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陆墨考取童生,学业事业双成
暖春三月,正是科举童生试放榜的日子。县城的公告栏前挤满了翘首以盼的考生和家人,陆清陪着陆墨挤在人群中,看着他紧攥的拳头和微微泛红的眼眶,心里也跟着紧张起来。
自去年决定重拾学业参加科举,陆墨便开启了“白天忙药铺、夜晚苦读”的生活。每天处理完药铺的账目、采购、运营等事务,他都会回到房间,在油灯下苦读至深夜。四书五经、八股文、策论,他逐一钻研,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去请教私塾先生,或是在陆清问诊间隙虚心求教。
“墨儿,别紧张,以你的努力,肯定能考上。”陆清轻声安慰,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陆墨深吸一口气,目光紧紧盯着公告栏上的名单,一行行仔细查找。忽然,他的目光定格在一处,身体微微颤抖,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姐!我考上了!我是童生了!”
陆清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公告栏上“陆墨”二字清晰可见,排在榜单中游位置。她悬着的心终于放下,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太好了墨儿!你的努力没有白费!”
消息传回村里,瞬间炸开了锅。村民们纷纷来到清禾药铺道贺,有的送来了自家种的蔬菜,有的带来了手工缝制的布料,还有的特意杀了鸡,非要请姐弟仨吃饭。药铺里的徒弟们也都围着陆墨,脸上满是敬佩:“墨哥,你太厉害了!一边打理药铺,一边读书,还能考上童生,真是我们的榜样!”
陆月更是蹦蹦跳跳地围着陆墨转:“墨儿哥,你真棒!以后你就是童生了,等将来考上秀才、举人,咱们家就出大官啦!”
面对众人的祝贺,陆墨却显得十分沉稳。他对着前来道贺的村民和徒弟们连连道谢,脸上没有丝毫骄傲自满,反而多了几分成熟与稳重。“谢谢大家的祝福,考取童生只是第一步,以后我还会继续努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正如他所说,考取童生后,陆墨并未因此懈怠,反而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药铺的管理中。他发现药铺之前的账目体系虽然清晰,但不够细致,很多支出和收入的分类不够明确,便利用在私塾学到的算术知识和逻辑思维,重新制定了一套更完善的账目体系。
他将账目分为“药材采购”“护肤品制作”“日常运营”“营收利润”四大类,每一类下面又细分出多个小项,比如“药材采购”分为“山区药农供货”“县城市场采购”“珍稀药材采购”等,每一笔收支都记录得详细入微,还附上对应的凭证,一目了然。
“姐,你看这套新的账目体系,不仅能快速统计出每月的营收和利润,还能清晰地看到每一项支出的占比,方便我们调整采购和运营策略。”陆墨拿着新的账本,向陆清讲解道。
陆清仔细翻阅着账本,看着上面工整的字迹和清晰的分类,忍不住赞叹:“墨儿,你这套账目体系太好用了!之前我想看某一项支出的具体情况,还要翻半天账本,现在一眼就能找到。有了你这套方法,药铺的管理更规范了。”
除了优化账目体系,陆墨还利用所学的策论思维,对药铺的管理流程进行了优化。他发现两家药铺之间的药材调配和信息沟通不够及时,便制定了“每日互通机制”——每天傍晚,两家药铺的负责人通过书信沟通当天的接诊人数、药材消耗、顾客反馈等情况,以便及时调整药材库存和服务策略。
他还针对徒弟们的学习制定了“轮岗制度”,让村里药铺的徒弟和县城分店的徒弟定期交换学习,既能让他们熟悉两家药铺的运营模式,又能互相交流学习经验,提升医术和业务能力。
“周明,你这几天去村里药铺学习,跟着陈宇熟悉一下村里病人的情况,多向石头和阿禾请教抓药、熬药的技巧。”陆墨对着县城分店的徒弟周明说。
周明点点头:“好的墨哥,我一定好好学。”
在陆墨的优化下,两家药铺的运转效率大大提升,不仅减少了不必要的成本浪费,还提升了顾客的满意度。有一次,县城分店的当归库存不足,通过“每日互通机制”得知村里药铺还有剩余,当天就完成了调配,没有影响到病人抓药。
陆清看着陆墨的变化,心里满是骄傲。她知道,陆墨已经从一个需要她照顾的弟弟,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药铺管理者,不仅在学业上取得了成就,在事业上也展现出了过人的能力,真正实现了学业与事业双丰收。
这天晚上,姐弟仨坐在院子里,庆祝陆墨考取童生。陆清举起酒杯,对着陆墨说:“墨儿,恭喜你考取童生,也谢谢你为药铺做的一切。你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学业和事业是可以兼顾的。以后,姐姐相信你一定能做得更好。”
陆墨站起身,郑重地说:“姐,谢谢你一直以来的支持和鼓励。没有你,就没有我的今天。以后我会继续努力读书,同时把药铺的管理做得更好,让你能更放心地专注于医术,咱们一起把清禾药铺经营得越来越好。”
陆月也举起水杯,笑着说:“墨儿哥,我也要向你学习,好好读书,好好学药,以后和你一起帮姐姐!”
月光洒在院子里,温柔而明亮。陆清看着身边越来越优秀的弟弟妹妹,心里满是欣慰。她知道,陆墨的成长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姐弟仨还会一起面对更多的挑战,一起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而清禾药铺,也会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更多人心中的希望与依靠。
喜欢农门医女闯古代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农门医女闯古代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