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6年7月的亚得里亚海,阳光炽烈,海面如同一块巨大的、微微起伏的蓝宝石。但在意大利海军司令保罗·费拉里中将眼中,这片蔚蓝之下却潜藏着无尽的杀机与机遇。安科纳军港内,前所未有的庞大钢铁舰队正喷吐着浓烟,如同九头蓄势待发的深海巨兽。
旗舰“国王号”的舰桥上,费拉里中将身着笔挺的白色海军将官服,胸前挂满勋章,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他的钢铁雄师:核心是九艘巍峨的铁甲舰,如同移动的海上堡垒:“统一号”、“撒丁号”、“意大利号”——初代海狼,久经考验;“国王号”、“加富尔号”、“复兴号”——改进型,吨位更大,火力更强;“威尼斯号”、“罗马号”、“胜利号”——最新锐,代表着意大利海军的最高成就。环绕在主力舰周围的,是十余艘经过现代化改造、加装了后膛炮的蒸汽动力木壳战舰(如快速护卫舰、炮艇),以及担任侦察、通讯的辅助舰艇。
整个舰队,总计三十余艘战舰,桅杆如林,炮口森然,蒸汽机的低吼汇聚成一片令人心悸的声浪。这是意大利王国倾尽国力打造的利剑,是亚历山德罗首相地中海野心的基石。
“司令官阁下,舰队已集结完毕,随时可以起航。”参谋长报告道。
费拉里中将深吸一口带着咸腥和煤烟味的空气,沉声道:“传达命令:目标,亚得里亚海中部的利萨岛。任务:第一,彻底封锁奥地利主要军港的里雅斯特和普拉,切断其海上补给线;第二,夺取利萨岛,拔掉奥军在亚得里亚海中部的钉子,建立前进基地;第三,”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股决然的战意,“主动寻求并歼灭奥地利海军主力舰队。夺取亚得里亚海的绝对制海权,为陆军在威尼斯的行动扫清侧翼威胁。升起战斗旗!起航!”
呜——!悠长而肃杀的汽笛声划破长空。在岸上民众和留守水兵的注视下,庞大的意大利舰队如同一条钢铁巨龙,缓缓驶离安科纳港,劈开蔚蓝的海浪,向着西北方向进发。海风猎猎,吹拂着舰桥上悬挂的绿白红三色旗。水兵们在各自的战位上忙碌着,进行最后的战斗准备:炮手们反复擦拭着炮膛,检查着弹药;轮机舱内,司炉工汗流浃背地将优质燃煤铲入熊熊燃烧的锅炉;信号兵紧张地了望着海面和旗舰的信号。
就在舰队驶入公海不久,一封来自都灵首相府的加密电报被送到了费拉里中将手中。发报人是亚历山德罗·科斯塔本人:“费拉里司令:舰队启航,国之重托系于汝肩。务必谨慎。据零星情报及战术推演,奥海军或将采用非常规战术,尤其需警惕其利用舰艏撞角进行撞击作战。我舰队火炮射程、口径占优,应充分发挥火力优势,避免近距离缠斗。切记保持阵型,勿给敌可乘之机。祝武运昌隆!科斯塔。”
费拉里中将看着电报,眉头微皱。撞击战术?在铁甲舰时代?他有些难以置信。意大利舰队装备了最新式的阿姆斯特朗和克虏伯大口径线膛炮(部分为后膛炮),射程远超奥舰普遍装备的老式滑膛炮或较小的线膛炮。保持距离进行炮击才是王道。首相的提醒虽然出于谨慎,但他更相信自己的判断和舰队的火力优势。他将电报收好,并未特别向各舰长强调这一点,只是下令加强了望。
最初的封锁行动异常顺利。庞大的意大利舰队如同移动的堡垒,横亘在奥地利主要港口的外海。的里雅斯特和普拉港内,奥地利的商船和军舰被死死堵住,港外海面一片萧条,只有意大利巡逻舰艇的身影。费拉里中将信心大增。
7月18日,他决定执行夺取利萨岛的计划。该岛扼守亚得里亚海中段,拥有天然良港,是奥地利重要的海军前哨,岛上要塞密布,火力强大(情报显示约88门岸防炮)。费拉里的策略是经典的“围点打援”:以主力舰队对利萨岛要塞发动猛烈炮击,佯装登陆,迫使躲藏在普拉港的奥地利主力舰队出港救援,然后在海上将其歼灭。
18日清晨,意大利舰队在利萨岛外海展开。九艘铁甲舰排成战列线,在距离海岸约3000码(约2700米)的位置,向着岛上要塞喷吐出愤怒的火焰。重炮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巨大的水柱在岸边腾起,硝烟弥漫。木制战舰和辅助舰则在外围警戒,并伺机抵近炮击。
然而,佯攻很快变成了硬仗。岛上的奥地利守军异常顽强,且情报严重低估了要塞的坚固程度和火力密度。88门大口径岸防炮(包括部分新式线膛炮)在经验丰富的炮手操纵下,进行了精准而猛烈的还击。炮弹如同冰雹般砸向意大利舰队。
“轰隆!”一声巨响,“威尼斯号”铁甲舰的侧舷被一枚重炮击中,厚重的装甲板被撕裂,火光冲天,舰体剧烈摇晃。
“规避,拉开距离。”各舰舰长焦急地下令。意舰虽然装甲厚重,但在岸防火力的精准打击下,仍有多艘中弹受损,水兵出现伤亡。更糟糕的是,恶劣的通讯和组织,导致舰队无法有效协同,炮击效果大打折扣。整整两天的轰击,除了摧毁部分外围工事,未能有效压制要塞核心火力,更未能诱使奥舰队出港。
费拉里中将站在旗舰“意大利号”的舰桥上,脸色铁青。佯攻受挫,舰队受损,士气受挫。他意识到,强攻利萨岛代价太大,必须改变策略。7月19日傍晚,他下令舰队暂时后撤至利萨岛以西海域休整,重新编队,并派出侦察舰严密监视普拉方向。他判断,奥舰队或许会利用夜色或意军疲惫之机前来偷袭,这正是他寻求决战的机会。舰队在不安与期待中,度过了战前的最后一夜。
1866年7月20日,清晨。亚得里亚海笼罩在薄雾之中,能见度不佳。意大利舰队在利萨岛以西海域锚泊休整,蒸汽锅炉维持着低压力。经历了前两日的炮击受挫,水兵们疲惫中带着一丝沮丧。旗舰“意大利号”上,费拉里中将彻夜未眠,反复研究着海图,等待侦察舰的消息。他坚信,奥地利人一定会来。
他的判断是对的,而且速度远超预期。就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奥地利海军司令威廉·冯·特格特霍夫海军少将已率领他精心准备的舰队,悄无声息地驶出了普拉港。这支舰队规模小于意大利:核心是7艘铁甲舰——旗舰“斐迪南·马克斯”号、“哈布斯堡”号、“唐·胡安”号、“凯撒”号、“德拉赫”号、“萨拉曼德”号、“亲王欧根”号;以及11艘木制蒸汽战舰和炮艇。数量处于劣势,但特格特霍夫有着坚定的信念和精心策划的战术。
亚得里亚海最波澜壮阔,也最惨烈的铁甲舰对决——利萨海战,在炽热的阳光下,轰然爆发。
喜欢青铜账簿与铁王座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青铜账簿与铁王座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