’南疆防线主将。”
职责任务:
其一,南疆要塞总指挥。
其二,南方战场突击手。
其三,情报终端执行者,
“专司南方防务,镇守核心要塞。”
对接‘边锋’决策层,精准落地战术指令。”
“同步南方军情,为全局战略提供依据。”
“北有熊廷弼如磐石镇守,南有袁崇焕似利剑出鞘,
而毛文龙则则如影随形,此三角当固我大明疆域!。
朱徵妲说到“大明疆域”时,小手在沙盘上轻轻一拨,
几枚代表毛文龙的棋子瞬间插入建州腹地,
这个举重若轻的动作让万历瞳孔微缩。
“从此刻起,‘边锋’攻防体系,首尾呼应,将无懈可击!”
“郡主之才,千古罕见!”毕自严由衷赞叹,语气铿锵。
“所选皆是栋梁!”徐光启连连颔首,眼中亮着光。
“既然要建‘边锋’,自然要把最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位置呀!”朱徵妲天真的眨了眨眼。
本章金句
1. “他画江山棋局,臣守棋局底线。他偏则臣纠,他疏则臣补,他忠则臣护,他叛则臣诛!”
——黄克缵(掷地有声的监察宣言)
2. “杨定战略,黄守内部,熊掌前线,申管分析,李管调度——五人如五指,握成‘边锋’铁拳!”
——朱徵妲(核心架构的精辟总结)
3. “北有熊廷弼如磐石镇守,南有袁崇焕似利剑出鞘,毛文龙则如影随形——此三角当固我大明疆域!”
——朱徵妲(南北战略的生动比喻)
小剧场:爹爹的震撼
朱常洛:(揉着太阳穴)妲儿,你这名单...把大明未来三十年的将相之才都一网打尽了吧?
朱徵妲:(晃着小短腿)爹爹放心,妲妲还留了几个后备的!
万历帝:(突然警觉)等等...你这丫头,该不会连朕的继任者都...
朱徵妲:(塞了块糕点给爷爷)皇爷爷吃糖,这个最甜啦!
下章预告
三岁萌宝:她的考核标准卷哭锦衣卫
喜欢大明养生小帝姬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大明养生小帝姬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