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建材市场的清晨,总裹着一股水泥和木材混合的、踏实的味道。林晟推开“林记建材”的卷帘门时,阳光刚好斜斜地扫过门口的货堆——码得整整齐齐的水泥袋上,用白色粉笔标着“325号,适合家用装修”,旁边的木板按厚度分堆,每堆前都立着小纸牌,写着“松木,不易变形”“杉木,性价比高”。这跟三年前鼎盛地产办公室里那些散落的规划图、催款单比起来,乱得有章法,也静得让人安心。
“林哥,早!”小王和小李从里屋出来,手里拿着刚整理好的账本。两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是林晟三个月前招的,一个懂点水电,一个会开车,当初面试时,林晟没像以前招行政那样只看“会不会来事”,只问了一句“能不能耐住性子,慢慢学”。现在,小王正把前一天的销售记录往电脑里输,小李在清点新到的瓷砖,林晟走过去,拿起账本翻了翻,指着其中一笔:“张叔家买的瓷砖,记得下周打个电话问问,贴得顺不顺手。”
这要是在以前,林晟绝不会管这种“小事”——那时候他满脑子都是“地级市项目”“信托贷款”,连老会计提醒他信托利息太高,都被他骂着“不懂行情”赶出去。可现在,他觉得这些“小事”才是生意的根。就像上周,有个老太太来买钉子,说要修孙子的小木车,林晟没给她拿最贵的不锈钢钉,只找了包普通的铁钉,还送了她一小段砂纸:“您孙子的车不重,这个够用,砂纸磨磨边,免得扎手。”老太太后来又带了邻居来,说“林老板实在”。
“林哥,分店那边的货差不多了,下午小李去送最后一批,明天就能开业。”小王抬头说。林晟点点头,从抽屉里拿出一串钥匙——分店就在市场另一头,比现在的店小些,但位置好,靠近小区门口。当初找铺面时,刘梅劝他“再看看,有没有更大的”,林晟却摇头:“够了,太大了管不过来,先把这家做好,分店稳了再说。”这话要是放在以前,他肯定会说“要开就开最大的,不然怎么翻身”,可现在,他懂了“稳”比“大”重要。
正说着,刘梅提着保温桶进来了,里面是豆浆和油条,还有两个茶叶蛋。“刚从早市买的,你们也趁热吃。”她把保温桶放在桌上,顺手帮林晟理了理皱了的衣领,“昨天我去分店看了,小李把货摆得挺齐,比你刚开这家时强多了。”林晟笑了,想起半年前开第一家店时,他连水泥和沙子该怎么堆都不知道,还是李建国过来,手把手教他“重的放下面,常用的放门口,免得客户找不着”。
“对了,李哥说今天上午过来,给你送个东西。”刘梅坐下喝了口豆浆,语气很轻——以前她提李建国,总带着点担心,怕林晟想起当年的纠纷,可现在,两人早没了芥蒂。果然,没过多久,李建国就来了,手里拿着一块小小的木牌,上面刻着“诚信经营”四个字,跟他自己店里的那块很像。
“恭喜你开分店,这玩意儿给你挂门上,图个吉利。”李建国把木牌递过来,林晟赶紧接了,又让小王倒茶。“上次你要的那批瓷砖,我让厂家优先给你发的,质量你放心。”李建国喝着茶,没提以前林晟欠他垫资款、扣他定金的事,只聊“最近建材价格稳了,家用的货好卖”。林晟听着,从抽屉里拿出一张银行卡:“李哥,那批瓷砖的钱,我提前打你卡上了,你查收一下。”
李建国愣了愣,随即笑了:“你这小子,现在倒比我还谨慎。”林晟也笑,想起去年他找李建国取经,李建国没藏私,教他“选货要看厂家资质,别贪便宜拿次品;跟客户打交道,别只想着赚钱,要想着帮他们解决问题”。那时候他才明白,以前自己总觉得“机会不等人”,其实是自己太急,急着翻身,急着证明自己,反而摔了大跟头。
中午的时候,有个客户来买装修用的水管,说家里要装热水器,不知道选哪种。林晟没直接推荐,而是问他“热水器是电的还是燃气的”“家里几口人用”,然后拿出两种水管:“这个ppR管耐热性好,适合燃气热水器,就是贵点;这个pVc管便宜,适合电热水器,您要是预算有限,选这个就行。”客户最后选了pVc管,临走时说“以前在别家,都让我买贵的,还是你实在”。林晟看着客户的背影,想起以前卖鼎盛花园的房子,为了成交,连“假离婚破限购”都敢提,现在才懂,“实在”比什么都重要。
下午,分店开业,没搞仪式,就放了一挂小鞭炮,李建国和几个常来的客户站在门口鼓掌。林晟看着分店门口的“林记建材”招牌,又看了看店里墙上挂着的东西——那是一张装裱起来的深圳旧车票,2000年的,背面“当时差5万,没敢买房”的字迹还清晰。以前,他看到这张车票,就想起错失的机会,心里又急又悔,甚至觉得要是当年买了房,就不会有后来的狼狈。可现在,他每次看到这张车票,只觉得是个教训:急着抓机会的人,往往抓不住;踏实走好每一步,反而能走得远。
关店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林晟锁好两家店的门,和刘梅一起慢慢往家走。路上,刘梅说:“今天分店卖了800多块,虽然不多,但比刚开第一家时强多了。”林晟点点头:“不急,慢慢来,只要两家店都稳了,咱们的日子就踏实了。”他没说“要开更多分店”,也没说“要赚大钱”,只想着“稳”——这个以前他最看不起的字,现在成了他最看重的。
路过以前鼎盛地产的旧址时,那里已经改成了一家超市,灯火通明。刘梅拉了拉林晟的手,没说话,林晟也没回头——他不再想以前的辉煌,也不再悔以前的错误,只觉得现在这样挺好:每天早上开门,教员工选货,跟客户聊天,晚上关店后和刘梅散步,聊明天该进什么货,该给哪个客户回电话。
走到小区门口,林晟突然停下,对刘梅说:“明天我想去看看我爸妈,跟他们说分店开了,让他们放心。”刘梅笑着点头:“好啊,我早上买点水果,一起去。”林晟看着刘梅的笑,心里暖暖的——以前他总觉得,只有赚了大钱,才能让家人放心,才能证明自己,可现在他才明白,家人要的不是“大老板林晟”,而是“踏实的林晟”。
夜里,林晟躺在床上,想起白天看到的那张装裱的旧车票,想起分店门口的“诚信经营”木牌,想起员工认真清点货物的样子,想起刘梅递给他豆浆时的笑容,突然觉得,这才是“新生”——不是赚了多少钱,开了多大的公司,而是懂得了踏实做事,懂得了珍惜眼前的日子,懂得了以前不懂的“稳”字的重量。他摸了摸身边刘梅的手,轻声说:“以后咱们就这么过,挺好。”刘梅迷迷糊糊地应了一声,翻了个身,靠得他更近了。窗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床头柜上,那里放着一本新的账本,上面记着今天的收入和支出,每一笔都清清楚楚,像他现在的日子一样,踏实,安稳。
喜欢天地翻覆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天地翻覆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