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元年正月初一,奉天殿内香烟缭绕,鎏金蟠龙柱在晨光中折射出威严的光晕,十二章纹绣于玄色龙袍之上,衬得端坐龙椅的李华虽年少,眉宇间却凝着与年龄不符的沉敛威仪。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朝贺声震彻殿宇,百官叩首如仪,朝服窸窣声中满是敬畏。
“众爱卿平身!”
李华的声音清朗却藏着笃定,初掌乾坤的少年天子,已隐隐有了驾驭朝堂的气度。
“谢圣上!”
百官起身肃立,垂首敛目,殿内静得只余香炉中香灰簌簌坠落之声。李华抬手,指尖轻拂腰间温润玉带,目光似不经意地扫过阶下群臣——有人神色恭谨,有人暗藏机锋,诸般情态皆入他眼底。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话音刚落,大理寺卿陈怀礼越众而出,躬身朗声道:“臣大理寺陈怀礼,有本要奏!”
李华漫不经心地抬了抬眼,语气平淡:“奏吧,朕听着呢。”
“臣弹劾昌化伯刘岱,勾结反贼明瑞,私通外族走私茶盐,祸乱边贸,动摇国本,其罪当诛!”
此言一出,殿内瞬时起了一阵低低的骚动。百官或窃窃私语,或面露惊色,唯有李华依旧神色淡然——这事儿他早已知晓,本想着找个时候拿他开刀,却未料被陈怀礼当众捅破。
“可有实证?”李华指尖叩了叩龙椅扶手,声音不高,却带着无形的压力。
“有!”陈怀礼从袖中取出一本泛黄账册,“此乃明瑞亲笔所记账册,详列与刘岱每一笔走私交易的时间、数量、往来渠道,证据确凿,请圣上过目!”
赵谨上前接过账册,躬身呈至龙案旁。李华却并未伸手去拿,甚至连看都没看。
台下群臣见状,顿时明白了风向,纷纷出列躬身:“圣上,刘岱通敌叛国,罪无可赦,恳请陛下严惩!”“请圣上诛杀刘岱,以正国法,以儆效尤!”
一时间,声浪此起彼伏,竟无一人为刘岱辩解。李华打了个哈欠,似是不耐,缓缓道:“此事兹事体大,需慎之又慎。贾国华,此案便交由你负责彻查!”
话音刚落,兵部侍郎王显立刻出列反驳:“圣上!贾大人上次负责的刺杀案至今未有结果,悬而未决,何以再委以重任?恐难服众啊!”
李华故作恍然:“哦?朕倒险些忘了。贾爱卿,上次的刺杀案,你查到了什么?”
被点名的贾国华心头一紧,额上瞬间渗出冷汗。他实则早已查到些眉目,只是线索最终指向了孙宪——孙宪乃是圣上潜邸的心腹,他隐约猜到这或许是少年天子的手笔,故而一直拖延不办,却没料到今日被当众提及。
“臣……臣无能,未能擒获真凶,还请圣上降罪!”贾国华噗通跪地,声音发颤。
李华轻轻叹了口气,语气似有惋惜:“既然如此,那便待你查清刺杀案,再接手刘岱之事吧。退朝!”
“圣上不可!”陈怀礼急忙上前一步,高声道,“刘岱罪证确凿,岂能拖延?臣恳请圣上即刻下旨,诛杀昌化伯刘岱!”
“臣附议!”“臣亦附议!”百官纷纷附和,叩首之声不绝。
李华面露不耐,摆了摆手:“好了好了,朕知道了。此事容朕三思,明日再议!”说罢,便起身欲走。
谁知陈怀礼情急之下,竟猛地冲上前,一把抓住了李华的龙袍衣袖!
李华身子一僵,满脸错愕——“不是哥们儿,这么勇!”
身旁的赵谨反应极快,厉声斥责:“大胆陈怀礼!竟敢拉扯圣上衣袖,形同谋逆,还不放手!”
陈怀礼这才惊醒过来,意识到自己闯下大祸,连忙松手跪地,连连叩首:“臣罪该万死!臣一时情急,失了礼数,恳请陛下恕罪!”
百官见状,也纷纷跪地,大气不敢出。这时,这时,彭启丰出列,沉声道:“大胆陈怀礼,藐视君威,亵渎圣体,来人!快将他乱棍打出!”
李华目光微眯,看着彭启丰这“明斥暗保”的操作——陈怀礼虽失态,却也是为了国法,彭启丰这般处置,看似严厉,实则是帮他避开了“以下犯上”的重罪。李华没有制止,反而意味深长地看了彭启丰一眼,转身便朝殿外走去:“不必了。陈怀礼虽失仪,却也是一片公心,暂且记下罪名,退下吧。退朝!”
说罢,他甩袖转身,龙袍扫过冰冷的金砖地面,竟未留半分迟疑,径直迈步走出奉天殿,背影在晨光中透着不容置喙的决绝。
前往乾清宫的御道上,宫灯未熄,晨雾尚未散尽。李华放缓脚步,侧首对身侧躬身随行的赵谨低声吩咐:“今日朝堂上的纷争,你想法子透给太皇太后知晓,不必添油加醋,只将前因后果据实回禀即可。”
“奴婢遵命。”赵谨眼底掠过一丝了然,恭声应下,躬着的身子又低了几分。
李华仍觉不妥,行至半路又召来郭晟,附耳细细叮嘱了两句,言语间的凝重让郭晟心头一凛,忙抱拳沉声应诺。
待回到乾清宫用了足足快一个时辰早膳,李华才换了一袭常服,缓步前往文华殿。刚踏入殿门,便见四位阁老已端坐在两侧,目光灼灼地望向他,分明是等候多时。
李华心中透亮,却偏不接他们的话茬,反倒笑意浅浅地开口:“诸位阁老都吃过早膳了?尤其是萧师傅,年岁大了,晨起的粥饭可不能少。”
“谢圣上关心,老臣已然用过了。”萧时中起身拱手,话锋陡然一转,语气急切,“只是圣上,今日朝堂之上昌化伯一事……”
“朕明白。”李华抬手打断他,脸上的笑意淡了几分,语气却带着几分无奈。
“可昌化伯终究是太皇太后的亲弟弟,朕初登帝位,总不能不顾及太皇太后的颜面吧?”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四位阁老,继续道:“再者,朕不信昌化伯一人有这般胆子,敢在朝堂之上公然发难,背后必定还有同党勾结。若只拿他一人开刀,怕是打草惊蛇,漏了真正的大鱼。”
说着,李华抬手揉了揉了揉眉心:“何况如今还是正月,正是举国欢庆之时,若此时带着人去抄昌化伯的家,不太好吧。”
话音落下,殿内一片寂静。萧时中望着少年天子故作疲惫的神情,心头陡然一亮——圣上哪里是顾忌这些,分明是不想自己和太皇太后弄得不合,要借他们这些老臣的嘴,行雷霆之事!
他当即上前一步,躬身道:“圣上圣明!臣等明白圣上的顾虑,只是昌化伯所作所为已然触及国法,若不严惩,恐难服众。此事,臣等愿联名上书,弹劾昌化伯勾结党羽、意图不轨之罪,请圣上准奏!”
其余三位阁老闻言,也瞬间醒悟过来,纷纷起身附和:“臣等附议!昌化伯目无君上,扰乱朝纲,当严惩不贷!”
李华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喜欢世子去哪了?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世子去哪了?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