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商贾、各行行会决定,联合发起一场规模空前的请愿活动,
向朝廷递交“万民书”,明确表达诉求。
与此同时,各大学院的学生们也行动了起来。
他们本就热血沸腾,对朝廷“退缩”的行为感到极度不满。
学生们自发组织起来,撰写檄文,排练演讲,准备加入到请愿的队伍中。
在刘璋和张朱那破旧的落脚点,闻讯而来的记者和民众更是群情激愤。
张朱捶打着床沿,咳嗽着,眼中却燃烧着不甘的火焰:
“陛下……陛下定是受了小人蒙蔽!
我等冤屈,难道就石沉大海了吗?”
刘璋则老泪纵横,对着前来慰问的人们哭诉:
“我等飘零万里,九死一生,只为求一个公道!
若朝廷不为我等做主,这朗朗乾坤,还有何公道可言?……
我等……我等还不如当初就死在贵霜的监牢里,倒也干净!”
其声凄厉,闻者无不动容。
他们的悲声,通过报纸的渲染,更加刺痛了民众的心,也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朝廷“不作为”的不满。
暗地里,内侍监李德全的身影更加活跃。
他遵照刘复的暗示,通过那些掌控的报纸和暗中扶持的“民意领袖”,开始更加露骨地引导舆论。
《商报》发表社论《忍耐的限度:从暂缓出兵看帝国战略定力与商民迫切需求之间的平衡》,
表面理解朝廷的谨慎,
实则通篇都在强调商路危机的紧迫性和波调政权的危害性,暗示“暂缓”可能错失良机。
《开封晚报》则连续刊登“读者来信”和“民间调查”,
显示超过九成的受访商贾和士子支持立即出兵,
并担忧“拖延将导致波调坐大,剿灭更难”。
《青州日报》则寻了一些有影响的商贾,在报纸上公开发表担忧,
担忧帝国西方贸易路线被波调掌控,一旦有变,看似兴盛的西域贸易则随时可能被中断!
呼吁朝廷拿下波调,自己掌控这条路线。
《徐州日报》更是请精通商业的高手计算大宋经过贵霜到西方的贸易量,预测一旦波调封锁在贵霜境内的丝路,众商贾和百姓会有多大的损失。
文章末尾明确提出,如今贵霜国王波调和贵族明目张胆的抢掠大宋商贾的财富,随意草菅人命,难保以后他们国内稳定之后更加肆意妄为!
《冀州日报》则更明目张胆的写到,贵霜政治黑暗,贵族官僚贪婪无度,把百姓当猪狗一样圈养,肆意掠夺杀戮,比前汉更甚!
直接呼吁大宋直接出兵救贵霜万民与水火。
甚至开始有“民间智者”在报纸上“分析”那些反对出兵大臣的“潜在动机”,
或指责其“畏敌如虎”,或暗示其“与贵霜有利益输送”,虽未指名道姓,但含沙射影,
极大地煽动了民众对朝中“妥协派”或者说是“稳健派”的敌视情绪。
一股更大、更汹涌的暗流,在开封城下奔腾涌动,只待一个突破口,便要喷薄而出。
经过短短数日的紧张筹备,一场大宋立国以来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民间请愿活动,终于拉开了帷幕。
这一天,天色刚亮,开封府衙前的广场以及通往皇宫宣德门的主要街道上,便开始聚集起密密麻麻的人群。
最初是各商会、行会的成员,他们穿着统一的服饰,
举着书写着“严惩波调,护我商民”、“出兵贵霜,扬我国威”等字样的旗帜和横幅,秩序井然地列队。
紧接着,各大学院的学生们来了。
他们身着青衿,手持卷轴或檄文,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热血与激昂。
他们高声朗诵着请愿书的内容,或者即兴发表演讲,声音清越,引经据典,
将请愿活动的文化气息和道义高度提升到了新的层面。
随后,是更多的普通市民。贩夫走卒,手工业者,店铺伙计,甚至还有不少妇孺老人。
他们或许不懂复杂的国家战略,但他们懂得最朴素的道理——自己人不能白白被外人欺负,大宋的天威不容挑衅。
他们带着自制的简陋标语,或者干脆空着手,默默地加入到请愿的队伍中,用无声的存在表达着支持。
人群如同涓涓细流,从开封城的各个角落汇聚而来,最终在府衙前和宣德门外形成了浩瀚的人海。
放眼望去,旌旗招展,人头攒动,怕是不下十数万之众!
喧哗声、议论声、口号声、演讲声交织在一起,声浪震天,直冲云霄。
在请愿队伍的最前方,几位商会领袖和太学生代表,
小心翼翼地捧着一卷用上好宣纸裱糊、装订成册的巨幅卷轴——那便是凝聚了无数人签名和期盼的“万民书”。
“万民书”的正文,由几位颇具声望的学者和文章高手共同草拟,字字泣血,句句铿锵。
书中详细罗列了波调及其政权的十大罪状:
背信弃义、劫掠商民、囚禁使者(指刘璋张朱)、破坏丝路、篡位弑君、残害忠良、横征暴敛、亵渎大宋(指称帝僭号)、勾结马贼、祸乱西域!
书中写道:
“……波调不除,则商路阻塞,万民不安;贵霜不靖,则西陲难宁,国威受损!
我大宋煌煌天朝,岂容小丑跳梁,辱我子民,藐我威严?
……今四海归心,万民请命,伏望陛下,体察民情,顺应天意,
早发天兵,西征贵霜,擒元凶以正典刑,灭其国以彰天道!
则商路可通,万民可安,帝国之威,永镇西极!”
在正文之后,是密密麻麻、各式各样的签名和手印。
有商贾的商号印章,有士子的端庄署名,更多的是普通百姓那歪歪扭扭的名字或一个个鲜红的手印。
这已不仅仅是“万民书”,称之为“十万民书”、“百万民书”亦不为过!
人群之中,刘璋和张朱也被商会的人用软轿抬到了现场。
他们望着眼前这浩瀚的人海,听着那震耳欲聋的请愿声,
激动得浑身发抖,老泪纵横。
刘璋挣扎着想要下轿,向人群叩拜,被众人死死拦住。
张朱则不断向着四周拱手,泣不成声:
“多谢!多谢诸位乡亲!
我……我二人……死也瞑目了!”
《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书河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书河书屋!
喜欢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