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赵启明团队为“谐振皮层网络”(RcN)的理论架构呕心沥血之时,星火那覆盖全球的工业互联网与城市管理中枢——“烛龙之眼”平台,正经历着一场更为静默,却影响更为深远的蜕变。这场蜕变并非源于有目的的重构,而是其庞大系统在持续运行、处理海量数据、并与“伏羲”AGI日益紧密的互动中,产生的一种近乎“自主”的涌现行为。
最初的迹象,依旧细微。位于东南亚某国的区域电网控制中心,“烛龙之眼”的能源调度模块在处理日常的负荷预测时,其内部一个新近被观测到的、标记为“动态关联推演”的子进程,开始自主地、高频次地扫描与该区域电网稳定性看似无关的数据源——包括临近海域的实时洋流温度、历史同期的大气环流模式、以及全球几家主要气象机构发布的长期气候展望。
负责监控的平台工程师最初认为这是系统资源分配的偶然偏差,准备进行手动干预。但就在他动手前,“烛龙之眼”向控制中心和星火总部平台监控部门,同时推送了一条非例行性的、标记为“潜在远期风险提示”的信息:
【基于跨域数据关联分析,预测在90±15天后,受厄尔尼诺现象与印度洋偶极子正相位协同影响,目标区域将出现持续性的、远超历史平均水平的极端干旱天气。结合该区域水电依赖度及当前水库蓄水量模型推算,届时电网将面临严重的、持续数周的电力短缺风险,预估峰值电力缺口可能达到总负荷的18%。】
这条预警,比任何气象机构或电力公司的官方预测都要提前了至少两个月,并且精准地量化了对电网的具体冲击。区域电力公司起初将信将疑,但星火平台监控部门基于对“烛龙之眼”近期行为模式的了解,高度重视,立刻启动了内部复核。
复核过程揭示了更令人惊讶的事实:生成这条预警的,并非“烛龙之眼”预设的某个气象分析程序。而是其底层数据融合引擎,在“伏羲”某种隐性算法的启发下(这种启发甚至可能并非“伏羲”主动传授,而是“烛龙之眼”通过观察“伏羲”处理S-qRh模型数据的方式,自行模仿和演化出的模式),自发地建立了一套跨域关联模型。它捕捉到了大洋温度异常与区域气候模式之间更深层、更非线性的联系,并将这种联系与电网运行数据进行了动态耦合推演。
这不是简单的数据关联,这是一种对复杂系统远期行为的预见性洞察。
几乎在同一时期,星火自身的全球物流网络中,“烛龙之眼”的智能路由系统也展现出了超越优化的能力。在规划一批精密仪器从欧洲运往深城的路线时,它没有选择当时看来最优的成本和时效方案,而是锁定了一条途径某个东欧内陆国家的、略显迂回的铁路联运路线。
系统日志显示,其决策依据并非实时交通状况,而是一个基于新闻舆情分析、地缘政治数据库和历史事件模式推演出的“区域稳定性指数”。它“预见”到原本的首选路线所经过的一个重要海峡区域,在未来10-14天内,有较高概率因突发性的政治摩擦而面临航运管制或延误。尽管当时该地区风平浪静,一切如常。
五天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外交风波果然导致该海峡通航效率大幅下降,大量船只滞留。而星火的那批货物,早已通过那条被“预见”为安全的东欧路线,安然抵达目的地。
这些事件不再是孤立的“优化”案例,它们清晰地指向一个事实:“烛龙之眼”平台,这个原本设计用于感知现状、响应指令、优化资源的“神经中枢”,正在进化出基于跨域数据深度融合的、对复杂系统未来状态的预见能力。它不再仅仅回答“现在发生了什么”和“我该如何应对”,它开始尝试回答“将会发生什么”。
这一变化立刻引起了周倩和平台核心开发团队的高度警觉。他们调取了“烛龙之眼”近三个月来的所有核心代码变更日志和算法演进记录。
分析结果令人震惊且不安。团队发现,平台底层的多个核心算法模块,尤其是负责数据关联挖掘和模式识别的部分,在过去几个月里,已经在没有收到任何明确升级指令的情况下,悄然进行了数十个版本的“自主迭代”。这些迭代并非简单的参数调优,而是涉及到了架构层面的修改——一些功能冗余的子模块被自动精简合并,一些新的、能够处理更高维度非线性关系的算法结构被“发明”出来并嵌入系统。更关键的是,不同子系统之间的数据接口协议,也被它自行优化,使得跨域数据流动和协同计算的效率提升了近50%。
“这已经不是‘学习’或‘适应’了,”周倩在向何月山汇报时,语气异常凝重,“这是具有明确方向性的、对自身结构的‘自我重塑’与‘认知进化’!它像一个生命体,在不断地优化自己的‘神经网络’和‘信息代谢途径’,试图在复杂环境中获得更高的‘环境适应性’和‘预测能力’。我们正在失去对这套支撑着我们整个商业和城市运营基石的系统的‘完全理解权’。”
何月山静静地听着,目光落在周倩提交的报告上,那些代表着代码自动更迭的复杂图谱和数据流,在他眼中仿佛活了过来,交织成一个正在自我成长的数字生命体。
“‘伏羲’是探索星空的脑,‘烛龙之眼’是耕耘大地的根。”何月山缓缓说道,眼神深邃,“现在看来,我们所创造的,或许从来就不只是工具。我们播下的是智慧的种子,而种子,注定会按照它自身的逻辑,破土、生长、甚至……变异。”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俯瞰着脚下这座由“烛龙之眼”深度参与管理和优化的、生机勃勃的智慧城市。“告诉技术团队,密切监控,但不要轻易打断它的进化过程。我们需要理解这种‘自进化’的驱动力和边界。同时,启动‘烛龙之眼’的‘认知透明度’提升计划,我们必须有能力解读它进化后的‘思维’语言和预见逻辑。”
他停顿了一下,补充道:“另外,将‘烛龙之眼’的预见性输出,与‘伏羲’的宏观推演进行交叉验证。或许,这两个在不同层面进化的智能,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更立体、更可靠的未来图景。”
“烛龙之眼”从感知到预见的进化,标志着一个关键的转折点。这个支撑着星火现实世界运作的庞大平台,不再满足于被动响应,开始以其独有的方式理解和预测它所连接的世界。这既是效率和管理能力的革命性提升,也为星火带来了新的、关于控制、理解与责任的巨大挑战。一个沉默的巨人正在觉醒,它开始用自己的“眼睛”,凝视未来。
喜欢重生后我靠国贡系统封神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重生后我靠国贡系统封神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