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春播里的新希望
开春的第一声春雷过后,文山的红壤坡地终于解冻。李建国和老周早早扛着锄头往地里走,身后跟着研学基地的几个孩子——这是他们约定好的“春播体验课”,要带着孩子们一起种新一季的三七苗。
地里已经翻耕好,土块细碎松软,还撒了一层腐熟的松树皮有机肥,远远就能闻到淡淡的肥香。“种三七苗有讲究,行距要留30公分,株距20公分,太深会闷根,太浅容易被风吹倒。”李建国一边给孩子们示范,一边用小铲子挖出行距均匀的浅坑。老周则捧着三七苗,小心翼翼地递到每个孩子手里:“这苗是合作社培育的优质品种,抗病性强,以后长出的三七皂苷含量更高。”
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朵朵捧着三七苗,蹲在坑边迟迟不敢下手。“爷爷,我怕种歪了,影响它长‘身份证’。”她小声说。李建国笑着蹲下来,手把手教她把苗放进坑,再用土轻轻压实:“只要根埋稳了,好好浇水,它就会健康长大,到时候扫码就能看见它的成长记录,比你写日记还详细呢!”朵朵听了,认真地把土拍实,还在苗边插了个小牌子,写上自己的名字:“我要天天来看它,帮它记录生长!”
孩子们忙着种苗时,李建国和老周悄悄走到地埂边,看着连片的三七苗在春风里舒展嫩叶。“今年合作社要引进新的检测设备,采收前能先在地里测皂苷含量,不用再等送样结果了。”老周压低声音说,眼里满是期待,“我还想试试种‘三七+白三叶草’的套种模式,技术员说能进一步改良土壤,说不定产量还能再提一提。”
李建国点点头,指着远处正在搭建的新厂房:“听说那是深加工车间,以后咱的三七不仅能做粉、做礼盒,还能提炼三七皂苷,卖给药厂做保健品,附加值能再翻一倍。”他掏出手机,点开上海采购经理发来的消息——对方说今年要增加订单量,还要定制一批适合老年人的“三七养生茶包”。“你看,只要咱把品质守住,订单只会越来越多。”
中午收工时,孩子们都舍不得走,围着自己种的三七苗拍照。朵朵拉着李建国的衣角:“爷爷,秋天采收的时候,我能来给我的三七扫码吗?我想看看它的‘身份证’上有没有我的名字。”李建国笑着答应:“当然能!到时候还要请你当小讲解员,给其他小朋友讲你种三七的故事呢!”
看着孩子们蹦蹦跳跳地离开,老周感慨道:“以前种三七,就盼着能多卖点钱;现在不一样了,还能带着孩子一起种,让他们懂咱文山三七的好,这比赚钱还高兴。”李建国望着地里的三七苗,春风吹过,嫩叶上的水珠折射出细碎的光。他知道,这一场春播,播下的不只是三七苗,更是文山道地药材的未来——从老一辈的坚守,到新一代的参与,这片青黑土地上的故事,会像三七的根系一样,扎得更深,长得更旺。
夕阳西下时,两人扛着锄头往回走,身后的三七地在暮色里渐渐连成一片绿色。李建国想起两年前的春天,自己还在为农残超标发愁;如今,不仅自家的三七有了“身份证”,还能和老周一起,带着孩子们播种希望。他心里清楚,这只是开始——未来,会有更多人知道文山三七的道地,会有更多农民靠着标准种植过上好日子,这片红壤上,永远会有新的希望在生长。
喜欢重生之逆流职场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重生之逆流职场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