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的十一月已经飘起了雪,婷好房产乌鲁木齐分店的玻璃门上,贴着红色的“开业大吉”剪纸,门内暖黄的灯光里,“诚信经营”四个字的木质牌匾悬在正中央,与北京总部、成都分店、沈阳分店的牌匾出自同一位老木匠之手——周婷特意嘱咐的,要选百年老榆木,说“沉实,像咱们做中介的本分”。
分店店长热娜正给员工做早会培训,手里攥着的《诚信服务手册》已经翻得卷了边,扉页上有周婷的亲笔批注:“每个客户的需求背后,都是一个家的期待。”她指着手册里“不赚差价”的条款,给几个新入职的员工讲去年的事:“有个哈萨克族大叔想给儿子买婚房,预算不够,我们帮他申请了婷好公益基金的补贴,还找到了房东直租的低价房,大叔后来送了袋自家烤的馕,说‘你们是真为我们着想’。”
这时,玻璃门被推开,带着一身寒气的马大爷走了进来,手里提着个布袋子,径直走到服务台:“小热娜,我来给你们送喜糖,我孙子上周结婚了,多亏你们找的那套一楼的房子,方便我这老骨头进出。”布袋子里的喜糖是红色的,上面印着“囍”字,热娜接过时,指尖触到袋子的温度,心里暖烘烘的——这是乌鲁木齐分店开业一个月来,收到的第三份客户的感谢礼,有馕、有哈萨克族的手工刺绣,还有维吾尔族大妈做的手工皂。
热娜给马大爷倒了杯热茶,拿起手机给周婷发了条微信,附上马大爷的照片:“马大爷来送喜糖啦!”没过两分钟,周婷就回复了,还发了个点赞的表情:“替我谢谢马大爷,记得把咱们公益服务站的冬季租房指南给大爷一份,提醒他注意暖气维护。”
此时的北京,人民大会堂的颁奖现场,聚光灯正打在周婷身上。她穿着一身藏青色西装,胸前别着银色的胸针,是去年婷好房产成为“省诚信中介”时,员工们凑钱给她买的。颁奖嘉宾念出颁奖词:“她从县城的中介传单起步,以‘诚信’为犁,在房地产中介行业的土壤里深耕,从5人小店到覆盖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1000人团队,她不仅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更用‘公益’为笔,改写了中介行业‘赚快钱’的刻板印象——周婷同志,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掌声响起时,周婷接过证书,指尖微微有些颤抖。她想起七年前,自己蹲在县国土局门口发传单,风吹得手冻僵,只能哈气取暖;想起跟着林晟做中介时,客户因为“假社保”被查,林晟把责任全推给她,她只能自己掏10万赔偿,夜里在小公寓里哭;想起婷好房产开业那天,赵山河特意来祝贺,说“小周,走正道,才能走得远”——如今,这句话成了婷好房产所有员工的座右铭。
“我想把这份荣誉,送给婷好房产的每一位员工,也送给所有相信‘诚信’的客户。”周婷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会场,“七年前,我以为中介只是‘卖房子’;现在我明白,中介是‘帮人找到家’。我们在全国每一家分店都设立了公益服务站,不仅帮客户找房,还帮租房困难的家庭申请公益补贴——因为我知道,一套安稳的房子,对一个家庭来说,意味着什么。”
她的话刚落,台下就有人举起手,是《中国妇女报》的记者:“周总,您说婷好房产改变了中介行业的口碑,能具体说说吗?”周婷笑了,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一本厚厚的《公益帮助记录册》,翻开其中一页:“这是成都公益服务站的记录,上个月,我们帮一位单亲妈妈找到了月租1200元的两居室,还申请了婷好公益基金的500元\/月补贴,让她能安心陪孩子读书。这样的案例,我们全国的服务站每个月都会有上百个。”
记者接过记录册,看到上面密密麻麻的名字和联系方式,还有客户手写的感谢留言,其中一条是:“谢谢婷好,让我在陌生的城市,有了一个安稳的家。”周婷补充道:“我们还定期组织‘租房知识讲座’,教大家怎么避坑,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中介不是‘一锤子买卖’,是长期的信任。”
回到总部时,已是深夜。周婷的办公室里,书架上摆满了各地分店送来的纪念品:哈尔滨分店的冰雕摆件、海口分店的贝壳画、拉萨分店的唐卡挂饰,最显眼的是正中央的“全国优秀青年企业家”和“全国三八红旗手”证书,旁边放着一本《婷好房产全国布局图》,图上用红色图钉标注着每一家分店的位置,34个省级行政区,没有一个落下。
她刚坐下,手机就响了,是广州公益服务站的店长:“周总,今天我们帮一个外来务工家庭找到了靠近学校的房子,他们家孩子明年就能就近上学了,家长非要给我们送锦旗,我拦着了,说这是我们该做的。”周婷笑着说:“别拦着,让他们送,这锦旗不是给我们的,是给‘诚信中介’这个名头的。”
挂了电话,周婷拿起桌上的公益基金报表,看到今年已经帮助了1200个贫困家庭,比去年多了500个。她想起刚开婷好房产时,只有5个员工,大家挤在小店里,每天跑楼盘、发传单,有人说“中介做不久”,有人说“你斗不过那些赚差价的”,但她偏不信,就凭着“不骗客户、不赚差价”,一步步走到今天。
窗外的北京夜色正浓,远处的写字楼亮着灯,周婷看着全国布局图上的红色图钉,想起赵山河说过的话:“做企业就像建房子,根基稳了,才能盖得高。”她的根基,就是“诚信”和“责任”。她拿起笔,在布局图的空白处写下:“2014年,新增10个公益服务站,帮助2000个家庭。”
这时,手机屏幕亮了,是一条微信消息,来自那位成都的单亲妈妈,附了一张孩子在新家里写作业的照片,配文:“周总,谢谢您,孩子说这是他住过最安稳的房子。”周婷看着照片里孩子认真的侧脸,眼眶有点发热——她终于做到了,不仅开了全国最大的中介公司,还真的改变了一个行业的口碑,让“中介”不再是“坑人”的代名词,而是“帮人找家”的温暖存在。
她合上布局图,起身走到窗边,风从窗外吹进来,带着一丝凉意,却让她心里格外踏实。全国1000个员工,34个省级行政区的分店,1200个被帮助的家庭,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个“家”的期待,也是她一路走来的初心。她知道,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但只要守住“诚信”和“责任”,就一定能走得更远。
喜欢天地翻覆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天地翻覆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