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是那几株疑似蒲公英的野草真的起了作用,还是林宵这具年轻的身体底子尚可,又或是那碗稀粥和大量饮水提供了最基础的支撑,再或者是穿越者灵魂自带的不灭属性(他强烈怀疑是最后一点),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熹微的晨光再次透过茅草屋顶的缝隙,像探照灯一样精准地晃在他脸上时,林霄发现自己…居然还活着。
不仅活着,那那种仿佛要把脑浆都烧开的剧烈头痛,似乎减轻了那么一丝丝。身上的滚烫感虽然依旧明显,但不再是那种无法忍受的灼热,更像是一场高强度感冒后的持续低烧。
喉咙依然干痛,但至少能发出点声音,而不是像昨天那样仿佛砂纸摩擦。
“呼——活过来了!果然是天选之子!命不该绝!我就说嘛,穿越这种高技术含量的活都安排了,能不给配个不死光环?”乐观情绪持续了大概三秒钟,就被咕咕作响的肚子和浑身无处不在的酸痛虚弱感强行打断。
饿!
前所未有的饥饿感!
仿佛整个胃袋都在抽搐着抗议,发出空洞的鸣响,迫切地需要填充任何可以称之为食物的东西。“…不死光环看来不包伙食。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吧。”
他艰难地撑起身子,比昨天稍微容易了一点,但依旧感觉身体像是被掏空,每一个关节都在呻吟。他先是摸索着爬到水罐边,将里面剩下的一点底子水一饮而尽,稍微缓解了喉咙的焦渴。
然后,他开始进行一项极其重要的仪式——盘点家产。
过程很快,因为根本没啥可盘点的。
整个茅屋内部一览无余:身下这张硬板床,那个快要散架的木柜,墙角那几捆柴火,豁口的水罐和碗,以及…哦,床底下还有一个落满灰尘的小木箱。
他像是发现了宝藏的探险家,激动地(主要是饿的)把箱子拖出来。打开一看,里面是几本纸张泛黄、边角卷曲的线装书——《四书章句集注》、《五经大全》的某一册(还不全),还有一本更像是手抄本的破旧典籍,封皮都没了,内容似乎是某位前朝大儒的读书笔记。
“知识就是力量…但眼下知识不能当饭吃啊大佬!”
他把书小心翼翼地放到一边,这可是秀才功名的根脚,不能丢。继续摸索,手指终于在箱底触碰到了几枚冰冷、坚硬、圆形方孔的小东西。
铜钱!
他眼睛一亮,将所有铜钱都掏出来,摊在掌心,仔细细地数了两遍。
一共…二十三文。
按照他融合的记忆和有限的历史知识,洪武初年,一石米(约等于现代的59公斤)的价格波动很大,丰年可能五六百文,灾年能涨到一两贯甚至更高。就算按平价算,这二十三文钱,大概能买…三四升米?省着点吃粥,或许能撑个十来天?
“…真是…好大一笔巨款啊(捧读)。还不够我原来点一顿外卖的零头。”
除了这二十三文铜钱,箱子里就只剩下一块磨得看不清原貌的墨锭,半截秃头毛笔,还有一方粗糙的石砚。
真·家徒四壁,囊空如洗。
“开局一口破碗…哦,碗还是豁口的。这配置,梁山好汉看了都要流泪,朱重八同志当年要饭的时候起步装备估计都比这强点。”
巨大的生存压力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了刚刚因为退烧而产生的一丝欣喜。
怎么办?
继续躺着等死?或者指望隔壁老丈天天来送爱心稀粥?人家也不宽裕,非亲非故的,能帮一次已是仁至义尽。
出去找活干?就现在这风一吹就倒的状态,扛包?搬砖?怕是工头看了都直摇头,怕他死在工地上还得赔棺材本。
去县里找个抄书、写信的活计?貌似是读书人最基础的创收手段。但记忆里,县城离这村子步行得一个多时辰(两三个小时),以他现在的体力,能不能走到都是个问题。而且,竞争激烈,收入微薄。
“难道我堂堂穿越者,历史系研究生,未来的大明老六,要出师未捷身先死,活活饿死在这破茅屋里?这死法也太不体面了,简直拉低整个穿越者群体的平均逼格。”
就在他对着二十三文铜钱长吁短叹,思考着是先去买米还是先去找死之间做艰难抉择时,熟悉的“吱呀”声再次响起。
隔壁老丈又来了,手里依旧端着那个粗陶碗,里面依旧是能照见人影的薄粥,不过今天似乎比昨天稠了那么一丢丢?
“林子瞻,今天感觉咋样?瞧你气色好像好了些?”老丈把粥递过来,脸上带着淳朴的关切。
“亲人!您就是我异世界的亲爷爷!这准时投喂的恩情,堪比再生父母!”
林霄再次感激涕零地接过碗,也顾不上烫,唏哩呼噜地喝了起来,这一次,他甚至能清晰地数出米粒的数量——比昨天多了大概十粒左右!感动!
一边喝,他一边状似无意地继续套话:“多谢老丈再次救命之恩…唉,小子这病来得凶猛,浑浑噩噩,连如今具体是哪月哪日都记不清了,真是读书读糊涂了。”
老丈不疑有他,掰着手指头算了算:“今儿个是洪武八年九月十七了。秋收刚过没多久,可惜今年收成一般,粮税又重…”
洪武八年九月十七!
“时间锚点get!”
“是啊,日子艰难。”林霄附和着,又问道:“老丈,您见识多,可知咱们这位王县令风评如何?前几日听您提起空印案,心里总是惴惴的。”
老丈压低了声音:“王县令老爷嘛…唉,怎么说呢,倒也没听说有什么太大的恶行,就是…挺会来事的。上面催得紧,他压下来就更紧。咱们这些小民,但求无事便是福了。京城里的事儿,咱也不懂,就听说杀了好多官老爷,血都把秦淮河染红了哩!吓人得很!”
“信息拼图+1。县令是个追求政绩(或者保命)的官僚。空印案余威尚存,官场气氛紧张。嗯…气氛紧张…”
一个模糊的、大胆的、作死的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火柴,在他心底倏地亮了一下,但很快又被求生的本能摁灭了。
现在想这些还太早,活下去才是第一要务。
喝完了粥,体力恢复了一点点。他谢过老丈,并表示自己感觉好多了,不能再叨扰,明日或许可以尝试自己去弄点吃的。
老丈看他确实不像马上要断气的样子,便也放心了些,嘱咐他好生将养,又聊了几句村里的闲话,便起身离开了。
送走老丈,林霄看着那二十三文铜钱,做出了决定。
坐吃山空必死无疑,必须主动出击。
他休息了一会,等阳光更暖和些,便拄着那根宝贝木棍,揣上全部家当——二十三文铜钱,一步一顿地走出了茅屋,朝着记忆里村口小集市的方向挪去。
所谓的集市,其实就是村头一块稍微平整的空地,每逢初一十五,附近几个村子的村民会拿些自家产的鸡蛋、蔬菜、粗布、山货之类的来交换,规模小得可怜。
今天不是集日,空地显得冷冷清清,只有一棵大槐树下摆着个简陋的摊子,一个老汉守着几把蔫了吧唧的青菜和一小堆看起来就不怎么甜的野果。
“…就这?大明乡村商业中心?连个卖烧饼的都没有?差评!”
他走到那老汉摊前,看了看那堆可怜的货物,犹豫了一下,还是掏出一文钱,买了两个最小的、看起来最酸的野果。
“补充点维生素c…聊胜于无吧。主要是得让人看见我还有点消费能力,不是纯乞丐。”
揣着野果,他也没走,就靠在槐树底下,一边小口啃着酸得他龇牙咧嘴的果子,一边竖起耳朵,捕捉着偶尔路过村民的闲谈。
大多是些张家长李家短的琐事,谁家儿子娶媳妇了,谁家地里收成少了,抱怨一下今年的税好像又多了几分…
直到两个穿着稍微体面些,像是镇上来的人,赶着辆驴车路过,停在树下歇脚喝水,他们的谈话引起了林霄的注意。
“听说了吗?县衙里的李书吏,前天差点被锁了去!”一个瘦高个神秘兮兮地说道。
“啊?为何?李书吏平日里瞧着挺和气的啊?”另一个胖子惊讶道。
“和气顶屁用!还不是空印那事儿闹的!听说上面查得紧,但凡跟往年账目有点牵扯的,宁杀错不放过!李书吏就是几年前经手过一批粮草文书,天知道哪个环节出了纰漏,就被锦衣卫的老爷们盯上了!还好他上下打点,又找了王县令求情,这才勉强摘了出来,可也吓得去了半条命,家里积蓄都掏空了!”
“啧啧啧…真是阎王打架,小鬼遭殃。这日子,当官的都过得提心吊胆,咱们平头百姓可咋整…”
“谁说不是呢!京城里更是风声鹤唳,听说早朝的时候,皇上摔了杯子,好几个大臣当场就尿了裤子!嘿嘿…”
“嘘!慎言!慎言!这话也是能乱说的?不要脑袋了!”
两人又嘀咕了几句,便赶紧赶着车走了,仿佛刚才的话是什么烫嘴的山芋。
林霄靠在树上,慢吞吞地啃着野果,酸涩的汁液弥漫在口腔里,但他的眼睛,却微微亮了起来。
空印案余波未平,甚至还在深入发酵。
官场人心惶惶,朱元璋怒气未消。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嗯…”
那个被摁灭的作死念头,又开始不安分地冒头,并且逐渐清晰。
风险极大,九死一生。
但是…
机遇呢?
对于一个一无所有、几乎看不到任何正常上升渠道的寒门秀才来说,这潭被朱元璋亲手搅浑的水,里面是不是也藏着一步登天…或者说,一步险棋的机遇?
他慢悠悠地啃完最后一口果子,将果核远远扔掉,拄着棍子,一步一摇地往回走。
回到那间熟悉的破茅屋,他躺回硬板床上,双手枕在脑后,望着茅草屋顶发呆。
窗外,夕阳西下,将斑驳的光影投射进来。
他的肚子依然很饿,身体依然虚弱。
但他的大脑,却开始高速运转起来。
死谏?
这个词蹦出来,连他自己都吓了一跳。
“玩这么大吗?老朱可是真的会杀人的!剥皮实草啊大哥!想想都头皮发麻!”
但是,换个角度想…
默默无闻,大概率穷死、饿死。
或者,哪天像那个李书吏一样,被莫名其妙卷入某个案子,同样是个死。
既然横竖都可能死,为什么不赌一把大的?
赌朱元璋虽然暴戾,但同样重民生、痛恨贪腐、在某些时候,也会欣赏那种不怕死、敢说话的直臣——当然,前提是这些话要说到他心坎里,而且不能触犯他最核心的逆鳞。
“所以,关键不在于‘谏’,而在于‘怎么谏’?不能是头铁式的骂街,那纯属找死。得是…精心设计的…表面是搏命死谏,实则是…一封直达天听的、华丽的、投其所好的…求职信?自我推销广告?”
这个想法让他兴奋起来,又感到一阵荒谬和恐惧。
他需要好好规划一下。
内容、时机、方式、应急预案…
这需要大量的信息和细致的筹谋。
而眼下…
“咕噜噜——”肚子再次发出抗议。
“…好吧,眼下还是先想想明天怎么弄到吃的更实际。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啊兄dei!”
他翻了个身,看着墙角那寥寥几捆柴火和空荡荡的水罐。
明天,得去砍点柴?或者看看能不能捞点鱼?记忆里村外好像有条小河沟…
在对食物的渴望和对未来的疯狂构想中,他迷迷糊糊地再次睡去。
梦里,他好像看到了朱元璋那张着名的鞋拔子脸,正对他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手里还拿着一把明晃晃的…呃…锅铲?(梦里逻辑总是很跳跃)
喜欢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