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收徒入门,传承医术
仲冬时节,一场初雪过后,村庄银装素裹,清禾药铺的青瓦上积着薄薄一层雪,却挡不住屋内的暖意。药铺里,陆清正忙着整理刚写好的《学徒教学大纲》,陆墨在一旁帮忙核对药材清单,陆月则安静地坐在角落,用小本子默写草药名称——经过大半年的发展,药铺生意愈发红火,仅靠姐弟仨早已忙不过来,收徒传承医术的事,也终于提上了日程。
早在几个月前,陆清就开始留意合适的人选。村里的石头和阿禾是她心中的最佳人选:石头今年十五岁,父母早逝,跟着奶奶长大,平时常来药铺帮忙,手脚麻利,做事踏实,对抓药、熬药很有兴趣;阿禾比石头小一岁,心思细腻,字迹工整,每次陆清写药方,他都凑在一旁认真看,还会悄悄记在纸上,对问诊、记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这天上午,陆清特意让陆墨把石头和阿禾叫到药铺后院。院子里的老槐树下,摆着一张桌子,桌上放着香炉、茶水和一本泛黄的《本草纲目》。石头和阿禾站在桌前,有些紧张又有些期待地看着陆清。
“石头,阿禾,”陆清看着两人,神色严肃却温和,“我知道你们俩一直想跟着我学医术,今天特意叫你们来,是想正式收你们为徒。行医不是小事,既要有扎实的本事,更要有仁心,你们愿意跟着我好好学,用心治病救人吗?”
石头激动得脸都红了,用力点头:“陆大夫,我愿意!我一定好好学,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阿禾也连忙说:“我也愿意!我会用心记药方、学问诊,以后像您一样,帮大家治病!”
陆清满意地点点头,让两人按照传统礼仪,向她敬茶、行拜师礼。石头和阿禾恭恭敬敬地端起茶杯,递到陆清面前:“师父,请喝茶!”
陆清接过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正式收下了这两个徒弟。她拿起桌上的《本草纲目》,递给两人:“这是学医的基础,你们要好好研读,记住里面常用草药的性味、功效和用法。从今天起,我会按照‘先识药、再学秤、后辨症’的计划教你们,一步一步来,不能急于求成。”
随后,陆清根据两人的性格和特长,制定了不同的学习方向:“石头,你手脚麻利,先跟着陆墨学抓药、熬药,熟悉药柜里每一种药材的位置,掌握药秤的用法,做到‘抓药准、熬药稳’;阿禾,你心思细腻,跟着我学记药方、写医嘱,平时多观察我问诊,学习如何与病人沟通,记录病情。”
两人齐声应下,眼里满是干劲。
拜师仪式结束后,石头立刻跟着陆墨熟悉药柜。陆墨耐心地教他认识每一种药材:“这是当归,补血活血;这是黄芪,补气固表;每一种药材都有固定的位置,你要记清楚,抓药时才能快速找到。”
他又拿出药秤,教石头如何使用:“药秤讲究‘准’,一钱就是一钱,半分都不能差,不然会影响药效。你先练习用秤称黄豆,什么时候能做到一称就准,再开始学抓药。”
石头学得格外认真,每天天不亮就来药铺,先把药柜擦拭一遍,然后对照着药材清单,逐一记忆药材的位置和功效;空闲时就拿着药秤练习,手心磨出了水泡也不在意,只想着早点学会抓药,帮师父和师哥分担。
阿禾则跟着陆清学习。陆清问诊时,他就站在一旁,认真记录病人的症状、脉象和药方;陆清写药方时,他就在旁边临摹,练习药方的写法——药方字迹不仅要工整,还要清晰易懂,不能有半点潦草,以免抓药时出错。
有一次,陆清为一位风寒感冒的病人开药方,阿禾在一旁记录,写完后主动检查:“师父,您看这里,‘防风’的用量是三钱,我是不是记错了?”
陆清接过来看了看,笑着说:“没错,是三钱。不过你能主动检查,说明很用心,这很好。记药方不仅要快,更要准,一点差错都不能有。”
阿禾点点头,把这件事记在心里,之后每次记录完,都会反复核对好几遍。
陆月也成了“小老师”,经常帮着教石头和阿禾辨药。她带着两人到后院的草药堆前,教他们区分易混淆的草药:“这是柴胡,这是前胡,你们看,柴胡的茎是实心的,前胡的茎是空心的,闻起来气味也不一样……”
石头和阿禾跟着陆月认真学习,遇到不懂的就及时请教,很快就认识了几十种常用草药。
随着徒弟们逐渐上手,药铺的运转变得更加高效。每天清晨,石头负责整理药柜、准备熬药的器具;阿禾负责打扫卫生、准备问诊的脉枕和纸笔;陆墨依旧管理账目和药材采购;陆月帮忙分拣草药、接待病人;陆清则专注于问诊和新药研发。
有一次,陆清需要熬制一批川贝枇杷膏,石头主动承担起熬制的任务。他按照陆清教的方法,仔细清理枇杷叶上的绒毛,控制好火候,熬制过程中不时搅拌,一点不敢马虎。当琥珀色的膏体熬好时,他兴奋地跑去找陆清:“师父,您看,我熬成了!”
陆清尝了一口,口感和药效都恰到好处,满意地说:“做得很好!以后熬药的事,就可以放心交给你了。”
阿禾也进步很快,不仅能熟练记录药方,还能根据陆清的指导,简单回答病人的疑问。有位村民来抓药,询问服药的注意事项,阿禾清晰地说:“这药要饭后半小时服用,不能吃辛辣、生冷的食物,记得按时按量吃,效果才好。”
村民惊讶地说:“阿禾,你才学了没多久,就这么厉害了!以后肯定能成为像你师父一样的好大夫!”
阿禾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心里却充满了成就感。
随着徒弟们越来越能干,陆清也能抽出更多时间。她开始研发新的护肤品,还计划着明年春天去县城考察,为开分店做准备。陆墨则忙着优化药铺的经营流程,制定了更详细的作息表和分工制度,让药铺的运转更加有序。
傍晚时分,药铺打烊后,姐弟仨和石头、阿禾坐在院子里,围着暖炉聊天。陆清看着两个徒弟,心里满是欣慰:“石头,阿禾,你们这几个月进步很快,继续好好学,以后肯定能独当一面。”
石头挠了挠头,笑着说:“多亏了师父和师哥、师姐的教导,我们才能学得这么快。以后我们会更用心,帮师父把药铺经营得更好!”
阿禾也说:“我会好好记药方、学问诊,以后成为一名好大夫,和师父一起治病救人!”
陆墨和陆月也纷纷点头,脸上满是期待。月光洒在院子里,雪地上泛起淡淡的银光,温暖的炉火映着几人的脸庞,格外温馨。
陆清知道,收徒不仅是为了让药铺运转得更好,更是为了传承医术,让更多的人能学好本事,帮助百姓摆脱病痛。看着眼前充满干劲的弟弟、妹妹和徒弟,她心里充满了希望——清禾药铺的未来,一定会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变得更加光明。
喜欢农门医女闯古代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农门医女闯古代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