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管家虽不明白张勤要这怪东西干嘛,还是依言去办了。
很快,一块刷了白土、表面还算光洁的“白板”立在了张勤书房里。
笔也好办,他让狗蛋和小草去找些质地松脆、颜色深黑的木炭条来,削尖了,便是现成的“炭笔”。
写上去能看清,用湿布一抹就掉,正好反复使用。
张勤又用硬纸片做了些小卡片,上面用毛笔端正地写上阿拉伯数字1到10,背后则画上相应数量的圆圈点点,以及算筹计数。
但他想到,要让孩子真正学会写字,还得有专门用来练习的纸。
于是就唤来苏怡和小禾,比划着说:“找些厚实些的麻纸来,裁成这么大。”
他用手比了个巴掌大的方块。
“关键是在上面,用针刺或者用淡墨,打出密密麻麻的格子,一个格子大概……嗯,有指甲盖大小就行。”
“每个格子再轻轻点上四个点,就像那个‘日’字里面的结构一样,帮助定位笔画。”
苏怡心思巧,立刻明白了。
“郎君是说,让皇孙们在格子里写字,好比把字框在格子里,笔画就不容易散乱跑偏?”
“对,就是这个意思!”张勤点头。
也让苏管家再找些光滑细直的小竹棍,截成一般长短,每根约莫一指长,准备了一小捆。
至于教学内容,张勤打定主意,第一天绝不多教,只攻五个数字:1,2,3,4,5。
多了孩子记不住,反而生厌。
准备停当,次日巳时,东宫马车准时到来。
张勤抱着白板、一匣子炭笔、一捆竹棍、硬纸片和一叠特制的“日子格”纸,入了东宫偏殿。
在东宫侍从的引导下,他来到一处雅致安静的偏殿。
太子李建成并未露面,只有魏徵和原来给皇孙讲授算学的博士在一旁作陪。
两位小皇孙,约莫六七岁的承宗和看上去只有三四岁的承道,已经端坐在小案后,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新来的先生。
承宗坐得端正,有些拘谨。
承道则明显好动,小脑袋转来转去。
张勤放下东西,先向魏徵和王博士行了礼,然后走到两位小皇孙面前,笑眯眯地拱了拱手。
张勤放下东西,先行礼,然后笑着对两位小皇孙说:
“今日我们不读经,不背书,就来玩一个‘画道道’的游戏,好不好?”
“画道道?”承道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
他先拿出白板,接着将那捆小竹棍倒在两位小皇孙面前的案几上。
“小郎君,你们可见过这种小棍子?”张勤笑着问。
承宗看了看竹棍,点了点头道:“见过的,王博士摆弄过,说是算筹。”说着也看向了在旁的博士
“对啦!”张勤拿起一根小竹棍,平放在案上,“这样放一根,就表示一。”
同时,张勤拿起炭笔,在白板光滑的白色涂层上,从上到下,“唰”地画了笔直的一道,“你们看,这像什么?”
承宗犹豫着说:“像……像根筷子?”
承道抢着喊:“像根小棍子!”
“都对!”张勤笑道,“在我们今天的游戏里,它就叫一。”
他在旁边端正地写下一个大大的阿拉伯数字“1”。
接着,他又拿起两根竹棍,也在白板画了并排的两道:“那这个呢?”
“两根棍子!”
“它叫二!”张勤写下数字“2”。
然后是三道,“这个就是‘3’!”
他反复展示了几遍,让皇孙跟着念。
然后,他拿出准备好的实物:一根筷子,两只小巧的玉貔貅,三块温润的鹅卵石……
张勤指着实物,让皇孙找出对应的数字卡片,或者在白板上画出相应的道道。
“承宗小郎君,请你拿起‘1’的卡片,放在筷子旁边。”
“承道小郎君,你能在白板上画出代表这三块石头的道道吗?”
游戏的方式让两个孩子都参与了进来。
尤其是承道,对能亲手用炭笔在白板上画道道充满了兴趣,虽然画得歪歪扭扭,但乐此不疲。
等他们对1、2、3的样子和含义有了初步印象后,张勤才拿出了最后的“法宝”。
那叠“日子格”纸和削好的小炭笔。
“现在,我们要请这三位新朋友,住进它们自己的小房间里。”
张勤示范着,在日子格里,沿着四个点的定位,端端正正地写了一个“1”。
“看,这个格子就是‘1’的家,要写得稳稳的。”
他把纸和炭笔分给两位皇孙:“来,我们也试试,请1、2、3都到它们的格子里去住下。”
承宗学得认真,一笔一画,虽然稚嫩,但努力照着样子写。
承道则更需要手把手地引导,张勤便耐心地握着他的小手。
带着他在格子里画出一道、两道、三道……,一边画一边念:“这是1,这是2,这是3……”
魏徵在一旁静静看着,见张勤并不急于求成,巧妙地将新符号与皇孙可能见过的算筹联系起来。
然后用游戏、图画、亲手练习的方式,让两位皇孙,特别是活泼好动的承道,竟然都能专注地摆弄了将近半个时辰,心中暗暗称奇。
他看到张勤握着承道的小手练习时那份耐心,看到承道成功后脸上洋溢的成就感,不禁微微颔首。
结束时,张勤给两位皇孙都发了几张空白的硬纸片和一小段炭笔。
“这是今天的功课,回去可以自己画几个喜欢的东西,用这算筹把它有几个写出来。”
“然后也用我们的新数字把数量写下来在格子里,下次带来给我看好不好?”
“好!”承道抢着答应,小心地收拾自己的宝贝。
承宗也恭敬行礼:“学生记下了,多谢先生。”
离开东宫时,魏徵和王博士亲自将张勤送到殿外。
王博士用比方才授课时更加真诚的敬意向张勤说道:
“张司农考虑周详,由筹及数,贴合旧知,循序渐进。”
“此法于蒙童启蒙,确有奇效。王佩服。”
这是魏徵也在旁补充:“两位小郎君也甚是喜欢,有劳先生费心了。”
张勤谦逊回礼:“魏大人、王大人过奖,不过是些引导孩童的小把戏罢了。”
说罢,张勤提着两束肉脯,便与魏徵和王博士分别,坐着东宫的马车回去了。
喜欢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