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希望号”坠毁点为中心升腾而起的光罩,如同一个巨大的、半透明的金色巨碗,倒扣在满目疮痍的“望乡星”高原上。它并非纯粹的能量屏障,其表面流淌着仿佛活物般的纹路——时而呈现林默印记的几何冷光,时而泛起“望乡星”大地的厚重土黄,时而又掠过一丝翡翠纪元生命共鸣的翠绿涟漪。三种截然不同的力量,在此刻达成了某种玄妙的平衡与融合,形成了一种前所未见的防御形态。
“收割者”舰队倾泻而下的暗紫色空间撕裂光束,撞击在光罩表面,不再是无情的湮灭。它们像是撞上了一堵充满弹性的、规则迥异的墙壁,大部分能量被偏转、散射向四周虚空,少部分则如同泥牛入海,被光罩内流转的三种力量缓缓分解、吸收,反而使其光芒似乎更加凝练了一丝。
这并非势均力敌的对抗,更像是一种……**规则层面的排斥**。“收割者”那基于掠夺和毁灭的科技树,似乎对这种融合了人性意志、星球本源与生命共鸣的复合场域,缺乏有效的破解手段。
地下裂缝中,埃拉和阿米尔怔怔地看着传感器传回的外部景象。持续不断的轰炸震动停止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奇异的、低沉的嗡鸣,那是光罩与攻击能量碰撞时产生的规则涟漪。
“我们……我们成功了?”阿米尔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他试图用破损的终端分析光罩的能量构成,但数据模型完全超出了他的理解范畴,“这不仅仅是防御……它像是一个……活着的、在不断学习和适应的……**生态系统**?”
埃拉忍着腿部的剧痛,依靠在扭曲的舱壁上,目光透过裂缝望向那庇护他们的金色苍穹。她能感受到手中那块鹅卵石传来的、与光罩同源的微弱暖意,也能隐约捕捉到一丝来自遥远星海的、熟悉的生命波动。
“是林默……是‘望乡星’……也是翡翠纪元的朋友们……”她喃喃道,眼中闪烁着泪光与决然,“这不是我们任何一方独自的力量。这是……**我们共同的选择**所激发的奇迹。”
她尝试使用舰桥内尚能运作的、功率极低的短距通讯器,向可能存在的殖民地幸存者发送信号:“这里是埃拉·索伦森……‘希望号’坠毁点……我们暂时安全……有一个……防护场出现。任何收到信号的幸存单位,报告情况,并向此区域靠拢!”
***
“望乡星”各地,藏身于掩体和高强度防御工事中、正在绝望中准备最后抵抗的幸存者们,陆续接收到了这微弱的、却如同天籁般的信号。
马尔科姆·李总长在地底深处的指挥中心,看着主屏幕上那个突然出现、并成功抵御了轨道轰炸的金色光罩区域,紧绷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震撼与希望交织的神情。
“执政官还活着……他们……他们创造了那个?”他立刻下令,“所有能动的救援和侦查单位,优先向光罩区域靠拢!评估其稳定性和范围!注意规避轨道火力!”
残存的殖民地力量,如同涓涓细流,开始艰难地向那片高原汇聚。他们发现,光罩的范围似乎在缓慢地、以坠毁点为中心向外扩张,其所覆盖的区域,不仅隔绝了“收割者”的攻击,连空气中弥漫的、令人窒息的规则崩坏辐射也显着降低,仿佛形成了一个临时的、受到庇护的“安全区”。
这个被幸存者们称为 **“摇篮壁垒”** 的区域,成为了绝望中的“望乡星”上,唯一的希望灯塔。
***
翡翠纪元,地球。
凯伦、菲罗斯等人通过“盖亚之盾”网络与林默印记那微弱的共鸣,清晰地感知到了“摇篮壁垒”的诞生与稳固。一股巨大的欣慰和振奋席卷了他们。
“他们做到了!他们真的做到了!”菲罗斯的信息波充满了激动,“三种力量的融合!这证明了我们的道路是正确的!”
“不仅仅是证明,”凯伦的目光更加深远,“这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摇篮壁垒’的出现,意味着‘收割者’并非不可战胜!它们的力量存在盲区,而盲区就在于……**融合与创造**,而非单纯的掠夺与毁灭!”
他立刻下令:“莉亚,继续通过L-01结构体,向‘摇篮壁垒’输送规则稳定算法!莉莉娅,优化‘盖亚之盾’的输出,尝试与壁垒建立更稳定的远程共鸣,看能否为其提供额外的能量支持!我们要让这个‘摇篮’,变得更加坚固!”
灵蕨族全族上下,因这远方的奇迹而士气大振。就连一些原本持保留态度的族人,也开始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盖亚之盾”的维护中。
***
轨道上,“收割者”舰队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无法理解的障碍,陷入了短暂的“困惑”。它们停止了无意义的饱和轰炸,如同狼群般围绕着“摇篮壁垒”盘旋,暗红色的能量脉络明灭不定,似乎在重新评估和计算。
受损的“吞噬者之巢”停留在稍远的位置,其被重创的尾部仍在缓慢修复,但它那庞大的感知系统,死死地锁定着下方的光罩,尤其是光罩核心处那属于林默印记的独特波动。那波动中蕴含的“人性”与“可能性”,似乎让它感到了某种源自本能的厌恶与……**贪婪**?
短暂的停滞之后,“收割者”改变了策略。它们不再试图强行打破“摇篮壁垒”,而是分出一部分战舰,开始对“望乡星”上其他未被光罩覆盖的区域,进行更加系统、更加彻底的清扫和破坏,同时派出大量小型的、如同黑色甲虫般的登陆单位,试图从地面接近并研究光罩。
真正的威胁并未解除,只是换了一种形式。
***
“摇篮壁垒”内部,地下裂缝。
随着救援队伍的抵达,埃拉和阿米尔被成功救出。埃拉的腿伤得到了紧急处理,阿米尔则立刻投入了对“摇篮壁垒”的研究中。他们发现,壁垒的能量并非无限,其扩张和维持,需要持续消耗来自三个源头的力量:林默印记的残留、星球地壳深处某种被激活的能量脉动、以及来自翡翠纪元的远程共鸣支援。
“它像是一个婴儿,需要滋养。”阿米尔对赶来的马尔科姆和其他幸存指挥官说道,“我们必须找到方法,强化它与星球本源的连接,稳定它与翡翠纪元的共鸣通道。否则,一旦外部压力持续,或者内部能量供给出现问题,壁垒可能会崩溃。”
就在这时,林星(她幸运地在之前的疏散中存活下来)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收割者’的目标显然是林默的印记。它们畏惧它,又想得到它。我们能否……**主动利用**这一点?”
她指向传感器上,那些正在壁垒外围聚集、试图寻找突破口的“收割者”地面单位。
“也许……我们可以把‘摇篮壁垒’不仅仅当作一个盾牌,”林星的眼中闪烁着策略的光芒,“更可以把它当作一个……**诱饵**,一个**陷阱**。”
这个大胆的想法,让所有人心头一震。
将希望的核心作为诱饵?这无疑是一场豪赌。但如果成功,他们或许能给予“收割者”更加沉重的打击,甚至……为远方的翡翠纪元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是继续被动防守,等待不知何时会到来的转机或最终的消耗殆尽?还是主动出击,利用这唯一的优势,进行一场风险极高的反击?
抉择的时刻,再次摆在了“望乡星”幸存者的面前。而在遥远的翡翠纪元,凯伦等人也通过共享的信息,紧张地关注着这边的决策,并开始思考,他们又能在自己的战场上,做出怎样的配合。
“摇篮”之中的文明火种,必须在绝境中,做出影响两个世界命运的决定。
喜欢我把游戏里的东西带到现实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我把游戏里的东西带到现实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