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阳光,愈发和煦饱满,空气中流动着草木蓬勃生长的气息。窗台上的那盆格桑花,花苞日渐饱满,外层泛出淡淡的粉紫色,仿佛随时都会绽开惊喜。然而,季晨熙却发现,原本宽裕的罐头盒空间,对根系日益发达的幼苗来说,显得有些拥挤了,最茂盛的一丛甚至有些枝叶相叠。
周六早晨,楚颜打扫阳台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晨熙,你看这格桑花,是不是长得太挤了?根系需要更多空间才能长得更好。”她指着那丛最茂盛的幼苗说,“我们得给它们‘分家’了,就像小树苗长大了,要从苗圃移栽到更开阔的土地里去。”
“移栽?”季晨熙对这个词感到既新奇又有些紧张,“会不会伤到它们?它们会不会疼?”
“只要我们小心一点,”楚颜微笑着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几个稍大一些的瓦盆、新鲜的花土和小铲子,“就像给它换一个更宽敞、更舒适的家。可能会有一点不适应,但为了它以后能长得更高、开出更多的花,这是必须的一步。”
楚颜示范着如何小心地敲打旧罐头盒的边缘,让土壤和根系松动,然后轻轻地将整株幼苗连同根部的土球一起托出来。季晨熙屏住呼吸,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当妈妈将那株带着白色绒毛根须、紧紧包裹着原生土壤的格桑花幼苗完整取出时,他看到了那些纤细、密集、充满生命力的白色根须,它们像无数只小手,紧紧抓着泥土。
“看,这就是它的根,”楚颜轻声说,“根扎得稳,吸饱了养分,上面的枝叶和花朵才能有精神。移栽的关键,就是要尽量保护好这些根,让它们在新家里能尽快伸展开。”
轮到季晨熙自己动手了。他选择了一株看起来最健壮的胡杨苗。他学着妈妈的样子,用小铲子极其轻柔地松动罐头盒边缘的土,动作小心翼翼,仿佛在完成一件精密的雕刻。当他要将幼苗取出时,手有些微微发抖。楚颜用手在下面虚托着,给予他无声的支持。终于,幼苗被完整地取了出来,根系完好。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小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喜悦。
接着,他在新瓦盆底部铺上碎瓦片,填入松软肥沃的新土,用手在中间挖一个小坑,然后将带着原生土的幼苗稳稳地放进去,扶正,再从周围慢慢填上新土,轻轻压实。最后,浇上定根水。清澈的水迅速渗入土壤,幼苗的叶片在阳光下微微颤动,仿佛在适应新环境。
整个上午,母子俩都在阳台上忙碌着,细心地将几株需要移栽的幼苗都安顿进了新家。阳光暖融融地洒在他们身上,也沐浴着这些刚刚“乔迁新居”的小生命。季晨熙的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手上也沾满了泥土,但他心里却充满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沉甸甸的成就感和平静喜悦。
他看着那一排焕然一新的小花盆,忽然对楚颜说:“妈妈,爸爸……是不是也像园丁?他守护国家,就像给很大很大的一片土地松土、浇水,让很多很多像我们这样的‘小苗’,能安安稳稳地长大?”
楚颜怔住了,她看着儿子被阳光照亮的脸庞和清澈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宝贝,你这个比喻……太贴切了。是的,爸爸和很多像爸爸一样的军人、建设者,就是守护我们整个国家这个大花园的园丁。因为他们,我们这些小家,才能像这些小苗一样,在和平的阳光下,安静地生长。”
这个下午,季晨熙待在阳台上的时间格外长。他一会儿给新移栽的幼苗喷点水,一会儿调整花盆的位置让它们光照更均匀,一会儿又只是静静地观察着,眼神里充满了温柔的守护意味。他似乎通过这次亲手“移栽”,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守护”的含义——它不仅仅是遥远的、宏大的概念,也可以是具体的、细微的、需要耐心和技巧的行动,就像他小心翼翼保护幼苗的根系,为它们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一样。
晚上,他在成长记录本上新的一页,画了一幅画:画上有两只手,一只大手,一只小手,正在将一株带着饱满土球的幼苗,从一个小罐子移到一个大盆里。幼苗的根须画得很仔细。画面的背景,是温暖的阳光和许多其他的花盆。在画的旁边,他认真地写道: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给窗台的小苗移栽了。】_
**【妈妈教我要特别小心植物的根,根好了,苗才能壮。】
**【我学会了怎么轻轻地把苗请出来,怎么给它换新家。】
**【我觉得,爸爸的工作,就像是在给我们国家这个很大很大的花园移栽、守护。】
**【让所有的“小苗”都能平安长大。】
**【现在,爸爸睡着了,换我来学做小园丁。】
**【我先守护好阳台上的小苗,守护好妈妈,守护好我自己。】
**【等我长大了,我也要像爸爸一样,去守护更大的花园。】
【爸爸,你放心吧,你守护过的苗,正在学习怎样扎根更深,长得更壮。】
通过亲手完成“移栽”,季晨熙体验了“守护”的具体过程,并将个人小家的照料与父亲守护国家的宏大使命联系了起来,完成了从“被守护者”到“学习守护者”的角色认知转变。那枚“平安方向牌”贴在胸口,仿佛也浸染了泥土的芬芳和园丁的汗水,它不再仅仅是指引方向的信物,更象征着一种代代相传的、沉甸甸的守护责任。春深日暖,草木蔓发,孩子心中的爱与责任,如同幼苗的新根,在更广阔的天地里,悄然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喜欢重启的假期,重启的爱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重启的假期,重启的爱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