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回 藏经洞里见真章 青铜镜前显本源
诗曰:
石洞藏经岁月深,青铜照影见初心。
三族秘辛终揭晓,少年策马向云岑。
第一节:洞门开启
“小心点,对准图腾的中心位置。”
古今教授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这年的冬至清晨,鄱阳湖的水雾像一匹无边无际的素色绸缎,将天地间的一切都裹得严严实实。空气里满是湖水的腥甜与枯草的萧瑟,寒风卷着芦花,在崖壁间打着旋儿,发出细碎的呜咽声,像是这片古老水域在诉说着沉睡了百年的秘密。
虞明站在藏经洞入口的崖壁前,指尖微微发颤,掌心的汗水几乎要将那半块青铜镜浸湿。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胸腔里翻腾的情绪。从半年前在古籍修复课上偶然发现《水府真经》里夹着的那页残破拓片开始,这场跨越时空的探寻就像一根无形的线,将他的生活彻底缠绕。
此刻,虞明手中的青铜镜与古今教授交予的半块镜身终于对齐,边缘的纹路严丝合缝,仿佛它们本就该是一体。
古教授今年已经六十二岁,鬓角早已染满霜华,可那双眼睛却依旧锐利如鹰,紧紧盯着虞明手中的青铜镜。1953 年那次失败的考察,是他心头永远的痛,三位队员的身影时常在他梦中浮现,如今再次站在这里,他既期待又恐惧,生怕历史会重演。
虞明点点头,缓缓将完整的青铜镜举到与视线平齐的高度。镜面经过岁月的洗礼,泛着淡淡的铜绿,却依旧光洁如新,清晰地映出崖壁上那尊巨大的鱼形图腾。图腾雕刻得栩栩如生,鱼鳞的纹路细致入微,鱼眼凸起,像是在凝视着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
就在这时,东方的天空突然亮了起来,朝阳奋力冲破云层的束缚,金色的光芒如同利剑般穿透水雾,精准地将光斑投在图腾的左眼位置。
“嗡 ——”
一声细微的震动从崖壁内部传来,虞明甚至能感觉到脚下的岩石在轻轻颤抖。紧接着,图腾左眼处的石缝突然裂开一道缝隙,缝隙越来越大,最终露出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洞口。洞口边缘还残留着些许湿润的青苔,似乎印证着它刚刚被唤醒。
“‘左眼为门,右眼为关’,和《水府真经》里记载的一模一样!” 海蓝蓝兴奋的声音打破了短暂的寂静。
她快步走到崖壁前,从帆布背包里掏出铅笔和笔记本,蹲下身,在岩壁上仔细标注出潮汐刻度。她的头发有些凌乱,几缕碎发贴在额头上,可眼神里却满是狂热。
作为水族的后人,她从小就听着藏经洞的传说长大,如今亲眼见证洞口开启,心中的激动难以言表。
“水文记录显示,此刻的水位正好处于‘临界值’。” 海蓝蓝一边说着,一边用指尖轻轻划过图腾的右眼,“按照 1980 年拓片的提示,要打开这扇门,必须要有守鼎人的血与水族的鳞同时注入凹槽。”
话音刚落,众人就看到图腾右眼处的石面突然渗出细小的水珠,水珠顺着石缝缓缓流淌,与不远处人工湖底的结界水纹产生了奇妙的共鸣,频率惊人地一致。
考察队的队员们陆续聚拢过来,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期待与紧张。当年的探险装备简陋却实用:帆布背包里整齐地装着马灯、绳索和用油纸包好的干粮,马灯的玻璃罩上还沾着些许灰尘,却依旧能看出被精心保养的痕迹。
周教授站在人群中,他胸前挂着的上海牌手表格外显眼,黑色的表盘上,指针正稳稳地指向 “7:15”。
“辰时到了。” 周教授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声音带着一丝庄重,“这正是《水府真经》记载的‘辰时开门’之刻,时间刚刚好。”
他从事考古研究几十年,参与过无数次考察,可从未像今天这样激动。眼前的景象,每一个细节都与古籍记载完美契合,这让他对接下来的探寻充满了期待。
王影儿抱着青铜鼎,小心翼翼地站在崖壁下。青铜鼎通体呈青绿色,鼎身上雕刻着复杂的云纹,经过岁月的侵蚀,部分纹路已经变得模糊,却更添了几分古朴与神秘。
鼎内装着的金色粉末随着洞门的震动轻轻扬起,在空中形成一道道细小的光柱,渐渐地,这些光柱竟然组成了三族先祖的虚影。虚影虽然模糊,却能清晰地看到守鼎人的手势 —— 那手势与虞明掌心的红印纹路完全相同。
虞明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掌心,那道红印是他从小就有的,形状奇特,像是某种神秘的符号。小时候,他曾无数次好奇这红印的来历,可家里人总是含糊其辞。直到加入考察队,古今教授看到这红印后,才告诉他,这是守鼎人血脉的象征。
此刻,看到先祖虚影的手势与自己掌心红印吻合,他心中的震撼难以形容,一种莫名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咔嚓,咔嚓……”
陈宇的海鸥相机快门声在寂静的崖边格外清晰。他举着相机,不停地调整角度,镜头紧紧捕捉着崖壁上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随着洞口的开启,崖壁上原本模糊的梵文逐渐变得清晰起来,一笔一划都透着古老的气息。
“三族同心,洞门自开”,八个大字映入眼帘,仿佛在诉说着当年三族联手守护藏经洞的故事。
1986 年的胶卷还需要手动卷片,陈宇小心翼翼地将拍满的胶卷取出,准备换上新的。就在他低头换胶卷的间隙,眼角的余光突然瞥见了图腾的鱼尾处。潮水刚刚退去,露出的石面上刻着几行细小的文字。他心中一动,连忙放下相机,凑过去仔细查看。
“快看!” 陈宇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他猛地站起身,朝着众人喊道,“图腾鱼尾处的刻字,是 1943 年日军实验日志里缺失的最后一页内容!”
众人闻言,纷纷围了过去。虞明挤到前面,借着朝阳的光芒仔细辨认着那些刻字。文字是用日文刻的,虽然有些地方已经模糊不清,但依稀能辨认出 “实验失败”“能量失控”“封印” 等字眼。
1943 年,日军曾在鄱阳湖一带进行过秘密实验,试图获取藏经洞中的神秘力量,可最后却不了了之,相关的实验日志也缺失了关键的最后一页。如今,这缺失的内容竟然出现在这里,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喜欢溟渊水劫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溟渊水劫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