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论语·卫灵公》
“资源回收”规则带来的阴影并未散去,但它像一剂苦涩的猛药,迫使团队以更现实、更冷酷的眼光审视即将到来的考验。分歧被暂时搁置,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绷紧到极致的专注。时间只剩下最后七天,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弥足珍贵。
李婉晴将团队拉回了那间废弃仓库,这里成了他们临时的战情室。墙壁上贴满了苏茜搜集来的、关于“破碎回廊”已知维度碎片特性的杂乱信息图表,陈锐绘制的规则冲突模型图,以及赵大海标注的极端环境生存要点。空气里弥漫着能量饮料、汗水和一丝若有若无的焦虑气息。
她的【潜意识宫殿】以前所未有的强度运转着。不仅仅是为了推演,更是为了整合。她需要将团队现有的能力、获取的情报、潜在的威胁以及那条冰冷的潜规则,全部熔铸成一套能在绝境中指引方向的弹性行动纲领。
“苏茜,我需要你构建三层信息防御体系。”李婉晴指向虚拟沙盘,“表层,常规加密与反追踪;中层,针对‘黑曜石’这类已知威胁的特征拦截;最内层,预留应对‘观测者’或未知高阶信息窥探的‘迷雾区’,采用非标准协议,必要时可主动释放信息洪流干扰。”
苏茜推了推眼镜,眼中闪烁着技术挑战带来的兴奋:“明白。‘迷雾区’协议我可以基于混沌能量残留信号模拟构建,这超出了学园标准库范畴。”
“陈锐,”李婉晴转向冷静的理论派,“你的规则分析是我们的导航仪。我要你重点标注出三类区域:规则稳定区,作为休整和防御基点;规则冲突或真空区,这是我们可能获得战术优势,也可能遭遇最大不确定性的地方;以及……可能存在‘意识干涉’迹象的区域,这与流言中的‘意识剥离’、‘镜像复制’相关,需要最高警惕。”
陈锐点头,手指在终端上飞快划动,将新的参数注入模型:“我会建立动态规则拓扑图,并尝试推演在特定规则裂缝下,【维度锚】的稳定场可能产生的共振效应,或许能开辟临时安全通道。”
“大海,”李婉晴最后看向实践派的赵大海,“生存是底线。列出团队在失散、重伤、补给耗尽等极端情况下,每个人必须掌握的三种核心生存技能和优先级最高的五种可替代资源。同时,基于‘有限且必要’原则,制定遭遇战后的‘快速评估与处置流程’。” 她刻意用了中性化的术语,避免直接刺激到赵大海关于“资源回收”的敏感神经。
赵大海深吸一口气,重重点头:“交给我。我会准备好简易陷阱识别、基础伤口处理和水源紧急净化的速成教程。至于……处置流程,”他顿了顿,“我会基于威胁等级和资源关键性来制定。”
大的框架确立后,李婉晴开始了更深层次的个人准备。她反复测试【维度锚】的稳定性输出,尝试在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下,将其稳定场微缩,形成仅包裹自身或单个队友的“微型避风港”。这对精神控制力要求极高,几次尝试都险些导致精神震荡,但她坚持了下来。这是在规则崩坏环境中,最后的保命手段。
更重要的是,她开始尝试将“思想种子”的特质——那份对虚假的敏锐洞察、对自由的执着追求——融入自身的意识防御体系。【潜意识宫殿】模拟出各种精神渗透和意识干扰的场景,她不再仅仅依靠意志硬抗,而是引导那股“求真”的意念,如同探照灯般扫描入侵的思维碎片,辨析其来源与真伪,甚至尝试进行“反向解析”。这并非攻击,而是一种更高层级的防御与信息获取方式。
团队的磨合也进入了实战模拟阶段。李婉晴设计了数个极其刁钻的场景:在模拟的“时间流速异常区”,团队必须在感知扭曲的情况下完成汇合;在“镜像复制体”袭击中,他们需要迅速识别真伪并制定反制策略;甚至模拟了遭遇“清道夫”团队时,如何在被迫反击后,按照既定流程快速处理战场,并应对可能出现的“残留意识反噬”。
每一次模拟都暴露问题,每一次复盘都激烈争论。但在李婉晴的引导和高压下,解决问题的效率在提升。陈锐学会了用更简洁的方式解释规则漏洞,赵大海开始理解精密计划的价值并在行动中增加了一份谨慎,苏茜则努力尝试用更直观的方式汇报技术状况。信任,在一次次共同解决难题的过程中,如同缓慢愈合的伤口,生长出新的组织。
在联考开始前四十八小时,李婉晴召集了最后一次全员会议。
“记住我们的核心原则:生存第一,探索第二,在‘有限且必要’前提下应对威胁。”她的目光扫过三位队友疲惫但坚定的脸,“我们的优势在于互补与适应。不要执着于完美计划,联考环境瞬息万变,灵活性和随机应变才是关键。”
她将最终版的、包含多种分支路线的弹性行动计划同步到每个人的终端。
“如果失散,记住终极汇合坐标和【维度锚】的波动特征。”
“如果通讯中断,依靠预设的简易信号和环境标记。”
“如果……遇到最坏情况,独自一人,”李婉晴停顿了一下,声音异常凝重,“那就竭尽全力活下去。活着,才有未来。”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务实的安排和沉重的嘱托。仓库内一片寂静,只有终端运行的微弱嗡鸣。四人相视无言,一种无形的、基于共同经历和生存压力的纽带,在此刻悄然紧固。
他们已尽可能磨利了刀锋,整顿了行装。最终的结果,只能交给那片未知的“破碎回廊”。
【李婉晴:精神+2(高强度、高精度能力整合与战术规划,极大提升复杂环境下的综合应对与指挥能力);统御+1(成功引导团队度过价值观危机,明确共同目标与行动准则,凝聚力得到巩固和提升)】
【校长评语:磨砺刀锋,整顿行装!在最后的准备阶段,李婉晴学员展现了卓越的统筹能力与战略远见。她不仅将团队能力有效整合,制定了极具弹性的战术方案,更推动了个体能力的深层进化——对【维度锚】的精细操控和对‘思想种子’特质的防御性应用,都是超越常规的突破。团队在冲突后非但没有瓦解,反而在共同应对高压模拟的过程中形成了更坚实的默契。她们已尽可能做好了准备,装备、战术、意志均已调整至临战状态。然而,‘破碎回廊’的真正恐怖在于其不可预知性。他们即将踏入的,是一个连学园都无法完全掌控的、由破碎规则构成的混沌之地。祝好运,学员们。】
当前状态更新
姓名: 李婉晴
精神状态: 高度专注,综合能力处于巅峰,带着临战前的冷静与决绝
属性变化:
精神: +2
统御: +1
关键进展:
完成团队能力整合与弹性战术方案制定。
个人实现【维度锚】精细操控及“思想种子”特质融入防御体系的突破。
团队通过高强度实战模拟,信任与默契度显着提升。
完成最终战前动员与应急预案部署。
面临挑战:
“三国演义”的极端未知性与高死亡率。
潜在敌对团队(“黑曜石”、“清道夫”等)的威胁。
“观测者”或学园高层的未知干预。
弹性计划在极端情况下的有效性待验证。
潜在优势\/未知因素:
团队具备较强的适应性与问题解决能力。
李婉晴的特殊能力(维度锚、潜意识宫殿、思想种子特质)可能带来意外优势。
提前知晓潜规则并进行了针对性准备。
校长总评: 箭在弦上,蓄势待发。李婉晴团队已完成了他们所能做到的一切准备。这是一支由独特个体组成的、经历了内部风暴考验后凝聚起来的队伍。他们或许不是最强壮的,但可能是最懂得如何在这片规则废墟中生存的。联考的大门即将开启,等待他们的将是血与火、背叛与坚守、绝望与生机的终极试炼。是成为副本中又一堆被遗忘的枯骨,还是带着伤痕与荣耀走出这片破碎之地,答案,就在眼前。
喜欢深渊毕业礼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深渊毕业礼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