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点 2800K 时抗压强度不足 1200mpa,这根本撑不住‘奇美拉’引擎的热冲击!” 老周将数据板狠狠拍在实验台上,屏幕上跳动的红色曲线如同刺目的警告,“星晶钢纯度明明达标了,怎么加了铂族金属反而成了脆疙瘩?”
实验室的全息投影正悬浮着 “奇美拉” 的引擎蓝图,标注为 “燃烧室衬套” 的部件闪烁着醒目的黄色警示。小林推了推被蒸汽熏得模糊的护目镜,指尖在控制面板上滑动:“第 17 次试验数据出来了,合金内部出现密集型粗晶,就像冻住的冰碴子。” 她调出金相显微图,屏幕上灰白色的金属组织里布满枝桠状的凸起,“和 procASt 仿真的结果完全对不上,问题出在搅拌工艺上。”
凯正用专用夹具夹起一块断裂的合金试样,断面在灯光下泛着暗灰色的光泽,边缘还粘着未完全熔化的星晶钢颗粒:“刚放到压力测试机上就崩了,碎片溅得到处都是。” 他指了指墙角的防护盾,上面嵌着几道细小的金属划痕,“周工,是不是铂粉加得太多了?”
“少废话!” 老周扯下沾着油污的手套,露出布满血丝的眼睛,“蓝图要求铂含量必须控制在 18%~20%,少一点都会影响高温抗氧化性。NASA 的 GRx-810 合金就是靠镍钴铬配比实现耐热的,我们的星晶钢基合金没理由不行!” 他猛地拉开原料柜,里面整齐排列着标注 “第 1 批” 到 “第 16 批” 的失败试样,最底层的几块还带着灼烧的黑斑。
雷诺靠在观察窗旁,看着实验炉内暗红色的金属液缓缓冷却。炉壁的观察孔上凝结着细密的金属雾滴,将里面的景象扭曲成模糊的光晕。“还有多少星晶钢锭能用?” 他轻声问道,声音打破了实验室的死寂。
“只剩两根完整的了。” 蒂姆抱着备件箱走进来,箱底还残留着上次修补装甲的密封胶痕迹,“刚才第 17 次试验烧穿了三个坩埚,连最后一块超导垫片都用来修补加热线圈了。”
星璃突然扶住实验台边缘,额间的晶体泛起微弱的蓝光:“我试试用灵能稳定金属液。” 她不等老周回应,就将手掌贴在炉体的感应面板上。淡蓝色的灵能流顺着导线涌入炉腔,金属液表面瞬间泛起鱼鳞状的褶皱,原本杂乱跳动的温度曲线渐渐平稳下来。
“有效果!” 小林兴奋地喊道,“晶粒开始细化了!”
但这份希望只持续了不到三分钟。当炉温升至 2600K 时,星璃突然发出一声闷哼,灵能流如同被狂风撕碎的绸带般溃散。实验炉内传来 “噼啪” 的脆响,金属液表面炸开细密的气泡,冷却后形成的合金锭上布满蜂窝状的孔洞。
“灵能过载了。” 星璃捂着额头坐下,脸色苍白如纸,“金属液的热扰动太强,我的灵能场根本抓不住晶粒生长的速度。” 她看着那块布满孔洞的合金锭,声音里满是挫败,“就像用手去抓沸腾的沙子。”
老周蹲在炉前,用小锤敲开合金锭,断面的孔洞里还嵌着未熔化的铂粉颗粒。“颗粒堆积……” 他喃喃自语,突然想起什么,猛地抓过数据板翻找资料,“和铝基复合材料的 Sic 颗粒堆积一模一样!机械搅拌根本没法让铂粉均匀分散,都堵在过滤网前沿了。”
窗外的星空渐渐泛起鱼肚白,实验室里的灯光却依旧刺眼。凯和蒂姆正在改装搅拌装置,将废旧的电磁线圈缠绕在坩埚外侧;小林对着 procASt 软件反复调整参数,屏幕上的凝固模拟图已经渲染到了第 47 版;老周则蹲在废料堆前,把失败的试样一块块掰开,试图从断口的纹路里找到线索。
“要不试试超声辅助?” 蒂姆突然开口,手里举着一个从探测器上拆下来的超声换能器,“上次修‘老兵’号的声呐时,这东西能把水垢震成粉末。”
老周猛地抬头,眼里闪过一丝光亮:“超声电磁复合搅拌!焦雷他们用这方法做过 tib2\/7055Al 复合材料,能破碎粗晶!” 他一把夺过超声换能器,“小林,立刻计算参数!超声频率 10khz 起步,电磁转速先设 300r\/min,保压时间按 260s 算!”
新的试验在正午时分启动。改装后的实验炉外缠绕着银灰色的电磁线圈,顶端伸出的超声变幅杆如同银色的探针,正对着坩埚中心。星晶钢锭在 1800K 的温度下熔化成银白色液体,铂粉通过自动投料器缓缓注入,电磁线圈立刻产生淡紫色的磁场,将金属液搅动成漩涡状。
“启动超声!” 老周一声令下,蒂姆按下开关。超声换能器发出细微的嗡鸣,透过观察孔能看到金属液表面泛起细密的涟漪,原本悬浮的铂粉颗粒如同被无形的手推着,渐渐融入金属液中。
“晶粒尺寸在变小!” 小林紧盯着实时显微画面,原本枝桠状的粗晶正在被撕裂成细小的等轴晶,“纯度计显示铂含量 19.7%,刚好在标准范围内!”
星璃再次将手掌贴在感应面板上,这次她没有强行稳定灵能场,而是让灵流顺着超声振动的频率轻轻起伏。“就像顺着波浪划船。” 她低声说道,额间的晶体泛起柔和的蓝光,“我能感觉到晶粒在排列……”
当炉温缓慢降至室温,坩埚被缓缓取出时,所有人都围了上来。老周深吸一口气,用小锤轻轻敲开坩埚壁,一块银蓝色的合金锭滑了出来,表面光滑得能映出人影,没有一丝裂纹或孔洞。
“抗压强度 1580mpa!熔点 3100K!” 小林的尖叫声刺破实验室的宁静,她举着测试数据板,手指因为激动而颤抖,“完全符合蓝图要求!甚至超过了预期!”
老周一把抢过合金锭,反复摩挲着冰凉的表面,突然爆发出孩子般的欢呼。凯和蒂姆用力击掌,金属碰撞声在实验室里回荡。星璃靠在雷诺肩上,疲惫的脸上终于露出了释然的笑容,额间的晶体闪烁着满足的蓝光。
但欢庆的气氛很快被新的难题打断。装甲复合材料的合成试验区传来 “哗啦” 的碎裂声,刚刚成型的碳 - 星晶钢复合板在压力测试中轰然断裂,碎片飞溅到防护玻璃上。
“分层了。” 小林捡起一块碎片,能清晰看到碳纤维与星晶钢基体之间裂开的缝隙,“树脂浸润度不够,就像两张粘在一起的纸。” 她调出热压罐的参数记录,“温度 180c,压力 0.06mpa,固化时间 4 小时,完全是按航空航天的标准来的啊。”
“问题出在界面结合。” 雷诺指着断裂面,碳纤维丝如同散乱的头发从基体中脱落,“星晶钢太致密,树脂根本渗不进去。NASA 用共振声学混合技术做涂层,或许我们能反过来用。”
蒂姆突然一拍大腿:“用灵能辅助树脂传递!星璃的灵能场能让液体流动更快,就像给树脂装了导航系统!”
新的方案在黄昏时实施。凯将裁剪好的碳纤维预浸料逐层铺在模具上,每铺一层就喷洒一层特制树脂;蒂姆改装了热压罐的注胶系统,将灵能耦合器接入管道;星璃则坐在控制台前,指尖在感应屏上划出复杂的纹路,将灵能场的参数与注胶速度同步绑定。
“启动 Rtm 工艺!” 老周按下开关,树脂在压力作用下顺着管道注入模具,星璃立刻释放灵能流。透过透明的模具侧壁,能看到淡蓝色的灵能如同水流般推着树脂扩散,将碳纤维间的每一个空隙都填满,原本容易堆积气泡的角落,此刻正泛着均匀的蓝光。
热压罐缓缓升温,压力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调整到 0.08mpa。小林紧盯着浸润传感器的读数,当数值跳到 99.8% 时,她长舒一口气:“完全浸润了!没有任何气泡!”
四小时后,固化完成的复合板被取出。蒂姆用液压剪测试强度,剪刀刃在板面上留下一道白痕,却始终无法切断。凯将复合板固定在冲击测试机上,重锤以 800J 的能量狠狠砸下,板面只微微凹陷,随后立刻恢复原状。
“抗冲击强度是钛合金的三倍,重量却轻了 40%!” 小林报出最终数据,声音里满是难以置信,“这东西能直接挡粒子炮的近距离射击!”
夜幕再次降临 “先锋号”,实验室里却依旧灯火通明。两块成功合成的特种材料 —— 银蓝色的引擎合金与黑亮的装甲复合材料,被整齐地摆放在实验台上,在灯光下泛着冷冽而充满力量的光泽。老周拿着新打印的材料清单,手还在微微颤抖:“燃烧室衬套、主装甲、导流罩…… 关键部件的材料全齐了!”
莉娜端着热咖啡走进来,看着眼前的成果,想起小行星带里的惊险搏杀,眼眶突然有些发热:“那些碎石头和无人机没白对付,‘奇美拉’真的能站起来了。”
星璃抚摸着装甲复合板,灵能流在表面轻轻流淌,如同在与老朋友对话:“这材料里有我的灵能印记,就像给‘奇美拉’穿了件有生命的铠甲。”
雷诺站在窗边,望着远处深邃的星空。从远征采矿的艰险,到提炼资源的奔波,再到此刻突破瓶颈的狂喜,每一个瞬间都如同星辰般在记忆中闪耀。他回头看向欢呼的队友们,拿起那块成功合成的引擎合金,冰冷的金属触感里似乎蕴含着无尽的力量。
“明天开始锻造龙骨。” 雷诺的声音平静却有力,“让‘奇美拉’知道,它的骨头有多硬。”
老周突然想起什么,一拍脑袋:“对了!上次你们弄坏的超导垫片,用剩下的合金边角料就能重造,甚至能造更好的!”
实验室里爆发出更响亮的笑声,盖过了设备的余响。窗外的星光透过观察窗洒进来,落在两块特种材料上,折射出希望的光芒。雷诺知道,这一夜的突破不仅仅是合成了两种材料,更是为 “奇美拉” 注入了灵魂 —— 那是团队在挫折中坚守的勇气,在绝境中创新的智慧,更是向着星辰大海启航的底气。
喜欢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