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清晨的宫道寂静。
魏徵边走边问,语气平淡却带着师长的关切:“重阳登高,是去了终南山?见着孙真人了?”
张勤略落后半步,恭敬答道:“回老师,正是去拜见了师父。师父他老人家云游方归,精神矍铄。”
他顿了顿,觉得此事无需隐瞒,便如实相告。
“师父念弟子些许向学之心,昨日已正式收录弟子与苏怡姑娘为亲传弟子。”
他话音未落,走在前面的魏徵脚步倏然一顿,霍然转身,眼中精光一闪。
“孙药王收你为亲传弟子?”
连一旁总是神色从容的王珪,也骤然瞪大了眼睛,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魏徵上下打量着张勤,仿佛要重新认识这个学生一般,半晌才缓缓道:
“孙真人眼界极高,一生逍遥,不慕权贵,竟肯收你入门……你这机缘,着实不凡。”
语气中竟带了几分罕见的感慨。
王珪也抚掌叹道:“了不得,了不得!孙药王乃当世活神仙,能入其门墙,张丞之前途不可限量啊!”
他半开玩笑地凑近一步,压低声音。
“日后老夫若有个头疼脑热,说不得真要来叨扰张丞,请你这药王高徒给瞧瞧脉象了!”
魏徵虽未如王珪这般说笑,却也微微颔首,看着张勤道:
“既得此机缘,更当时时自省,莫坠了师门清誉。医道如此,为官之道亦是如此。”
张勤忙躬身道:“老师教诲,学生谨记。”
“王中允说笑了,晚辈学识浅薄,尚需苦读,若真有效劳之处,定当尽力。”
此时已行至东宫偏殿前,两位小皇孙的伴读已在外等候。
魏徵与王珪需先去与同僚议会,便与张勤别过。
张勤整了整衣冠,深吸一口气,迈步向偏殿内走去。
……
张宅。
苏怡小口喝完小禾端上的热羹汤,觉得身上暖和了不少。
她没急着歇息,而是将师父师姐给的手稿在书房案头小心放好,便让小禾去请苏福管家过来。
苏福很快便到了,躬身问道:“小姐有何吩咐?”
苏怡请他坐下,自己也端坐在椅上,语气温和却清晰。
“苏伯,有件事要劳烦您去办。郎君与我商议,打算在城里开一间医馆。”
苏福闻言,脸上露出些惊讶,但很快便收敛了,认真听着。
“这医馆,不图排场,首要的是地段妥当,屋子敞亮干净。”
苏怡细细交代,“最好能临街,但也不必是东西两市那般最喧闹的地段。”
“左右邻里,若是清静人家更好。铺面大小,能隔出问诊、抓药、稍作休憩的三处地方便好。”
“您近日若得空,便在城里多转转,留心看看有没有合适的铺面出让或租赁。”
苏福仔细记下,想了想问道:“小姐,这医馆打算用何名号?老仆好多留意。”
苏怡沉吟道:“师父赐名‘杏林堂’。您打听时,不必急着亮出郎君和我的名号,免得引人注目,价钱上反而不美。”
“老仆明白了。”苏福点头,“小姐放心,我明日便开始去各坊市转转,定寻个合宜的所在。”
苏怡露出些许笑意:“有劳苏伯了。此事不急在一时,稳妥为上。”
“寻到几处合适的,先记下位置情形,回头再请郎君一同定夺。”
“是,小姐考虑周全。”苏福应下,见苏怡面露倦色,便知趣地告退。
“小姐一路劳顿,先好生歇息,老仆这就去张罗。”
看着苏福退出房门,苏怡轻轻舒了口气。
歇过午觉,苏怡觉得身上松快了些。
她唤来小禾:“随我去工坊和铺子看看。”
两人也没叫车,就沿着坊间的青石板路走着。
秋日午后的阳光暖融融的,洒在人身上很舒服。
先到了怀德坊的工坊。
还没进门,就闻到熟悉的皂角混合着花香的清冽气味。
管事的老陈正在院里指挥两个伙计翻晒新制的皂胚,见苏怡来了,忙迎上来。
“东家您来了?今日刚出了一锅桂花味的,正晾着呢。”
苏怡点点头,走进工棚里转了转。
只见七八个工人正低头忙活着,有的在搅拌皂液,有的在将凝好的皂块从模子里磕出来,动作麻利,井然有序。
她拿起一块刚出模的常皂,摸了摸边缘,又凑近闻了闻,问道:“陈管事,这锅的火候看来正好。原料可还充足?”
老陈忙道:“姑娘放心,前日才送来的新料,堆了半屋子,够用一两个月的。”
苏怡又去仓房看了看存货,见各类香皂都码放得整整齐齐,心里有了数。
叮嘱了老陈几句注意防火、保持洁净的话,便带着小禾往东市的“兰蔻”铺子去。
铺子这边,生意瞧着比工坊那边更热闹些。
虽不是最拥挤的时段,柜台前也总有不少女客在挑选。
掌柜的认得苏怡,见她进来,隔着柜台点头示意,手上还在忙着给一位夫人包好两块精皂。
苏怡也不打扰,就在一旁静静看着。
只见一位穿着体面的嬷嬷,显然是熟客,直接对伙计说:
“老规矩,常皂五块,精皂要那茉莉香的,再来两块。”
伙计利落地装盒,嘴里还说着:“嬷嬷您拿好,用好了下次再来!”
另一位年轻些的小娘子,则拿着精皂和常皂反复比较,犹豫不决。
旁边的女伙计便笑着介绍:“小娘子,这常皂洗濯衣物、净手都好,实惠。”
“精皂沐浴更衣后用着,留香持久,浑身都舒坦。您不如都带一块试试?”
苏怡看了一会儿,见掌柜的得空,才走过去。
掌柜的笑着低声道:“苏姑娘,这个月,账目都平稳,回头客是越来越多了。我们问了下,长安周围县城的也来得越来越多了。”
苏怡翻看着这半月的账本,进项确实稳定,与张勤之前估算的相差无几。
她合上账本,对掌柜的道:“辛苦诸位了。眼下长安城里的生意算是稳住了。”
“我琢磨着,下一步,该看看其他州府了,能不能也把铺子开过去。”
掌柜的眼睛一亮:“姑娘好眼光!咱们这香皂,长安的贵人们都用得,别的州府定然也稀罕!”
“只是…这人手和货运,可得仔细筹划。”
“是这个理儿。”苏怡点头,“你先留心打听着这些地方的消息,等郎君空了,再细细商议章程。”
从铺子里出来,日头已经西斜。
小禾跟在苏怡身后,小声说:“姑娘,我看咱们这生意,真是越做越红火了。”
苏怡望着熙熙攘攘的东市,轻轻“嗯”了一声。
……
当天晚上,秦王府书房内,烛火通明。
李世民刚批阅完来自洛阳天策府的几份军报,揉了揉眉心。
房玄龄轻步走入,将一份薄薄的笺纸放在案头。
喜欢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