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回声”小队近乎全军覆没的惨痛损失,以及随之而来的、对人才断层和未来战争的深刻忧虑,新生之城被一股沉重的低气压笼罩了数月。每一天,人们都在埋头苦干,用近乎透支的劳作来对抗内心的不安和对牺牲战友的思念。然而,就在这片压抑的土壤上,希望的种子,终于破土而出,迎来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丰收。
清晨,当初升的阳光洒向城东那片被高墙和能量屏障保护的“希望田野”时,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曾经需要小心翼翼耕种、产量仅能糊口的土地上,此刻翻滚着金灿灿的、穗粒饱满的新型谷物!这些由周教授团队利用有限的旧时代种子库,结合对静默区边缘顽强植物的基因筛选、并辅以琳琳等控温型异能者在关键生长期进行微环境调节而培育出的第一代“新城一号”抗逆高产作物,迎来了历史性的收割!
收割机的轰鸣声取代了往日的寂静,饱满的谷粒如瀑布般涌入粮仓。经过初步测算,亩产达到了旧时代平均水平的一点五倍!这意味着,只要守住这片土地,新生之城将首次实现基础口粮的自给自足!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全城。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夜担惊受怕的农工们,抱着沉甸甸的谷穗,激动得热泪盈眶。粮食,是生存的根基,这场丰收,比任何一场战斗的胜利都更让人感到踏实和充满希望。
几乎在同一时间,位于地下深处的“能源中枢”也传来了捷报。经过周教授团队夜以继日的调试和优化,那台基于晶核不稳定能量特性的小型化发电机原型机——“烛龙一号”,成功实现了连续七十二小时无故障稳定并网发电!
虽然功率仅能供应内城核心区的生活和部分关键工厂的运转,但它标志着新生之城在能源供应上,摆脱了完全依赖危险的外部搜刮和不可再生的旧时代燃料储备,迈出了能源独立的关键一步。夜晚,内城街道上,久违的、稳定的灯火通明,驱散了末世的黑暗,也照亮了人们心中的阴霾。
更令人欣慰的是城市内部的变化。随着“安居工程”标准化安置房的交付越来越多,数万移民和原有住房困难户搬进了宽敞、坚固、拥有独立卫浴的新家。
张明主导的行政改革初见成效,新的贡献点制度运行良好,分配趋于公平透明,贪污渎职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市场上,虽然物资依旧紧俏,但价格稳定,黑市晶核交易在铁腕打击和正面引导下大幅萎缩。
街道上,行人脸上不再是麻木和惶恐,多了几分踏实和对未来的期盼。孩子们甚至在新建的小广场上追逐嬉戏。一种久违的、名为“正常生活”的气息,开始在这片废墟之上弥漫开来。
面对这来之不易的成果,林逸决定,举行一场全城范围的、简朴而热烈的“丰收暨英烈纪念日”庆典。
庆典在中央广场举行。没有奢华的布置,但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广场中央,矗立着刻有所有为新城牺牲者名字的纪念碑,包括刚刚逝去的“回声”小队全体成员。
林逸亲自为在农业增产、能源突破、医疗救护、英勇作战等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颁发了勋章和丰厚的贡献点奖励。当周教授、琳琳、老王工头等人上台领奖时,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发自内心的掌声和欢呼。
庆典的气氛在粮食与能源的双重捷报中达到了顶点。中央广场上,人头攒动,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久违的、发自内心的喜悦与自豪。授勋仪式结束,当人们还沉浸在对英雄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憧憬中时,林逸大步走上了高台。全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
他并没有立刻说话,而是用锐利如鹰隼的目光,缓缓扫过台下每一张面孔——农民粗糙的脸上带着收获的喜悦,工人沾满油污的手还在鼓掌,士兵挺直了脊梁,那些失去亲人的家属眼中含着泪光却带着希望。
寂静笼罩了广场,只有风声和林逸通过扩音器传来的、深沉而充满力量的呼吸声。
“同胞们!战士们!新城的公民们!”
他的声音如同炸雷,劈开了欢庆的喧嚣,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今天,我们站在这里!站在这片我们用鲜血和汗水浇灌的土地上!站在我们亲手从废墟和绝望中建立起来的家园里!”
“我们,凭什么站在这里?!”
他猛然伸手指向远方高耸的城墙。
“是凭那道墙吗?!不!是凭城墙之下,埋葬着的我们英雄的骸骨!是凭‘锁喉’高地每一寸被鲜血染红的土壤!是凭‘回声’小队,用他们年轻的生命,为我们换来的警告和时间!”
人群寂静无声,所有人的思绪都被拉回了那些惨烈的牺牲,空气中弥漫起悲壮的气息。
“今天,我们收获了什么?!”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激昂的力量。
“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金黄的谷物!不仅仅是稳定的电流!”
“我们收获的,是生存的权利!是我们用双手,从这片被诅咒的土地上,夺回的活下去的希望!”
“我们向这片废土证明了!人类,不会灭亡!文明,不会断绝!我们,新生之城,就是铁一般的证据!”
“是谁,在田地里日夜劳作,让荒地产出粮食?是我们!”
“是谁,在工厂里挥汗如雨,让机器重新轰鸣?是我们!”
“是谁,在实验室里呕心沥血,破解死亡的奥秘?是我们!”
“是谁,在城墙上舍生忘死,用胸膛挡住黑暗?是我们!是我们!全都是我们!新城的每一个人!”
每一次发问,都引来山呼海啸般的回应:“是我们!!”群众的情绪被彻底点燃,激情在胸中澎湃。
“但是!”
这一个“但是”,如同冰水浇下,让所有人的心瞬间揪紧。
“就在我们庆祝的时候!就在我们享受这片刻阳光的时候!”
“在那片永恒的黑暗里!在静默区的深处!那些毁灭了旧世界的怪物!那些杀害我们亲人的凶手!它们并没有沉睡!”
“它们!在进化!在磨砺它们的爪牙!在嘲笑我们的天真!它们正等待着,等待着我们放松警惕,等待着我们将今天的丰收,变成明天的陪葬!”
“告诉我!你们愿意吗?!”
“愿意将‘回声’小队的血白流吗?!”
“愿意将我们好不容易种出的粮食,去喂饱那些贪婪的蛆虫吗?!”
“愿意让我们的孩子,重新回到那个朝不保夕、任人宰割的地狱吗?!”
“不愿意!不愿意!不愿意!”台下是震天的怒吼,无数拳头砸向天空,眼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
“好!那么,就握紧你们手中的工具!握紧你们身边的武器!”
“记住今天的喜悦!记住今天的饱足!记住今天的力量!”
“然后,将这份喜悦,转化为明日战斗的勇气!”
“将这份饱足,转化为撕裂敌人的力量!”
“将这份力量,铸造成我们文明永不陷落的——钢铁长城!”
“我们不仅要活下去!我们还要赢!我们要用敌人的尸骨,铺平我们未来的道路!我们要让静默区的黑暗,在我们的光芒下,颤抖!粉碎!灭亡!”
他猛地举起右拳,用尽全身力气,发出撕裂长空的咆哮:
“为了生存!”
台下是海啸般的回应:“为了生存!!”
“为了未来!!”
“为了未来!!”
“为了新生之城!!”
“为了新生之城!!!”
“血战到底!必胜!”
“血战到底!必胜!必胜!必胜!”
狂热的呼喊声经久不息,整个城市仿佛都在怒吼中震颤。每个人的脸上都流淌着泪水与激情,一种同仇敌忾、视死如归的磅礴气势凝聚在了一起。这一刻,他们不再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而是一个拥有共同意志、共同目标的钢铁巨人。
林逸站在台上,胸膛剧烈起伏。他知道,这股气势无法永远保持,但足以在接下来更残酷的斗争中,为这座城市注入一剂最强的强心针。
广场边缘,一处地势稍高的露台上,与下方狂热的氛围格格不入地坐着两个人。
刀疤独眼眯着,看着台下汹涌的人潮和台上那个如同定海神针般的身影,咂了咂嘴,灌了一口浓茶。他对面,坐着一位身着纤尘不染的白色衣衫的少年,看年纪不过十六七岁,面容俊秀得近乎精致,眼神却平静得像一汪深潭。他优雅地端着一个小巧的瓷杯,里面是清亮的茶水。
少年身后,静静地站着一位身着青色劲装的侍女,容貌清丽,表情冷冽,怀里抱着一柄连鞘长剑。剑鞘古朴,看不出材质,但莫名地让人感到一股寒意。她就那样站着,仿佛与周围的喧闹隔绝开来。
刀疤的独眼在那青衣侍女身上短暂停留了一瞬,当看清她面容时,他端茶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这张脸,他认得,甚至记得她上一次出现在他视野里时,周身散发的绝非是此刻这般收敛沉静的侍从气息,而是另一种的锋芒。他的视线在那张波澜不惊的脸上与那柄古朴长剑之间快速扫过,最终落回对面那气度沉静的少年的侧脸上。一个清晰的认知在他心中浮现——她竟会在此处,以这种身份出现。这份意料之外的组合,让刀疤眼底深处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惊诧与审视,但他迅速将一切情绪压入那仅存的、深不见底的独眼之后,化作一片沉默的了然。
那少年理了理毫无褶皱的衣袖,目光似乎不经意地扫过东方静默区的方向,那双平静的眼眸深处,掠过一丝极淡的凝重。他从侍女手中接过一本薄薄的、封面无字的册子,随手递向刀疤。动作自然,仿佛只是传递一件寻常物品。刀疤亦十分自然地伸手接过,指尖触及册子微凉的封皮时,两人之间有种无需言语的默契。
没有告别,少年便带着那抱剑侍女,转身飘然离去,消失在露台的阴影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刀疤看着他们消失的方向,独眼中光芒闪烁,指腹无意识地摩挲着那本无字册子的边缘。他端起茶杯,将残茶一饮而尽,也转身大步离开。狂欢之下,新的暗流,已悄然涌动。
庆典在一种极度亢奋和充满战斗意志的氛围中结束。人们散去时,眼中不再是单纯的喜悦,而是充满了锐利的锋芒和坚定的决心。
远方的静默区依旧沉默,但新生之城已经向它发出了最响亮、最无畏的战书。盛宴之后,不是松懈,而是磨刀霍霍,准备迎接更惨烈的厮杀。
喜欢末日堡垒建造大师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末日堡垒建造大师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