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二十一年的春天,来得格外迅猛。惊蛰刚过,几声沉闷的春雷滚过建康城上空,仿佛预示着某种积蓄已久的力量即将爆发。
这力量并非来自战场,而是来自帝国的朝堂与市井之间。
太师府以雷霆手段,处置了江南三家公然串联、抵制《反垄断条例》、并涉嫌贿赂朝官的大型商社。其主事者被锁拿问罪,家产抄没,背后牵扯出的数名五品以下官员也被即刻革职流放。与此同时,审计署联合刑部,对北方两座管理混乱、事故频发、屡教不改的官营煤矿进行了彻查,矿监及主要管事以渎职、贪腐致多人死伤之罪,被明正典刑,悬首示众。
这几起毫不留情的处置,如同惊雷,瞬间震慑了所有心怀侥幸、试图阻挠新政的势力。朝野上下为之肃然。人们清晰地看到,太师推行新政、整肃内部的决心,不容任何挑战。暗流虽未完全平息,却不得不暂时转入更深、更隐蔽的地下。
借此雷霆之势,修订完善后的《帝国反垄断条例》与《工坊管理与劳工保障章程》得以迅速颁布天下,并开始真正推行。帝国的工商业发展,被强行纳入了更加规范、也更注重公平与安全的轨道。虽然短期内可能抑制了部分野蛮生长,但从长远看,却为帝国的持续繁荣奠定了更健康的基石。
也就在这内部革新取得突破性进展之际,帝国的东方,那沉寂数年的深蓝之梦,终于再次发出了有力的心跳。
龙江船厂,保密船坞内。一艘体型远胜“礁石号”、通体由铆接钢板构成、线条更加流畅优美的巨舰,已然成型。这是帝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艘全钢铁试验舰,代号“定远”。它摒弃了效率低下的明轮,采用了革命性的单轴螺旋桨推进(设计灵感自然源于林默的“启发”),虽然其蒸汽主机依旧是改进后的三胀式,但功率和可靠性已非“鲲鹏号”可比。
与此同时,格物院“千里传音”项目组,在解决了“帝王紫”电池组供电难题(虽然电量依旧有限,但已能支撑短距离通信)后,成功将实验性电报线路,从龙江延伸到了帝国东部的出海口——海州!这意味着,帝国东部沿海的重要军情和商讯,将可以通过电波,在一天之内传递到中枢!
通信与造船技术的双重突破,为帝国海军的复兴与远洋探索的重启,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海军都督府已然开始秘密制定新的、更加稳妥的东进探索计划,目标不再是盲目冲向深海,而是逐步勘探和掌控帝国以东直至“流求大岛”以远的所有已知与未知岛屿,建立一条稳固的“海上驿站”链条。
然而,就在这内外皆传来佳音,帝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际,科学院“地脉”研究小组一份最新的季度监测报告,却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再次在林默心中激起了涟漪。
报告显示,那地下空洞的能量波动,其缓慢增强的趋势,似乎……加快了!虽然增幅依旧微乎其微,远未到引起警惕的程度,但变化率的提升本身,就是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信号。数学模型推演显示,按照这个新的变化率,达到史前文明笔记中提到的“临界点”的时间,可能会比之前预估的五十年到一百年,大幅提前!
是监测误差?还是那地下的“心脏”,开始了某种不为人知的、加速的“搏动”?
林默立刻下令,增加对“地脉”区域的监测频率和精度,并要求科学院组织顶尖学者,重新评估所有关于史前文明消亡的假设,重点排查是否存在某种“加速”机制。
他不能允许任何意外的发生。帝国的繁荣与强盛,必须建立在对所有潜在风险的有效掌控之上。
春雷炸响,涤荡了内部的阴霾;技术突破,夯实了强盛的基石;而那来自地底的、悄然加速的脉搏,则如同一个永恒的警示,提醒着这位帝国的掌舵者,在高歌猛进的同时,永远不能放松对未知危险的警惕。
帝国的巨轮,在经历了内部的阵痛与技术的沉淀后,正以一种更加稳健、也更加警惕的姿态,破开波浪,驶向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未来。林默知道,下一个十年,帝国将迎来真正的黄金时代,但也必将面对更加严峻的、来自各方各面的考验。
喜欢穿越当死侍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穿越当死侍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