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的第一缕光刚掠过紫禁城的角楼,午门外便响起了震耳的鼓乐。
这宣告着重要时刻的来临。
朱厚照穿着绣十二章纹的衮龙袍,乌纱翼善冠上的金箪映着晨光。
张永正跪在地上为他系好玉带,声音里带着笑意:“陛下,吉时快到了,亲迎的队伍都备妥了。”
这是张永对朱厚照的提醒。
朱厚照抬手抚了抚袍角的日月星辰纹。
目光望向夏府的方向,问道:“阿绾那边都安排好了?”
他关心着夏氏的安排情况。
“回陛下,尚宫局的女官早就去行宫伺候了,嫁衣、盖头都备齐,就等陛下亲迎。”
张永回话间,已扶着朱厚照起身。
张永如实汇报情况并扶朱厚照起身。
午门外的亲迎队伍早已排列整齐。
三百六十名锦衣卫校尉穿着飞鱼服,扛着 “龙凤呈祥” 旗走在最前。
随后是六十人的鼓乐班,唢呐、笙箫吹得震天响。
英国公张懋捧着皇后册宝,礼部尚书张升举着节杖,跟在朱漆马车旁。
马车周身挂着红绸流苏,车顶立着金凤凰,车厢里铺着软垫,放着夏氏爱吃的蜜饯和一壶温水。
这是朱厚照特意吩咐加的。
这展现了亲迎队伍的整齐与朱厚照的用心。
“起驾!”
随着张懋一声高喊,队伍缓缓驶出午门。
这是队伍出发的信号。
街上早已挤满了百姓,有的捧着鲜花,有的举着 “天作之合” 的纸牌。
见朱厚照的龙旗过来,纷纷跪地高呼:“吾皇万岁!皇后千岁!”
百姓们表达着对帝后的祝福。
朱厚照坐在马背上,抬手示意百姓平身。
目光扫过街边的红灯笼和干净的石板路。
这京城的喜庆,比他登基时还要热闹。
朱厚照感受到京城喜庆的氛围。
夏府的四合院此刻也是一片欢腾。
夏氏穿着绣五谷纹的皇后嫁衣,红盖头遮住了容颜,只露出纤细的手指,正攥着母亲塞来的桑枝绣帕。
夏妻站在一旁,眼泪掉了又擦:“阿绾,到了宫里要听话,照顾好陛下,也照顾好自己,娘…… 娘等着看你回来。”
母亲对夏氏满是牵挂与叮嘱。
“娘,我知道。”
夏氏的声音带着哽咽,“您和爹也要好好的,作坊的事别太累了。”
夏氏回应母亲并表达关心。
夏儒穿着锦衣卫千户常服,正对着铜镜整理衣襟。
夏臣跑进来喊道:“爹!陛下的队伍到街口了!”
夏臣带来陛下队伍的消息。
夏儒连忙扶着夏氏走到门口,刚站定,就听见远处的鼓乐声越来越近。
朱厚照的马队穿过人群,在夏府门前停下。
这是马队到达夏府的情景。
他翻身下马,张懋连忙递过节杖。
朱厚照持杖走到夏氏面前,声音温和:“阿绾,朕来接你了。”
朱厚照表达来接夏氏的心意。
夏氏身子微微一颤,连忙屈膝行礼。
朱厚照示意侍女扶她上轿,又转身对夏儒夫妇拱手:“岳父、岳母,阿绾就交给朕了,你们放心。”
说着,递过两个锦盒,“这个给岳父,是朕让人打制的织染工具,比寻常的更趁手;这个给岳母,是内库的绸缎,做衣服正好。”
朱厚照向夏儒夫妇表明心意并赠送礼物。
夏儒接过锦盒,眼眶一热。
陛下不说虚礼,反而送这些实用物件,比什么赏赐都贴心。
他连忙躬身:“臣谢陛下恩典!愿陛下与皇后永结同心!”
夏儒对陛下的礼物表示感激与祝福。
朱厚照点点头,目送夏氏的马车启动,才翻身上马,跟在队伍后面往皇宫去。
百姓们跟着队伍欢呼,夏臣站在门口,挥着手里的《农桑辑要》,大声喊:“姐姐!要好好的!”
朱厚照送夏氏回宫,百姓欢呼,夏臣送别姐姐。
队伍回到皇宫时,巳时刚到。
张太后早已在坤宁宫门口等候,穿着绣翟纹的礼服,见夏氏的马车过来,笑着抬手:“快扶皇后下来,该拜天地了。”
张太后准备迎接夏氏拜天地。
侍女扶着夏氏下轿,朱厚照上前牵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嫁衣传来,夏氏的紧张渐渐消了些。
两人并肩走进坤宁宫,香案上的龙凤烛燃得正旺,司礼监太监高声唱喏:“吉时到,拜天地 ——”
朱厚照与夏氏开始拜天地仪式。
朱厚照与夏氏并肩跪下,对着天地的牌位磕了三个头。
起身再拜高堂,张太后坐在上首,笑着抬手示意免礼。
最后夫妻对拜,红盖头下的夏氏微微抬头,正好撞见朱厚照含笑的目光,脸颊瞬间红透。
朱厚照与夏氏完成拜天地、高堂和夫妻对拜的仪式。
拜堂完毕,朱厚照牵着夏氏走进洞房。
房间里摆满了红烛,墙上贴着 “囍” 字,桌上放着合卺酒 —— 用匏瓜剖开制成的酒杯,盛着温热的米酒。
张永领着宫女太监退了出去,临走前悄悄关上门,只留下满室的烛影摇红。
朱厚照与夏氏进入洞房,张永等人退下。
朱厚照拿起桌上的玉簪,轻轻挑开夏氏的红盖头。
烛光下,夏氏的脸颊泛着红晕,眼神里带着羞涩,却比初见时多了几分安稳。
“阿绾,累了吧?”
朱厚照递过一杯温水,“先喝口水,蜜饯在那边,想吃就拿。”
朱厚照关心夏氏并递上温水。
夏氏接过水杯,小声道:“谢陛下,不累。”
她的目光扫过房间,见桌上除了合卺酒,还有一本摊开的《农桑辑要》,正是朱厚照之前赐给夏臣的那本,忍不住问:“陛下也看农桑的书?”
夏氏回应朱厚照并询问其是否看农桑书。
“闲来无事翻翻看。”
朱厚照坐在她身边,拿起书翻了翻,“你爹昨天还跟朕说,皇庄的桑苗都栽活了,等过些日子,朕带你去看看。”
朱厚照说明情况并表示带夏氏去看桑苗。
夏氏眼睛一亮:“真的吗?能去看桑苗?”
“当然。”
朱厚照笑了,“朕说过,你不用拘谨,宫里也能种桑养蚕,要是想染布,朕让人给你搭个小染坊。”
他顿了顿,语气温柔,“你懂农桑,懂百姓的苦,这比什么都好。后宫不用你干预朝政,只要你过得舒心,偶尔跟朕说说桑苗的长势,朕就很开心了。”
朱厚照再次肯定并表达对夏氏的期望。
夏氏放下水杯,轻轻点头:“臣女知道了。臣女会好好照顾自己,也会帮着陛下留意农桑的事,绝不乱问朝政。”
夏氏表明自己的态度。
朱厚照拿起合卺酒,递给夏氏一杯:“来,喝了这杯酒,以后咱们就是夫妻了。”
两人轻轻碰杯,米酒的甜意漫开,混着红烛的香气,透着几分温馨。
夏氏小口喝着酒,眼角的余光瞥见朱厚照袍角的龙纹,心里突然踏实了。
这个帝王,没有半点架子,反而像家里的兄长般亲切,或许入宫的日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熬。
朱厚照与夏氏共饮合卺酒,夏氏对未来有了新的感受。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张永的轻叩声:“陛下,刑部尚书韩邦派人来禀报,大赦天下的名单已经拟好了,问陛下何时有空御览。”
张永带来刑部的消息。
朱厚照握着酒杯的手顿了顿,随即道:“知道了,让他把名单放着,明天朕再看。”
朱厚照回应处理名单的时间。
门外的脚步声渐渐远去。
夏氏没有多问,只是拿起一颗蜜饯放进嘴里,甜意驱散了最后的紧张。
朱厚照看着她的模样,嘴角的笑意更浓了。
他要的皇后,就是这样懂分寸、知进退,不掺和朝政,却能懂他的心意。
朱厚照对夏氏的表现感到满意。
红烛燃得越来越旺,将两人的影子映在墙上,渐渐叠在一起。
朱厚照收起合卺酒杯,对夏氏道:“累了一天,早点歇息吧。明天还要给母后请安,之后朕带你去看看宫里的花园,那里有空地,正好能种些桑苗。”
朱厚照安排后续事宜。
夏氏点点头,任由朱厚照扶着她走到床边。
烛火摇曳中,她轻轻躺下,心里想着皇庄的桑苗,想着家里的爹娘,想着眼前的帝王。
或许从今天起,她的人生,真的要和这大明的农桑、百姓的生计,紧紧连在一起了。
夏氏对未来有了新的思考。
朱厚照吹灭了床头的蜡烛,只留下桌上的龙凤烛继续燃着。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与烛影交织在一起,温柔地笼罩着这对新婚的帝后。
而宫门外,刑部送来的大赦名单正放在案上,等着明天帝王的御笔朱批,为这场盛大的婚礼,再添一笔天下同庆的荣光。
描绘出婚礼后的温馨场景与后续展望。
喜欢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