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李红星还是放不下心来,就给华姐发了个消息,请她了解下夏晚晴剧组那边是不是出什么事情了。
李红星给华姐发完微信,心里那份不安才稍稍平复了一些。他知道,夏晚晴正在经历她的成长之痛,他不能直接插手,但也不能放任不管。他走到窗边,看着窗外万家灯火的北京夜景,心里默默地想:晚晴,你一定可以的。
就在他准备去洗漱的时候,手机又响了。这次,是冯晓纲导演。
“红星,”电话那头,冯导的声音带着一股掩饰不住的疲惫,却又夹杂着几分亢奋,“后期配音开始了,你明天上午十点,到星光后期公司来一趟。我把你的戏份尽量往前排了,录完了,还有个惊喜给你。”
李红星心里一动,隐隐猜到了几分。他知道,冯导口中的惊喜,多半是《冰血长津湖》的初剪版。
“惊喜?”李红星故意卖了个关子,“冯导,您这大忙人,能给我什么惊喜啊?不会是又给我加了场戏吧?”
“滚蛋!”冯导笑骂道,语气里带着一丝难得的放松,“你小子现在是金鸡影帝了,我可不敢随便给你加戏。别问,来了就知道了。不过,你得做好心理准备,这活儿,可比你在长白山挨冻,还要折磨人。”
“我明白,冯导。”李红星收起了玩笑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他知道后期配音的难度。
现场表演时,有环境、有对手、有真实的刺激,情绪很容易到位。
但在配音棚里,面对着冰冷的屏幕和话筒,要重新找回那种撕心裂肺的情感,并且用声音精准地表达出来,是对演员更深层次的考验。
“那就这么定了,明天上午十点,星光后期公司。”冯导说完,便匆匆挂了电话,背景音里还传来他对着剪辑师咆哮的声音:“这段节奏不对!再给我剪碎一点!我要的是窒息感!把那段炮火声再给我调大三度!”
李红星失笑着摇了摇头。冯导这工作狂的劲头,跟他自己倒是有几分相似。
不过,一想到又要重新沉浸到陆远那个角色里,李红星的心情就变得有些复杂。
《冰血长津湖》的拍摄,几乎耗尽了他所有的心力。尤其是最后那几场戏,无论是雪地家书的绝望,还是最后冲锋的悲壮,都让他感觉像是真的跟着陆远一起,在那个冰天雪地里死过了一回。
现在,伤口刚刚愈合,又要亲手把它重新撕开,用声音,去重温那份痛苦与牺牲。
李红星没有立刻去洗漱,他走到行李箱旁,从最底层,小心翼翼地取出了那个陈顾问送给他的、用红布包裹着的小木盒。
他打开盒子,将那枚已经有些斑驳的二等功军功章,和那张赵铁山班长年轻的、充满笑容的黑白照片,轻轻地放在了床头柜上。
军功章在灯光下,反射着一种沉甸甸的光芒。那光芒里,仿佛藏着长津湖的冰雪,藏着战士们的鲜血,藏着那个时代,最纯粹的信仰和牺牲。
他用指尖轻轻摩挲着军功章上那两颗闪耀的五角星,脑海里浮现出陈顾问那双饱经风霜的眼睛,以及他讲述赵铁山班长故事时,那份压抑不住的悲痛。
“赵铁山班长,他牺牲的时候,才二十岁啊……”
李红星闭上眼睛,仿佛能听到那个年轻的生命,在冰雪中,发出的最后一声呐喊。他知道,他饰演的陆远,承载着赵铁山班长和无数英烈的灵魂。他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呐喊,都不能有丝毫的敷衍。
他又拿出了那本爷爷的战地日记。日记的封面已经泛黄,边缘甚至有些卷曲。他没有立刻翻看,只是用指腹,轻轻地摩挲着那早已泛黄、甚至有些卷边的纸页,感受着那份来自遥远时空的、沉甸甸的重量。
明天他将要面对的,不仅仅是配音棚里冰冷的设备,更是那段被冰雪尘封的、残酷而又伟大的历史。他必须再次成为陆远,用最真实的声音,去完成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第二天上午九点半,李红星准时出发。保姆车平稳地行驶在前往京郊的路上。
“红星哥,我给您准备了润喉茶,还有一盒清嗓的含片。”助理小赵贴心地递过来一个保温杯和一盒药片,“配音棚里空气干,您悠着点。”
“谢谢小赵。”李红星接过,心里感叹着华姐团队的专业。
“华姐说了,这次配音是重中之重,您一定要把情绪找回来。她说,冯导这次是真拼了,据说已经连续熬了四个通宵了,就为了赶在国庆档前把初剪版弄出来。”
李红星点点头,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景色,心里却在默默地给自己打气。他不能辜负冯导的信任,不能辜负那段历史,更不能辜负陆远这个角色。
星光后期公司,位于京郊一处环境幽静的产业园内。这家公司,几乎包揽了国内所有S级大片的后期制作,安保极其严格。李红星戴着口罩和帽子,在助理小赵的陪同下,通过了三道门禁,才来到了位于地下的专业配音棚。
配音棚外,控制室里,灯光昏暗。冯晓纲导演穿着一件皱巴巴的夹克衫,眼窝深陷,下巴上全是青色的胡茬,显然是熬了几个通宵。他正和配音导演、录音师围在调音台前,低声讨论着什么,烟灰缸里堆满了烟头。
看到李红星进来,冯导抬起头,那双布满了血丝的眼睛里,难得地露出了一丝笑意:“来了?我还以为我们金鸡影帝拿了奖,架子大了,请不动了呢。”
“冯导,您就别拿我开玩笑了。”李红星连忙走过去,恭敬地打招呼,“您这身体……得注意休息啊。”
“休息?”冯导嗤笑一声,指了指墙上那个巨大的倒计时牌,“看到没?距离国庆档上映,只剩下不到四个月了!我现在恨不得一天掰成48个小时用!哪有时间休息!”
他拍了拍李红星的肩膀,语气变得严肃起来:“小子,我知道你刚从长白山回来,又拿了奖,需要时间调整。但是,后期配音,比现场收音更重要!
你当时在现场的情绪是对的,但很多细节,比如呼吸、气口,甚至是一些微弱的、下意识的呻吟,都需要在棚里,重新找回来,甚至放大!”
“我明白,冯导。”李红星点点头,他知道后期配音的难度。
现场表演时,有环境、有对手、有真实的刺激,情绪很容易到位。但在配音棚里,面对着冰冷的屏幕和话筒,要重新找回那种撕心裂肺的情感,并且用声音精准地表达出来,是对演员更深层次的考验。
“今天,主要录两场戏。”配音导演递过来一份标注得密密麻麻的台本,“一场是雪地家书,一场是最后的牺牲。这两场戏,你的情绪跨度很大,而且有很多内心独白和濒死状态下的呓语,难度很高。”
李红星接过台本,没有立刻去看,而是看向冯导:“冯导,我想先看看那两段的素材,最好是没有配乐的。”
冯导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李红星的意思。他点了点头:“给他放。”
巨大的银幕亮起,播放的,正是陆远独自一人,在深夜的战壕里,借着微弱的马灯光芒,写家书的那场戏。
没有了悲壮的背景音乐,画面显得更加的压抑和绝望。李红星看着屏幕上那个,冻得瑟瑟发抖,脸上还带着未干的泪痕,眼神里充满了对死亡的恐惧和对家人的眷恋的自己,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给紧紧地攥住了。
他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然后,对着配音导演,点了点头:“我准备好了。”
他走进那个狭小的、四壁都铺满了隔音棉的录音间,戴上了耳机。房间里只有一盏昏暗的顶灯,面前是一个立式麦克风和一块巨大的显示屏。
“《冰血长津湖》,第128场,第3镜,录音开始!”
李红星看着屏幕上,那个颤抖着手,拿起笔的自己。他没有立刻开口,而是先调整着自己的呼吸,试图找回当时在零下三十度的雪地里,那种肺部被冰冷空气刺痛的感觉。
“爸,妈,见字如面……”
他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带着一丝刻意压抑的哽咽,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艰难地挤出来。那里面,有恐惧,有疲惫,有思念,还有一种故作坚强的酸楚。
控制室里,冯导死死地盯着屏幕,拳头不知不觉地握紧了。配音导演也屏住了呼吸,手指悬在调音台的推子上方。
“……我以前总觉得,战争是英雄史诗。现在我才知道,战争是绞肉机……”
当李红星念到这句台词时,他的声音几近破碎。他想起了爷爷日记里那些触目惊心的文字,想起了陈顾问讲述赵铁山班长时那悲痛的眼神。那不是技巧,那是他将自己,再次彻底地,沉浸到了陆远的绝望之中。
他的肩膀,在微微颤抖。录音间里明明很温暖,他却感觉自己像是又回到了那个冰冷的夜晚,周围全是伤兵的呻吟和死亡的气息。
他继续录着音,直到最后
“但我没怕。”
最后一句,他的声音,却陡然变得坚定起来,带着一种,被逼到绝境后,迸发出的、决绝的力量。
“因为我知道,我的身后就是家。”
“咔!”配音导演轻声喊道。
李红星靠在隔音棉上,闭着眼睛,大口地喘着粗气,额头上,全是冷汗。胸口像是压着一块巨石,堵得他几乎喘不过气。
控制室里,一片寂静。
过了很久,冯导才拿起对讲机,声音沙哑地说道:“这一条……过了。红星,休息十分钟,准备下一场。”
李红星没有立刻走出来。他只是,静静地,坐在录音间冰冷的椅子上,看着屏幕上,那片熟悉的、白茫茫的雪原。他需要一点时间,从刚才那份巨大的悲伤中抽离出来。
喜欢娱乐天王:从横店演尸体开始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娱乐天王:从横店演尸体开始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