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同盟宪章》的签署,如同在“望乡星”与翡翠纪元之间架起了一座无形的、却比任何物质连接都更加坚固的桥梁。消息传回,两个世界都陷入了欢庆与期待。但欢庆过后,是更加繁重和具体的建设工作。
***
“望乡星”,北半球新建的“同盟联合船坞”基地。
这里是同盟成立后的第一个大型合作项目,旨在建造宪章中规划的“同盟第一舰队”的核心舰只。基地选址在靠近“摇篮壁垒”但又不至于干扰其能量场的海岸线,利用天然良港和“星辰商会”提供的模块化建造技术,工程进展迅速。
人类工程师负责舰体结构、推进系统、常规武器平台的搭建,而灵蕨族的技术团队则带来了他们独特的“生物灵能集成”技术。可以看到,在巨大的合金骨架间,灵蕨族技师们正小心翼翼地引导着发光的能量苔藓沿着预定线路生长,这些活性的生物组织将成为舰船内部能量传输和感应网络的一部分,比传统电路更灵活、更具自我修复能力。
阿米尔博士作为技术总顾问,穿梭在船坞各处,协调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技术体系的融合。他时而对人类工程师解释灵能回路的稳定性原理,时而向灵蕨族技师强调金属疲劳极限数据。过程充满挑战,一个微小的兼容性问题就可能导致整个系统宕机,但每一次难题的攻克,都意味着同盟的技术融合向前迈进了一步。
“看,那里,”阿米尔指着船坞中心那艘初具雏形的、流线型与有机曲线结合的巡洋舰骨架,对前来视察的埃拉和林星说道,“我们将它命名为 **‘曙光号’** 。它将是同盟的象征,也是我们应对未来威胁的利剑。”
埃拉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景象,心中感慨。仅仅一年多前,这里还是一片废墟,如今却已孕育着走向星海的希望。“进度比预期要快。看来,共同的危机感是最好的催化剂。”
林星的注意力则被船坞边缘一处相对安静的试验区吸引。那里,几位灵蕨族学者和人类心理学家正在尝试一种小范围的、低强度的“意识同步”实验,目的是为了未来联合舰队指挥时,能够实现更高效的心智协调。她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弱但奇异的和谐波动。
***
翡翠纪元,“晶歌之城”外围新建的“灵能协调中心”。
与“望乡星”侧重物质建造不同,翡翠纪元承担了同盟在能量科学与生命技术领域的研发重任。这座依山傍水、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建筑,是同盟的“灵能大脑”。
菲罗斯是这里的负责人,他正带领混合团队,全力优化“盖亚之盾”与“摇篮壁垒”之间的“共鸣投射”效率。他们试图建立一种更稳定、消耗更低的常态化能量支援通道,而不仅仅是在危机时刻才启动。
“我们需要找到一种‘背景噪音’级别的共鸣模式,”菲罗斯向团队成员解释,“就像呼吸一样自然,不需要刻意引导,就能持续不断地为‘摇篮’提供微弱的滋养,延缓其核心的‘疲劳’。”
同时,另一组由莉莉娅领导的团队,则在深入研究那个古老的、与林默印记相似的能量签名。他们利用L-01核心结构体对规则信息的敏感性,试图从“播种者”遗留的庞杂数据中,筛选出关于“失败周期”或“规则实验”的任何蛛丝马迹。
进展缓慢而令人不安。他们找到了一些极其古老的、语焉不详的记载碎片,似乎指向一个被称为 **“混沌纪”** 的、早于“播种者”现有记录体系的遥远时代。记载中提到了一种“未被驯服的规则乱流”和“意识熔炉”,但具体含义无法解读。
“这种感觉很不好,”莉莉娅向凯伦汇报时,信息波带着忧虑,“就像在黑暗中触摸一个巨大而扭曲的物体,我们只能感受到它冰冷的、不规则的轮廓,却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会对我们做什么。”
凯伦安抚着下属,但内心同样沉重。他知道,同盟不能只埋头建设,必须主动去了解这个潜在的威胁。
***
就在同盟各项事业稳步推进之时,“星辰商会”的代表墨菲斯再次造访。这一次,他直接来到了EYE-734中立星域,通过官方渠道向同盟理事会发出了会晤请求。
在EYE-734的环形大厅,埃拉和凯伦作为同盟轮值主席(首任主席由埃拉担任),会见了墨菲斯。
“恭喜同盟正式成立!”墨菲斯的合城形象依旧优雅,“商会一直看好贵方的潜力。此次前来,是希望能与贵同盟建立…**更正式的商贸关系**。”他展示了一份新的提案,涉及范围更广的资源贸易、技术(非核心)服务购买,甚至包括为同盟培训第一批星际外交和贸易人才。
然而,在会谈末尾,墨菲斯看似不经意地提道:“另外,商会的情报网络捕捉到,贵方似乎对…某个来自远古星域的异常信号很感兴趣?”他的数据流光微微闪烁,“凑巧的是,商会的一些古老客户中,流传着一些关于‘混沌回响’的传说…如果贵同盟有兴趣,或许我们可以进行一些…**情报层面的有限度合作**。”
这个消息让埃拉和凯伦心中一凛。商会果然无孔不入,连他们高度保密的研究动向都有所察觉。但同时,这也提供了一个获取信息的可能渠道。
“感谢商会的好意,”埃拉谨慎地回答,“关于商贸合作的提案,同盟理事会需要时间研究。至于情报合作…我们需要了解更多细节,比如贵方所谓的‘传说’具体指什么,以及合作的方式和代价。”
会谈在友好的气氛中结束,但双方都明白,真正的博弈才刚刚开始。同盟需要商会的资源和情报,但必须警惕被其渗透或利用。
***
与此同时,在“望乡星”高轨道上,一座新建的、由同盟共管的深空观测站——“远眺之眼”,捕捉到了那个古老能量信号的又一次异常活动。
信号强度在短时间内出现了数次剧烈的、非自然的峰值,仿佛那个遥远的存在正在…**挣扎**?或者说,是在与某种束缚进行对抗?紧接着,观测站接收到了一段极其短暂、充满了扭曲杂音、但勉强可以解析的信息碎片:
**“…禁锢…松动…”**
**“…同类…气息…(指向‘摇篮壁垒’\/林默印记方向)…”**
**“…寻找…钥匙…(含义不明)…”**
**“…警告…‘织网者’…苏醒…”**
信息到此戛然而止,信号也恢复了之前缓慢移动的状态。
“织网者?”
又一个从未听过的称谓!
是那个古老存在自称?还是指束缚它的东西?亦或是…另一个未知的实体?
林星在得知这段信息后,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那股熟悉的共鸣感再次出现,但这一次,夹杂着更深的悲伤和一种…**急迫**感。
她找到埃拉和阿米尔,说出了自己的直觉:“我觉得…它不是在威胁我们。它像是在…**求救**?而且,它似乎认为林默的印记,或者我们,与它有关联,甚至是它能获得自由的‘钥匙’?”
这个推测太过惊人,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如果那是某个“失败周期”的产物,充满怨念和扭曲,求救的背后会不会是陷阱?但如果它真的与林默、与“裂隙”的根源有关,了解它,或许就能揭开宇宙更深层的秘密,甚至找到彻底化解某些危机的方法。
同盟理事会为此召开了紧急会议。是继续观望,加强戒备?还是冒险尝试与这个神秘的“远古回响”进行更深入的、风险未知的接触?
星海同盟迎来的第一个重大抉择,并非来自战场,而是源于那片深邃而诡异的宇宙低域。他们的决定,将可能引领同盟走向一个截然不同的未来。
喜欢我把游戏里的东西带到现实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我把游戏里的东西带到现实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