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一帝秦始皇

没坑的萝卜

首页 >> 天下一帝秦始皇 >> 天下一帝秦始皇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三国:最强谋士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无敌升级王内大唐:李世民死后,观音婢怀孕了大魏宫廷内武逆焚天我也是皇叔梦境归来做才子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神魂至尊
天下一帝秦始皇 没坑的萝卜 - 天下一帝秦始皇全文阅读 - 天下一帝秦始皇txt下载 - 天下一帝秦始皇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1章 严师苛律 法吏初授《法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子楚对赵政学业的安排,效率高得惊人,也清晰地反映了他对这个长子未来的期望路径。在赵政向父母讲述了花园风波之后的第三天,一套完整的教育班子便被迅速搭建起来,如同为一座新建的宫殿配置齐了必要的梁柱与砖瓦。

为首负责蒙学的,是一位精通秦国历史和基础文字的博士,态度还算温和。负责骑射武艺启蒙的,是一名从军中退下来的老卒,沉默寡言,只演示,不多话。然而,最引人注目,也最让赵姬私下里感到不安的,是子楚为赵政聘请的、位列众师之首的**吏师**——一位名叫**贾**的法吏。

吏师贾,人如其职,如同一块从秦国律法石墙上凿下来的、棱角分明且冰冷坚硬的青石。他约莫四十多岁,身材瘦削,面容刻板,仿佛天生就缺少做出丰富表情的肌肉。他总是穿着一身浆洗得发白、却一丝不苟的深色吏员常服,头发梳得紧紧贴在头皮上,用一根最简单的木簪固定。他的眼神是浑浊的,看人时却像两把无形的尺子,精准地丈量着对方是否符合某种既定的规矩。他行走时步伐大小恒定,说话时语调平直,几乎没有起伏,整个人散发着一股陈年竹简混合着衙门公牍的、不容置疑的权威气息。

小柱子提前一天就战战兢兢地向赵政透露了这位吏师贾的“威名”:“公子,这位贾师……可了不得!听说以前在廷尉府当差,专门负责核验律令条文,最是严苛不过!宫里有几位公子在他手下受教,没少挨戒尺……手心都给打肿过!” 小柱子说着,还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手掌,仿佛那戒尺已经落在了上面。

赵姬听闻,更是忧心忡忡。她印象中的老师,要么是慈眉善目的长者,要么是风趣幽默的士人,何曾见过这般如同刑狱官吏般的师傅?她生怕儿子年纪小,受不得这般严苛,又担心儿子那倔强沉默的性子,会与这位严师起冲突,再次惹来麻烦。

然而,赵政的反应却出乎她的意料。他没有表现出丝毫的畏惧或抵触,那双黑沉的眼睛里,反而流露出一种近乎期待的好奇。对于这个在混乱和恶意中长大的孩子而言,“严苛”和“规矩”,或许比“温和”与“随意”,更能给他一种奇异的安全感和探索欲。

第一堂课,安排在一间特意辟出的、陈设极其简单的书斋内。书斋里没有多余的装饰,只有一张宽大的书案,两个相对摆放的坐席,以及靠墙摆放的、几排空空荡荡的、等待填充竹简的书架。空气里弥漫着新木和淡淡墨汁的味道。

赵政穿着正式的公子小礼服,在小柱子的陪同下,提前一刻钟来到了书斋。他按照礼仪要求,端正地跪坐在属于自己的那个坐席上,腰背挺直,双手平放在膝盖上,目光平视前方,等待着老师的到来。

小柱子则侍立在书斋门口,连大气都不敢喘,仿佛里面不是学堂,而是什么审判公堂。

时辰一到,分毫不差。吏师贾的身影准时出现在书斋门口。他迈着那种特有的、步伐大小一致的步子走了进来,没有看门口的小柱子,也没有对赵政露出任何诸如“鼓励”或“审视”的表情,仿佛只是来完成一项既定的程序。

他走到书案前,在自己的坐席上坐下,目光如同冰水般泼洒在赵政身上,从头到脚,扫视了一遍。

“公子政。”他开口了,声音干涩、平直,没有任何暖意,“今日起,由贾,授你秦律法理,及为政之基。”

他没有询问赵政是否准备好了,也没有任何开场白,直接进入了主题——而这主题,并非律法条文本身。

“学法之前,先明学律。”贾师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在此书斋,一切皆有法度。坐,需正襟危坐,背不倚墙,股不偏席。目,需平视为师,或注视竹简,不得游移顾盼。言,需待师问,或得师允,方可发声,不得擅自插话、私语。”

他一一条陈,语速平稳,却字字如钉:

“提问,需举手至额,待师颔首,方可行礼发问。”

“竹简展开,需平铺案上,以镇尺压两端,不得卷曲损坏。”

“笔墨摆放,皆有定处,用时取之,用毕归位,不得紊乱。”

……

他一连说了十几条关于坐、立、行、言、乃至呼吸节奏(要求平稳,不得急促或散漫)的严格规定,将这一个看似简单的书斋,变成了一个微型的法度森严的王国。

“凡有违者,”贾师最后总结,目光落在书案一角那根光滑油亮、显然“阅历”丰富的紫檀木戒尺上,语气依旧毫无波澜,“初犯训诫,再犯罚抄,三犯……戒尺十下,以儆效尤。”

这番“下马威”,若是换做寻常五六岁的孩童,只怕早已被这冰冷的气氛和严厉的规矩吓得瑟瑟发抖,或者委屈得掉下眼泪了。

然而,赵政跪坐在那里,除了最初因为仔细聆听而微微前倾的身体,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他没有害怕,甚至没有流露出明显的紧张。他那双黑沉的眼睛,反而因为这番前所未有的、将一切行为都纳入明确规范的要求,而亮起了一种奇异的光彩!

混乱、无序、欺凌……这些是他在赵国最深刻的记忆。而此刻,这位老师用最直接的方式,为他展示了一个与赵国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个一切都有“法度”可循的世界!虽然这法度冰冷而严苛,但却提供了一种他从未体验过的、名为“秩序”的东西!

这让他感到……安心。

贾师敏锐地捕捉到了赵政眼中那异于常童的光芒,心中微微一动,但脸上依旧古井无波。他不再多言,从随身携带的一个布袋里,郑重地取出一卷颜色深沉、边缘有些磨损的竹简。他将竹简在书案上缓缓展开,用两方青铜镇尺仔细压好。

竹简上,是密密麻麻、刻写工整的秦篆。开篇几个古朴有力的大字,仿佛蕴含着某种沉重而古老的力量——《法经》。(注:此处为小说设定,采用广义的“法经”概念,代表早期法家基础理论着作)

“法者,国之权衡也。”贾师开始了他的讲授,声音依旧冰冷,但逻辑异常清晰,如同在陈述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

他没有从具体的刑罚或案例开始,而是直接阐述法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上古之世,民知其母而不知其父,无君臣上下长幼之道,无夫妻匹配之合,兽处群居,以力相争。智者诈愚,强者凌弱,老幼孤独,不得其所。” 他描绘了一幅原始混乱、弱肉强食的可怕图景,这画面,竟与赵政在赵国街头的某些记忆隐隐重叠。

“故圣人承天命,制礼作法,定分止争。”贾师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设赏罚以劝善禁恶,明规矩以定尊卑上下!使强不掩弱,众不暴寡,耆老得终,幼孤得长!”

他引经据典,语气斩钉截铁: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释法术而心治,虽尧舜不能正一国;去规矩而妄意度,虽奚仲不能成一轮!”

他将世界描绘成一个必须依靠严密、公正(至少理论上)、且具有绝对强制力的法令体系,才能维持基本秩序和运转的整体。在这个体系里,个人的善恶、情感、身份,在“法”的面前,都应该被剥离,唯一的标准就是行为是否符合法的规定。赏与罚,是驱动这架庞大机器运转的唯一燃料。

这些冰冷、坚硬、甚至有些残酷的理论,如同汹涌的寒流,冲击着书斋内沉闷的空气。小柱子站在门口,听得昏昏欲睡,又强打精神,只觉得这些话语枯燥乏味,远不如听宫人们闲聊有趣。

然而,坐在贾师对面的赵政,却仿佛一块极度干燥的海绵,正在疯狂地吸收着这冰冷的寒流!他的眼睛越来越亮,身体甚至因为激动而微微前倾(这稍微违背了刚才“坐姿需正”的学律,但贾师似乎并未立刻纠正)。

那些关于“赏罚”、“规矩”、“秩序”、“强弱”的概念,仿佛一道道闪电,照亮了他心中许多模糊的角落!

为什么在赵国,他们母子会受欺负?因为不够“强”,因为赵国没有(或者说不对他们适用)能“定分止争”的“法”!

为什么父亲子楚回到秦国后,身份地位天差地别?因为秦国有“法度”,确立了太子的权威和继承秩序!

甚至……为什么成蟜敢挑衅他?是因为对方自恃“强”(母族势力),而认为他“弱”(新来无根基)!如果有一种超越个人身份的“法”,能够真正做到“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那么成蟜还敢如此吗?

这些念头在他脑海中飞速旋转、碰撞、组合。贾师口中那个依靠绝对法度维持秩序的世界,虽然冰冷,却无比清晰地解释了他过往经历中的许多困惑和痛苦,也为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看待世界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就在贾师一段论述完毕,稍作停歇,准备继续讲解法的具体分类时,赵政忽然举起了手,动作标准地举至额前。

贾师眼中闪过一丝极淡的讶异。他授课多年,尤其是对这般年纪的稚童,能在第一堂理论课上不哭闹、不走神已属难得,竟然还会主动提问?

他微微颔首,示意赵政可以发言。

赵政放下手,端正坐姿,看着贾师,用他那尚带稚气却异常清晰冷静的声音问道:

“先生所言,法如权衡,规矩天下。然,政有一问:”他顿了顿,黑沉的眼睛直视着贾师,问出了一个让门口小柱子瞬间清醒、且瞠目结舌的问题——

“若执法之吏,自身枉法,又该当何罪?该由何人,以何法,来治其罪?”

问题直指核心!冷静、犀利、毫不留情!这完全不像一个五六岁孩子能想到的问题,更像是一个久经官场、深谙权力弊病的老吏发出的质问!它触及了法治理论中最关键,也最脆弱的环节——**监督者由谁来监督?**

小柱子倒吸一口凉气,差点惊呼出声,赶紧用手捂住嘴,惊恐地看着贾师,生怕这位严师会因为公子如此“刁钻”甚至有些“大逆不道”的提问而勃然大怒,祭出戒尺。

然而,贾师脸上的肌肉,几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他那双一向浑浊平静的眼眸深处,骤然爆射出一缕精光!那是一种遇到了罕见璞玉、甚至是遇到了……同类般的惊讶与审视!

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更加仔细地、重新打量了一遍眼前这个瘦小却坐得笔直的孩子。那眼神,不再是看一个需要启蒙的稚子,而是在评估一个……潜在的、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些冰冷律法精髓的传承者。

殿内陷入了短暂的寂静,只有书斋外风吹过庭树的沙沙声。

几息之后,贾师缓缓开口,声音依旧冰冷,但语速似乎比刚才更慢,也更重:

“公子此问,切中要害。”他先肯定了问题本身的价值,然后才解答,“法之不行,自上犯之。故,治吏之严,尤甚于治民。秦律之中,设有‘不直’、‘失刑’、‘纵囚’等罪,专为惩处枉法之吏。其上,更有监察御史,巡行郡县,劾奏不法。然……”

他话锋一转,带着一种深沉的、近乎冷酷的现实感:“法,终是死物,操于人手。欲使吏不敢枉法,需君上明察,需制度严密,更需……刑赏之剑,常悬于顶!使枉法之成本,远高于守法之所得!”

他的解答,不仅引用了具体律条,更点出了背后的权力制衡与威慑哲学。

赵政听得极其专注,小脑袋微微点着,似乎在消化这复杂而残酷的答案。他没有再追问,但那双眼睛里闪烁的光芒,表明他的思考并未停止,反而因为得到了一个颇具深度的回答,而延伸向了更远的地方。

贾师看着他,心中那份诧异逐渐化为一种难以言喻的凝重。此子……非凡!其悟性之高,思维之冷峻,远非常人!假以时日,若能将法家精义贯注其身……

他没有将后面的想法说出来,只是重新将目光投向案上的《法经》竹简,语气恢复了之前的刻板与严厉:“公子既已明此问,且听贾,继续讲解法令之要……”

第一堂法家课程,在一种远超师生双方预期的、冰冷而高效的思想碰撞中,继续进行着。窗外,咸阳宫的天空依旧阴沉,书斋内,一颗未来将把“以法治国”推向极致的帝王之心,正伴随着竹简的展开和冰冷律条的灌输,悄然孕育着改变历史轨迹的力量。

而对于侍立门口、听得半懂不懂却心惊肉跳的小柱子而言,他只知道一件事:这位新来的政公子,恐怕比他想象的,还要……特别得多。而未来的日子,跟着这样一位主子,是福是祸,似乎也变得更加难以预料了。

喜欢天下一帝秦始皇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天下一帝秦始皇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四合院,开局坑了棒梗美漫之道门修士黑欲青春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大唐:神级熊孩子前妻攻略:傅先生偏要宠我醉仙葫舰娘改造,提督去宪兵队忏悔吧偏执霸总的罪妻凌依然易瑾离神级熊孩子系统剑骨侠左,剑右主宰之王余生暖暖都是你逆天小农民北雄山村最强小农民高魔地球爽炸了!绝色妖精横行影视世界剑域神帝
经典收藏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盛唐再临我有皇后光环万世师表从收徒汉武帝开始塞音老仙闹大明回到东汉我,人皇武帝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崇祯是我老丈人!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抗日之铁血军旅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王妃本狂妄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嫡女狂妃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开元情诗与剑榜
最近更新开局乱世成流民,我携妹打天下挽天倾之南明复兴流放路上,从征服女帝开始称霸逃荒是不可能的原始霸主:天启之力伴我行穿越我有招兵系统我竟然穿越到了sprunki开局天幕曝光:我未来统一全球大唐:投资武则天我成了万古一帝红楼:燕王开局,截胡和亲探春风起赣南穿成太子,本想摆烂,却被人陷了三国群美传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不是哥们,你收集古人啊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荣国府,抱歉,不稀罕大明:老娘,别拦着!妹子快救咱魂穿李承乾,李世民被整麻了大明:开局要被诛满门?我人麻了
天下一帝秦始皇 没坑的萝卜 - 天下一帝秦始皇txt下载 - 天下一帝秦始皇最新章节 - 天下一帝秦始皇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