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

墨染阁主

首页 >> 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 >> 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神魂至尊大明:最强藩王人在古代,从抢山神娇妻开始崛起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亮剑签到三年,成为无敌战神大唐不良人带着农场混异界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三国之佣兵天下煮酒点江山
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 墨染阁主 - 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全文阅读 - 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txt下载 - 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36章 砥柱中流暗礁险,雏鹰展翅砺锋芒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泰昌五年的初冬,寒风凛冽,席卷帝国南北。新政的航船在破浪前行中,不断遭遇潜流与暗礁,而一批被寄予厚望的年轻身影,也开始在基层的熔炉中,淬炼着各自的锋芒。

沈阳城经略府内,熊廷弼脸色阴沉。案头是一份紧急军报:宣府、大同两镇本地几家与旧将门关系密切的粮行,以“今岁粮产不足、收购艰难”为由,联手抬价并拖延交付预定军粮。这无疑是“核饷实兵”触及利益后,地方势力发起的又一轮软性反扑,意图制造粮饷压力,逼熊廷弼在军制改革上后退。

“经略大人,军中存粮仅够二十日之用,若本地粮商持续拖延,恐……”参军忧心忡忡。

此时,亲兵来报,原在广宁前屯卫历练、担任把总的李自成求见。熊廷弼对这个寡言却心思缜密的年轻人有印象,宣他进来。

李自成行礼后禀报:“大人,末将日前巡查边境榷场(官方设立的边境贸易市场),发现蒙古一些中小部落,今秋牛羊肥壮,皮毛丰收,却苦于缺乏稳定的渠道换取他们急需的茶、盐、布匹和铁器。他们手中,实际上积压了不少可以用来交换的牲口和皮张,而这些,都可以折算成粮食。”

熊廷弼目光一闪:“你的意思是,绕过本地粮商,直接从蒙古部落获取食物?”

“是,但并非强征。”李自成显然深思熟虑,“皇商司已接管大部分边贸,信誉良好。可由皇商司出面,与这些部落签订长期易货契约,用我们充裕的茶盐布铁,换取他们的牛羊活畜、干肉和乳酪。如此,既可补充军食,稳定粮源,又能将这些部落的经济命脉更紧密地与我朝绑定,削弱其与罗刹或其他不稳定势力勾连的可能。此乃一举两得。”

熊廷弼沉吟。此法跳出了与本地粮商内耗的圈子,将问题转化为开拓新的供应渠道和加强边疆羁縻,思路巧妙。但操作起来亦需谨慎,需平衡各部利益,确保交易公平。

“此议甚好!”熊廷弼拍板,“此事便由你协同皇商司驻广宁管事办理。本经略给你手令,准你便宜行事,与蒙古各部头人洽谈。记住,首要在于建立稳定、互信的渠道,价格可略优于市价,以示诚意。所需茶盐等物,由皇商司调配。”

李自成领命,眼中闪烁着务实的光芒。他敏锐地抓住了边境贸易这个关键,试图用经济纽带解决军事后勤和政治羁縻的双重难题。这个未来的“闯王”,在帝国的体制内,正学习着运用比刀剑更复杂的工具。

苏州城,皇商司江南督办面临新的挑战。之前舆论战的失利,让传统钱庄和牙行势力改变了策略。他们不再公开抨击新政,而是暗中煽动苏州织工,散布“皇商司垄断生丝,压低工价”、“官营织坊要挤垮所有民间机户”的谣言,并暗中资助了几起小规模的织工抗议,要求“恢复旧例,保障生计”。

一时间,苏州城舆论哗然,皇商司被推上风口浪尖,似乎成了与民争利的恶徒。

此时,在苏州府下属吴江县担任税课司副使(负责商税征收)历练的张献忠,注意到了这股暗流。他并未像寻常官员那样仅靠安民告示辟谣,而是换上了一身不起眼的棉袍,混入了织工聚集的茶肆、酒馆。

他听着织工们的抱怨,发现他们最大的担忧并非皇商司本身,而是害怕失去议价权和生计来源。张献忠找到皇商司督办,提出了一个建议:“光靠说没用,得让他们看到实在的好处。咱们可以搞个‘织工技能大比’!”

在他的策划下,皇商司很快贴出告示:举办苏州府首届织工技艺大赛,分“速度”、“花样”、“质地”等多组,优胜者不仅可获得重金奖赏,其产品还可被皇商司高价收购,并优先获得进入官营织坊担任技术指导的机会,待遇优厚。同时,皇商司宣布,将建立“织工互助社”,为遇到困难的织工提供低息借贷和技能培训。

大赛消息一出,立刻转移了织工的注意力。丰厚的奖励和上升通道,激发了他们的好胜心与希望。那些被煽动起来准备闹事的人,发现响应者寥寥,反而有不少人开始埋头钻研技术,准备在大赛上一显身手。

张献忠用这种带有江湖草莽气息的、直接而有效的“市井手段”,巧妙地化解了一场潜在的民变,将矛盾导向了积极的竞争和自我提升。他在基层税课岗位上学到的对人心的洞察,在此刻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川西南,龙安府与吐蕃(藏族)势力交错的边缘地带。被秦良玉一手“胡萝卜加大棒”暂时压服的龙安土司,表面顺从,暗中却仍与更西方的一个实力较强的吐蕃土司眉来眼去,试图借外力自重。

奉命在此地担任巡边千总、历练军务的小石头(融合了岳飞武魂的少年国舅),敏锐地察觉到了空气中的异样。他手下的夜不收汇报,发现有小股不明身份的吐蕃马队,在边境线附近频繁出没,与龙安土司的人有过接触。

小石头没有立刻上报,而是亲自带领一队最精锐的白杆兵,进行了一次武装巡逻。他选择的路线,恰好经过龙安土司的核心牧场和那吐蕃土司使者的秘密落脚点附近。

巡逻队军容严整,杀气凛然。小石头虽年少,但身姿挺拔,目光锐利如鹰,隐隐散发出的沉稳与煞气,让远远窥探的土司探子心惊。在途经一处水草丰美的山谷时,小石头下令部队展示阵型变换和火器射击演练。白杆如林,火铳轰鸣,硝烟弥漫,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

演练完毕,小石头派人“客气”地请来了躲在附近山头上的龙安土司和那位吐蕃使者。他并未疾言厉色,只是平静地指着脚下的土地,说道:“此乃大明疆土,陛下念尔等归顺,许以自治,赐予生计。望土司谨守臣节,勿生妄念,勿交匪类。否则,”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位神色不定的吐蕃使者,最后落在龙安土司脸上,“王师斧钺,非尔等所能当。”

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和强大的自信,那是源于骨髓里的岳武穆之魄。龙安土司被这少年将军的气势所慑,冷汗涔涔而下,连声保证绝无二心。那位吐蕃使者亦面色难看,悻悻而去。

小石头不战而屈人之兵,凭借其融合武魂后日渐成熟的威势和明军展示的武力,成功震慑了心怀异志者,巩固了边境。秦良玉得知后,微微颔首,对这个外甥的成长倍感欣慰。

与此同时,在更北方、条件更为艰苦的靖安堡(原镇北堡)附近,朱由检被下放到此担任屯田百户,负责管理一小片新开辟的、试验性质的“军屯暖棚”。

这里冬季酷寒,传统的农耕几乎无法进行。朱由检面对的不仅是恶劣的自然环境,还有麾下那些因气候苦寒而士气低落的屯田兵卒。他没有空谈理想,而是拿出了从格物院和徐光启农书中学到的知识。

他带着兵卒,利用本地丰富的木材和有限的玻璃(来自皇商司调配),搭建起简易的、可以聚集阳光的“暖棚”,尝试在冬季种植耐寒的蔬菜。他亲自记录温度、湿度,研究如何堆肥保温,甚至尝试将少量蒸汽机产生的余热通过陶管引入棚内。

过程充满失败,最初几茬菜苗大多冻死。兵卒们私下抱怨这位皇子百户“瞎折腾”。但朱由检毫不气馁,反复试验,终于成功在寒冬里让一畦菠菜和芜菁存活下来。当兵卒们第一次在冬季吃到自己种出的新鲜蔬菜时,抱怨变成了惊异和佩服。

朱由检又利用屯田兵闲暇时间,组织他们学习简单的识字和算术,并承诺,若能掌握,将来退役考核时可获优评。他还将屯田收获与个人奖励挂钩,多劳多得。

慢慢地,这片原本死气沉沉的屯田点,竟焕发出了一丝生机。兵卒们看到了在苦寒之地生存下去、甚至能过得更好的希望。朱由检用最务实的技术引入和利益驱动,稳定了军心,也为北疆的长期戍守探索了一条可行的后勤补充路径。他沉默寡言的背后,是对基层疾苦的深刻体察和解决问题的执着。

寒风依旧呼啸,但帝国的年轻一代,已在不同的角落,用各自的方式迎接着挑战。李自成的贸易破局、张献忠的民心引导、小石头的武力威慑、朱由检的技术务实……他们如同初展翅膀的雏鹰,在风雨中砺炼着爪牙,也为这个古老帝国的新生,注入着迥异于前的活力与可能。暗礁虽险,砥柱犹坚;雏鹰试翼,风尘翕张。帝国的未来,正悄然孕育在这冬日的锤炼之中。

喜欢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平步青云柳浩天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神级熊孩子系统大唐:神级熊孩子美剧大世界里的骑士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偏执霸总的罪妻凌依然易瑾离武神主宰小说黑欲青春那些年西游的兄弟踏准风口成巨富敛财人生[综].武逆焚天四合院,开局坑了棒梗极品黄金瞳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罗峰顾雪念我的七个姐姐绝世无双全文免费阅读大结局直视古神一整年在下女术师都市超级邪医
经典收藏奇缘之旅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塞音老仙闹大明维多利亚的秘密万世师表从收徒汉武帝开始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震惊!大婚当日,你给我送个孩子?罗斯君王大明极品赘婿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我的姐夫是太子许你盛世安宁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初唐:砥砺前行十七世纪富二代行道:兵道黄沙百战穿金甲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我有皇后光环
最近更新赵大:我的水浒我的国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绣春雪刃围棋少年,我在大明举重若轻谁说神罗不算罗穿成孙武门徒,我靠孙子兵法狂飙晚清三杰恩仇录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三国:开局结拜关羽,专刀天选者大明:开局要被诛满门?我人麻了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蓝月闪烁之时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我的99位大佬夫人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医女楚汉行
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 墨染阁主 - 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txt下载 - 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最新章节 - 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