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已是十日之后。
南京城外,佛门高僧应江流儿之约,前来为倭寇之乱枉死的百姓和士兵召开水陆法会。
一解兵戈之气,二为大明祈福,三安百姓之心。
又名安神大会。
江南之地,民生富裕,光是有名有姓的寺庙之数不少于上百,加上历朝历代对佛门都呈现扶持政策。
是以,不到天亮,城门外就已经站满了密密麻麻的人影,其中有不少都是佛门的虔诚信徒。
而维持现场秩序的,自然是戚继光亲自训练而出的其中五千名士兵。
数千兵卒笔直的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已经近两个时辰,仍然还是精神抖擞,不动如山。
看到他们的人都在寻思着,哪怕是曾经岳飞所率领的岳家军恐怕也不过如此。
而新军能这么军纪严明自然是有原因的,自胡宗宪往下每天都要学习一些关于江流儿好,江家父子深明大义的话。
上面的将军们都说过了。
他们训练,就是为了打仗。
打仗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大明。
因为这样江流儿会开心,同时自己隔三差五吃到的肉块也会更大更肥。
所以大家训练都特别的卖力。
能够进入队列的士兵,都是从剩下的四万人选的精锐中的精锐。
高台之侧,戚继光环视一周,心里十分满意,虽然只训练了一个多月,但是他们原本就是老兵,而且经历过了几天血战。
他相信,只需要再过上一段时间,这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将不弱于他曾经所率领的戚家军。
一旁,江流儿已经穿着一身色彩明显的盔甲,在巡视军队了。
尽管军队现在自领军之人开始,都尉、校尉,基本上都是他的人了,可他对于佛法不感兴趣。
左右不过就是一些让人退一步,再退一步之类的。还不如和军士们加深一下印象。
况且圆德大师有福王和严世蕃两个人作陪,一个皇亲国戚,另外一个位高权重,问题自然不大。
他如今的名声已经刷的够多了,况且这一次的安神大会就是他促成的,还不如让他们两个也露露脸。
尤其是严世蕃,他传信说,福王的这些伎俩早已司空见惯,就是地方上还是有太多的人不知道厉害。
身为一方大员,他要是亲自下场拉拢那太掉逼格了,可是要是继续这样下去,最少要三五年的时间,他才可以搞掉福王。
这也是他要给严世蕃刷刷声望的关系之一。
圆德大师不愧是有德高僧,话语间尽是禅机,偶尔传出去的只言片语让外面的人连连点头。
安神大会总共过去了三天这才结束。
连带着凌云寺这个名字也变得耳熟能详起来。
最后总结的时候,在城里大吃大喝两天的江流儿又出现了,象征性的说了两句总结发言。
就好像他一直都在,从未离开过一样。
…………
又过了五日。
夏季,河南之地发生的大旱。
数十万百姓百姓颗粒无收,无奈之下,只能以草根、树皮,乃至于观音土为食,饿殍满地。
而后,一场罕见的大洪水,自黄河上游一溃千里,毁房无数,民不聊生。
对于此,一向忧国忧民的江流儿是日不能思,夜不能寐,无奈之下,只能再请的道高僧前来解惑。
看到一个小小的凌云寺都在之前那一场盛会之下,变得人声鼎沸,其他各大寺院哪能错过这个机会。
消息刚传出去,一大波胖乎乎的得道高僧们就云集而来。
“农,天下之本也。”
“百姓无时无刻不在辛勤劳作,可是一场天灾就顷刻之间能让他们一年的辛苦灰飞烟灭。”
“他们太苦了。”
江流儿一副感慨的模样,顺着目光,仿佛看到了无尽的农民在耕种,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阿弥陀佛,江施主不必介怀,所谓善因善果,善果善因,只要今生行善,来世必得善果。”
“农夫今生今世虽忙碌不止,可却是功德无量,来生免入恶畜道,得享福报。”
众位僧人盘坐在距离江流儿不远的地方,脸上皆露出了悲天悯人之色。
“大明朝有此天灾,恐怕是对佛祖不诚。”
“正所谓金石所致,心诚则灵。”
江流儿好奇的道。
“那么,请问佛祖如何才能看到我的心诚呢。”
“当开一法会,祈求佛祖庇佑。”
“如此,定能感动佛祖,民生得安。”
江流儿听得连连点头,立刻又有一个高瘦僧人道。
“施主具备慧根,善哉善哉!”
“只有佛门可以庇佑大明。”
“没问题,没问题,我本人对于佛祖自然是十二万分的心诚。”
“这里还有一个故事,不知道你们听过没有?”
“愿为其详!”众位僧人一个个面上皆是带着自得的笑容。
“那我可就要说了。”江流儿眼睛一亮,嘴角勾起,露出一抹深深地笑意。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
“佛祖割肉喂鹰。”
喜欢围棋少年,我在大明举重若轻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围棋少年,我在大明举重若轻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