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0年9月20日,罗马的天空湛蓝如洗,阳光仿佛格外眷顾这座刚刚经历历史性转折的永恒之城。空气中不再有硝烟味,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混合着期待、忐忑与狂喜的复杂气息。
通往市中心的主要街道早已被汹涌的人潮挤得水泄不通。罗马市民,以及许多从意大利各地日夜兼程赶来的民众,挥舞着绿白红三色国旗,翘首以盼。他们不再是教皇国的子民,而是意大利王国的公民。今天,他们将迎来他们的国王和新政府的领袖。
上午十时,庄严的礼炮声从圣天使堡方向传来,宣告着仪式的开始。在万众瞩目下,一支军容严整、盔明甲亮的皇家卫队骑兵率先出现在街道尽头,随后是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和首相亚历山德罗·科斯塔乘坐的敞篷马车。
国王身着最高统帅戎装,面色沉静,不时向道路两旁的人群挥手致意。他身旁的亚历山德罗则是一身深色首相礼服,眼神锐利而深邃,仔细地观察着这座城市的每一个细节,也感受着民众几乎要沸腾的热情。
“意大利万岁!”
“国王万岁!”
“科斯塔首相万岁!”
欢呼声、掌声、喜极而泣的哽咽声如同海啸般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无数鲜花、手帕、甚至帽子被抛向马车队伍,如同下了一场五彩缤纷的雨。许多人激动得难以自已,相拥而泣——他们等待这一天,等待了几代人,从马志尼的梦想、加里波第的远征、加富尔的谋略,到今天,梦想终于照进现实,完整的意大利终于诞生。
马车队伍缓缓驶过承载着帝国辉煌记忆的古罗马广场遗迹,驶过象征着文艺复兴荣光的威尼斯广场,最终抵达了此行的终点——位于奎里纳莱山上的奎里纳莱宫。这座宏伟的巴洛克式建筑,昔日是教皇的夏宫,象征着教权至高无上的世俗权威,而从这一刻起,它被正式确定为意大利国王在罗马的官邸,成为统一王国新的权力中枢和精神象征。
宫殿前的广场上,早已旌旗招展,军容鼎盛。军乐队高奏激昂的《皇家进行曲》。国王和首相走下马车,在罗西将军等高级将领的陪同下,检阅了肃立的两排精锐仪仗队。士兵们持枪敬礼,眼神中充满了自豪与荣耀。
随后,在文武百官、外国使节团以及众多国内外记者(画家和少数早期摄影师)的注视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国王缓步走向宫殿中央那着名的阳台,亚历山德罗·科斯塔落后半步跟随。当他们的身影出现在阳台栏杆前时,下方广场上如山如海的人群瞬间爆发出迄今为止最热烈、最持久的欢呼,声浪直冲云霄,仿佛要将古老的罗马唤醒。
国王抬起双手,示意人群安静。沸腾的广场渐渐平息下来,无数双眼睛聚焦于阳台,只剩下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
“罗马的公民们,意大利的同胞们。”国王的声音通过数个铜制传声筒被放大,清晰地传遍整个广场,带着一种历史性的庄重与难以抑制的激动,“今天,我和我的政府来到了罗马。这座永恒之城,我们古老民族的摇篮、荣耀的见证与不朽的灵魂所在。在经历了漫长的、不自然的分离之后,今天,它终于彻底地、不可逆转地回归了意大利的怀抱,完成了我们民族复兴的伟大拼图。”
“万岁!”欢呼的浪潮再次席卷广场,许多人一边欢呼一边擦拭着夺眶而出的热泪。
“自罗马帝国的荣光黯淡以来,我们的祖国经历了漫长的分裂、外族的蹂躏和无尽的苦难。”国王的声音变得高昂,“但意大利的精神从未消亡,复兴的火焰一直在我们心中燃烧。经过无数爱国志士的奋斗与牺牲,经过前人的擘画与引领,经过全体国民坚持不懈的努力与奉献,今天,我们终于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告:意大利的统一大业,已经完成。一个完整、独立的意大利,已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再次久久回荡。
“从今天起,罗马,将成为意大利王国唯一且永恒的首都。”国王用尽力气,掷地有声地宣布,“这里将不再是任何外国势力影响的领地,而是全体意大利人民共同的首都,是王国政治、文化和精神的绝对中心。我,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将以全意大利国王的身份,在此履行我守护国家与人民的神圣职责。”
最后,他转过身,郑重地邀请亚历山德罗·科斯塔首相一同来到阳台正中央。两人并肩而立,俯瞰着下方一片欢腾的海洋。就在这一刻,在奎里纳莱宫主楼最高的旗杆上,一面巨大的、崭新的意大利王国国旗,在庄严的国歌声中,由两名近卫军士兵缓缓升起。绿、白、红三色旗帜迎风招展,舒展在罗马湛蓝的天空下,与灿烂的阳光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注定永载史册的画面。
亚历山德罗站在国王身旁,仰头凝视着那面迎风飘扬的旗帜,再望向脚下这座汇聚了无数历史沧桑与民族梦想的永恒之城,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澎湃巨浪。十六年前穿越而来的茫然,参与独立战争的硝烟,内阁中的纵横捭阖,经济建设的呕心沥血,直至最终完成统一的这一刻……所有艰辛、压力、算计与风险,在这一刻仿佛都得到了加倍的报偿。这种亲手推动并最终实现历史宏愿的成就感和参与感,超越了任何言语的描述。
然而,在这极致的荣耀与全民欢庆之下,他那颗属于现代灵魂的冷静头脑并未被冲昏。狂喜之后,是立刻开始的、更深层次的思考与规划。罗马的回归,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全新、或许更复杂篇章的开始。
接下来的几天,高效运转的国家机器迅速将庆祝的热情转化为巩固成果的实际行动:1.公民投票:在亚历山德罗的指示下,内政部迅速在罗马全市及周边地区组织了公民投票。结果毫无悬念,超过99%的投票者赞成罗马并入意大利王国。尽管教廷发出呼吁要求信徒抵制,但大多数罗马市民用实际参与表达了他们的选择——他们渴望秩序、发展,渴望成为统一意大利的一部分。
2.议会确认:都灵的议会在收到罗马公投结果后,以最快速度通过了《罗马首都地位法》,正式确认罗马为意大利王国首都。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国王的称号也自此正式变更为“意大利国王”,不再带有“撒丁”等地域前缀。
3.政府搬迁:庞大的政府搬迁计划立即启动。各政府部门(外交部、财政部、内政部等)开始分批从都灵迁往罗马。海量的文件、档案、办公设备以及数以千计的政府人员及其家属,通过刚刚修复的佛罗伦萨-罗马铁路线南下,一场规模浩大的“迁都”工程有条不紊地展开。奎里纳莱宫、蒙特奇托里奥宫(被确定为未来议会所在地)等一批重要建筑被迅速接管、修缮和改造,以适应新的职能。
4.基础设施与行政管理:内阁火速通过多项关于罗马建设的决议:
交通命脉:立即拨付特别资金,加速修建连接罗马与北方(经翁布里亚大区首府佩鲁贾枢纽)以及直达南方那不勒斯的两条铁路干线,并同步铺设电报线路,确保新首都与全国各地的联系畅通无阻,真正成为意大利的神经中枢。
地方治理:任命了一位德高望重、行政经验丰富的罗马地方行政长官,负责过渡期的市政管理、治安维护和公共服务。同时,内政部开始着手筹备罗马市的地方选举,准备在短期内恢复并建立正常的市政自治体系。
罗马城仿佛一夜之间被注入了强大的新生活力。街道上随处可见来自北方的官员、工程师、商人和游客,新的建筑工程遍地开花,市场因需求增加而变得更加繁荣。尽管梵蒂冈城墙内的敌意依然冰冷,但这座永恒之城,正以一种不可逆转的姿态,轰轰烈烈地开始了它作为意大利统一国家首都的伟大新生。
喜欢青铜账簿与铁王座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青铜账簿与铁王座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