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里风云变幻,你方唱罢我登场,但何雨柱在轧钢厂食堂的地位,却是岿然不动,甚至比以前更加稳固。
这年头,物资匮乏,油水稀缺,工人兄弟们肚子里都没啥油水,一天下来就指望中午食堂这顿饭顶劲儿呢。何雨柱掌勺,那味道就是硬道理!一样的食材,经他的手这么一捣鼓,就是比别人做的香,油水好像也显得足那么一点点。工人们干活累,能吃上一口合心意的热乎饭菜,比什么都强。所以,何雨柱在工人群体里的口碑,那是相当过硬。
以前还有李副厂长之类的人,或许会因为个人好恶或者何雨柱那臭脾气给他穿穿小鞋。但现在风向变了,厂里各种“小组”、“指挥部”林立,但无论哪一派,说到底也得靠广大工人干活。你把工人兄弟们胃口的“定海神针”给动了,惹得大伙儿怨声载道,耽误了生产,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
更何况,何雨柱那“八辈儿贫农”、“根正苗红”的出身,在这种时期更是成了他的护身金符。谁敢动他?动他就是跟工人阶级过不去,就是立场有问题!这顶大帽子扣下来,谁都吃不消。
所以,哪怕何雨柱在食堂里依旧是我行我素,看谁不顺眼照样呲哒两句,对领导也没个笑脸,但就是没人敢把他怎么样。食堂主任见了他都得赔着三分笑脸,生怕这位爷一个不高兴,撂了挑子,或者做的菜没了魂儿,那他这个主任也就当到头了。
这天中午,食堂照例人山人海。何雨柱站在最大的窗口后面,手里的大勺挥舞得虎虎生风,打菜、舀汤,动作麻利,嘴上也不闲着。
“后面的别挤!排好队!一个个来!挤就能多吃两口了?瞧你们那点出息!”
“胖子!你他妈手脚麻利点!没看见后面都排长龙了?跟个娘们似的磨蹭!”
“马华!看着点汤桶,快没了赶紧添!”
他骂骂咧咧,但工人们却听得乐呵呵的,仿佛被何师傅骂两句也是食堂体验的一部分。排到他窗口的队伍总是最长,但也移动得最快。
一个老工人把饭盒递过来,陪着笑脸:“何师傅,麻烦您,多来点汤汁,下饭。”
何雨柱瞥了他一眼,舀起一勺菜,手腕沉稳地扣进饭盒,果然带了不少浓稠的汤汁,嘴里却嫌弃道:“就你事儿多!下回自己带个盆来!”
老工人也不恼,嘿嘿笑着:“谢谢何师傅!还得是您打的菜实在!”
后面的人纷纷附和:“就是!何师傅手艺好,打菜也不抖勺!”
何雨柱哼了一声,脸上没啥表情,心里却受用。他这人就这样,吃软不吃硬。你跟他好好说,他可能嘴上不饶人,但该给你的不会少。你要想跟他耍横、摆架子,那对不起,柱爷我专治各种不服!
曾经有个新调来的、不知底细的小干事,想在食堂耍耍威风,插队不说,还指着何雨柱鼻子让他多打点肉。何雨柱当时没说话,直接一勺菜汤泼了过去,溅了那小干事一身。小干事刚要发作,就被后面排队的工人们七嘴八舌地给怼了回去,最后灰头土脸地跑了,再也没敢在何雨柱的窗口出现过。
这事儿传开之后,何雨柱在食堂的地位更是无人能撼动。工人们觉得他给自己出了气,领导们觉得他不好惹又不可或缺。
“柱爷”,这个在院里叫开的诨号,不知不觉在食堂也流传开了。工友们喊着“柱爷,来份土豆”,“柱爷,手别抖啊”,带着几分亲昵和敬畏。
何雨柱对这名号照单全收。他觉得挺好,比什么“何师傅”听着顺耳,有气势!
食堂,就是他的地盘。在这里,他说了算。手艺是他的底气,成分是他的护甲,工人兄弟的拥护是他的基本盘。
任凭外面风吹浪打,他何雨柱在轧钢厂食堂这一亩三分地上,地位稳如泰山!想动他?先问问工人兄弟们手里端的饭碗答不答应!
喜欢四合院:新傻柱的外耗人生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四合院:新傻柱的外耗人生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