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城的冬日黄昏来得格外早,才过五点,天际已染上墨蓝。市政府大楼里,关于“智慧物流产业园”项目评审会风波的种种细节,正以各种隐秘的渠道悄然扩散,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一圈圈荡开,触及着权力结构的每一个角落。
林峰回到高新区管委会办公室,并未流露出丝毫胜利者的得意。他站在窗前,望着楼下渐次亮起的灯火,神色平静如水。一场战斗的结束,意味着下一场博弈的开始。 他清晰地认识到,当众揭穿“鼎坤集团”的伪装,等同于与刘国栋彻底撕破了脸。对方绝不会就此罢休,后续的反扑必然会更加凶猛和不择手段。
他坐回办公椅,打开电脑,开始撰写一份关于此次项目评审情况的报告。报告客观陈述了评审过程,重点突出了专家组基于充分讨论和事实依据形成的最终意见,对他自己在会上的发言则一笔带过,措辞严谨,不邀功,不诿过,完全立足于工作本身。这份报告,既是对上下的一个正式交代,也是他自我保护的一种姿态——将一切置于程序和规则的阳光之下。
市政府市长办公室,气氛冰冷得如同外面的天气。
刘国栋将自己关在办公室里,窗帘紧闭。他没有开灯,黑暗中只有烟头明明灭灭的火光,映照着他铁青而扭曲的脸。评审会上的情景一遍遍在他脑中回放,林峰那平静却字字诛心的发言,专家们恍然大悟后质疑的眼神,以及最后他那不得不亲自宣布否决结果的屈辱……如同无数根针,狠狠扎在他的自尊和权威之上。
“林峰!你竟敢……你竟敢如此!”他猛地将烟头摁灭在早已堆满的烟灰缸里,从牙缝里挤出低吼。他认定了林峰是处心积虑要让他难堪,是要踩着他在果城立威。“你等着,这事没完!我就不信,你林峰是铁板一块,一点缝都没有!” 他眼中闪过一丝狠戾,开始疯狂地在脑中搜索林峰可能存在的任何弱点,或是可以加以利用的破绽。是那个被他重用的吴婷?还是他正在推动的产业基金?抑或是他那个当医生的未婚妻?
高新区,办公室主任吴婷正在整理评审会的相关纪要和各路反馈。
她能明显感觉到,管委会内部的气氛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些之前对林峰持观望甚至轻视态度的人,此刻眼神里多了几分真正的敬畏和审慎。而原本与钱有为走得近的几个人,则显得有些心神不宁。
“婷姐,林主任这次……真是太厉害了!”一个平时与她关系不错的年轻科员趁着送文件的机会,压低声音,难掩兴奋地说,“这下看谁还敢在项目上动歪心思!”
吴婷只是微微一笑,没有接话。她心中同样为林峰的精准反击感到振奋,但更多的是一种警醒。立威成功的同时,也意味着站到了更显眼、更易受攻击的位置。她必须更加细致地做好辅助工作,帮林峰守住后方,防范可能来自暗处的冷箭。她仔细检查着每一份需要流转的文件,留意着每一个异常的电话和来访。
林峰家中,厨房里飘出温暖的饭菜香。
姜欣今天特意提早下班,炖了林峰喜欢的山药排骨汤。她敏锐地察觉到林峰回来时,虽然表面平静,但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饭桌上,她盛好汤,放到林峰面前,轻声问:“今天……不太顺利?”
林峰喝了一口热汤,暖意从喉咙一直蔓延到胃里,也稍稍驱散了心头的凝重。他不想让姜欣过多担忧,只是简略地说:“工作上有点小波折,已经处理好了。”
姜欣看着他,没有追问细节,只是又给他夹了一筷子菜:“那就好。凡事尽力而为,但也要记得,家里永远是你的港湾。”
她的理解和包容,如同这碗热汤,给予林峰莫大的慰藉。在外部风雨飘摇之时,这份家庭的宁静与支持显得尤为珍贵。他握住姜欣的手,用力紧了紧,一切尽在不言中。
市委,陈国华书记的书房灯光明亮。
他正在阅读林峰提交的那份关于项目评审的报告,以及秘书整理的关于会场情况的更为详细的汇报。
看着报告中客观冷静的陈述,再联想到刘国栋可能的气急败坏,陈国华嘴角泛起一丝淡淡的弧度。
“有理有据,有节有度。既达到了目的,又没有留下任何可供指摘的把柄。这小子,政治上是越来越成熟了。”他放下报告,对坐在一旁的秘书感叹道。
“经过这件事,刘市长那边,恐怕不会善罢甘休。”秘书谨慎地提醒。
“预料之中。”陈国华语气平静,“压力越大,反弹越强。对我们而言,未必是坏事。正好可以看看,在更大的压力下,林峰这把刀,是会更锋利,还是会卷刃。”他像一位高明的棋手,乐于见到棋子之间激烈的碰撞,这能让他更清晰地看清整个棋局的走向和每一颗棋子的真实成色。他心中已在考虑,是否该在适当的时机,再给林峰提供一个更能施展拳脚的平台。
夜色渐深,果城仿佛沉睡过去。但在这静谧之下,权力的暗流依旧在奔腾不息。林峰的精准打击赢得了阶段性胜利,树立了权威,但也彻底激怒了对手,引来了更深的忌惮和更强烈的敌意。刘国栋在羞愤中谋划着反击,吴婷在谨慎中巩固着阵地,陈国华在静观中权衡着布局。
评审会的余波远未平息,它正在悄然改变着力量的平衡,并为下一轮更激烈、更复杂的较量,埋下了深刻的伏笔。所有人都心照不宣:果城的这场大戏,才刚刚进入高潮前的铺垫。
(本章完)
喜欢退伍特种兵官场晋升之路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退伍特种兵官场晋升之路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