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瑾周岁宴刚过不久,苏静瑶再次被诊出有了身孕。这一次,孕期平稳,她显得从容了许多,脸上时常洋溢着温婉宁静的光辉。
周煜欣喜之余,也更加忙碌。他既要操心工部事务,又要照顾幼子和孕妻,还要时刻留意朝中动向。但他乐在其中,将生活和工作平衡得井井有条。
十个月后,苏静瑶顺利产下一对龙凤胎!哥哥取名周琛(寓意珍宝),妹妹取名周玥(寓意神珠)。
一举得双,又是龙凤呈祥,周府上下喜气洋洋。皇帝听闻也是龙颜大悦,赏赐加倍。周维明抱着两个孙儿,笑得合不拢嘴,连一向矜持的周夫人也亲自过来,抱着小孙女舍不得撒手,对苏静瑶的态度更是前所未有的和蔼。
看着摇篮里两个粉雕玉琢的小婴儿,以及蹒跚学步、咿呀叫着“弟弟”“妹妹”的周瑾,周煜心中充满了巨大的满足感。这就是他拼命想要守护的温暖。
有了儿女,周煜奋斗的动力更足。他在工部任上兢兢业业,不仅将水泥的应用推广到水利、筑路、城建等多个领域,极大提升了工程质量和效率,还改进了不少现有的生产工艺。
他主持修缮的几处关键水利工程,在后续的汛期中经受住了考验,保境安民,功在千秋。他组织修建的“水泥官道”,平坦坚固,雨天不泥泞,极大便利了交通和商贸,被称为“周公路”。
因其政绩卓着,皇帝屡次擢升,短短数年间,周煜已从工部郎中升任工部右侍郎,成为了朝中炙手可实的实权派人物,深得皇帝和太子信任。
期间,三皇子萧景睿解除了禁足,但圣眷已大不如前。他试图挽回局面,但太子一党势力已成,且皇帝对他心存芥蒂,他屡屡受挫。
柳如烟依旧没有名分,在三皇子府中地位尴尬,如同隐形人一般,心中的怨毒与日俱增,却已掀不起太大风浪。
周煜并未放松警惕,他通过秦昭和自己建立的信息网,始终掌握着三皇子及其党羽的动向,并适时给予打击,使其难以真正恢复元气。
身居高位,周煜对子女的教育却从未松懈。他深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根基在于家教。
他对三个孩子倾注了大量心血。
长子周瑾聪慧沉稳,肖似其父,周煜便亲自为他启蒙,教导他经史子集,更注重培养他的责任感和宏观视野。
次子周琛活泼好动,对数字敏感,周煜便引导他接触算学、经济,发现其兴趣所在。
小女儿周玥,继承了母亲的清丽和父亲的灵秀,是全家人的掌上明珠,周煜对她宠爱却不溺爱,教她读书明理,开阔胸襟,从不以“女子无才便是德”约束她。
他常常将孩子们带在身边,办公时让他们在一旁看书习字,出差时只要条件允许也尽量带上,让他们见识各地风土人情。他用自己的言行,向孩子们诠释何为忠君爱国,何为勤政爱民,何为君子之道。
苏静瑶则是孩子们最温柔的港湾。她用无微不至的照顾和耐心的倾听,滋养着孩子们的心灵。夫妻二人一严一慈,相得益彰。
在这样充满爱与书香的环境中,三个孩子健康成长,品行端正,聪慧好学。
时光荏苒,皇帝年事渐高,身体大不如前。朝中关于立储的暗流再次涌动。虽然太子地位稳固,但三皇子及其残余势力依旧贼心不死,试图做最后一搏。
他们抓住一次边境摩擦事件,大肆渲染太子处理外交过于软弱,有损国威。同时,暗中勾结个别边将,试图制造更大的事端,嫁祸太子,甚至策划了一场针对皇帝的“意外”,企图乱中夺权。
然而,他们的阴谋早已在周煜的监控之下。周煜通过秦昭的宫内消息和自己在工部检修宫中建筑时布下的某些隐秘手段,提前获悉了他们的全盘计划。
关键时刻,周煜并未直接出面,而是将关键证据巧妙地通过中立官员之手,呈送到了皇帝面前。同时,他与太子周密部署,调动忠诚的京营和侍卫力量,张网以待。
当三皇子的人马按照计划发动时,迎接他们的是早已准备好的天罗地网。所谓的“边境急报”被证实是伪造,试图制造“意外”的死士被一网打尽,与边将勾结的信件成为了铁证。
皇帝躺在病榻上,看着面前如山铁证,尤其是那封试图谋害自己的计划,气得浑身发抖,彻底心寒。他没想到这个儿子竟然狠毒至此!
“逆子!孽子!”皇帝痛心疾首,老泪纵横。最后一丝父子情分,彻底断绝。
没有任何悬念,三皇子萧景睿被废为庶人,终身圈禁于皇陵思过。其党羽核心人物尽数被诛,余者流放的流放,罢官的罢官。一场酝酿已久的政变,被雷霆手段迅速平息。
在这场风波中,周煜居功至伟,却深藏功与名,并未过多居功自傲,反而更加谦逊谨慎,赢得了朝野上下更多的尊重。太子对他更是感激涕零,倚为肱骨。
至于柳如烟,随着三皇子倒台,她作为没有名分的附属品,命运可想而知。
她被发配往三皇子圈禁之地充当最低等的仆役,昔日荣华富贵、野心算计,皆化为泡影,只能在无尽的悔恨与折磨中了却残生。
听闻这个消息时,周煜只是淡淡“嗯”了一声,心中并无波澜。善恶到头终有报,她不过是自食其果。
经此一役,老皇帝心力交瘁,病情加重,不久后便驾崩。太子顺利继位,改元开元。
新帝登基,锐意进取,大力提拔新人。周维明见儿子已然成才,朝局稳定,便上书请求致仕。新帝准奏,厚赏荣休。
周煜的岳父,国子监祭酒苏大人,也因年事已高,退了下来。
令人惊讶的是,在周煜的暗中举荐和支持下,苏静瑶那位潜心学问、性情敦厚的兄长,竟被破格提拔,接任了国子监祭酒之职。祭酒府与尚书府的关系,因着苏静瑶和周煜,真正变得亲密无间。
周煜则因从龙之功和卓越能力,被新帝任命为工部尚书,正式成为六部堂官之一,时年不到四十,可谓年少高位,圣眷正浓。
他成为了周家新的顶梁柱,门庭若市,显赫无比。但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不结党,不营私,一心扑在政务上,继续大力推广利国利民的工程和技术。
在周煜和苏静瑶的悉心教导下,三个孩子茁壮成长,各自成才。
长子周瑾,沉稳睿智,博览群书,科举一路顺畅,高中进士后,并未倚仗父荫,而是从底层做起,因其精通数算、善于理财,被调入户部,成绩斐然,很快崭露头角,成为了户部最年轻的郎中,前途无量。
次子周琛,果然对经济之道有着非凡的兴趣和天赋。他并未走科举仕途,而是在父亲的支持下,接手管理周家的一部分产业,并创新性地运用商业手段,将水泥、玻璃等物销往全国,甚至通过海路贸易到海外,积累了巨额财富,成为了京城首屈一指的皇商。
他虽不在朝堂,但其经济实力和对市场的调控能力,连朝廷有时都需倚重,以另一种方式光耀了门楣。
小女儿周玥,不仅容貌出众,更是才华横溢,性情豁达,在京中闺秀中名声极佳。她及笄后,求亲者几乎踏破门槛。
最终,周煜和苏静瑶尊重女儿的选择,将她嫁给了性情相投、颇有贤名的宗室世子为妃。世子对周玥极为爱重,夫妻琴瑟和鸣。
周玥将周家的开明之风带入宗室,时常举办诗会、画展,资助寒门学子,成为了宗室中一股清流,备受赞誉。
时光飞逝,周煜在工部尚书任上又兢兢业业干了十余年,主持完成了多项浩大工程,造福天下,被百姓称为“周青天”。他见朝局稳定,新人辈出,便也生出了退意,多次上书请求致仕。
新帝再三挽留不成,最终准奏。致仕之日,皇帝亲笔御书“功在社稷”匾额赐予周府,赏赐无数,荣宠至极。
离开朝堂的周煜,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他与苏静瑶搬到了京郊一处精致的别院居住,这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
每日里,他或是与苏静瑶携手漫步庭园,赏花观鱼;或是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或是与来访的老友品茗下棋,谈古论今;偶尔兴致来了,也会指导一下孙辈的学业。
苏静瑶陪伴在他身边,两人相濡以沫,感情历久弥深。
她虽是农家出身,但一生被丈夫呵护、尊重、引导,活成了京城所有女子羡慕的模样:夫君位极人臣却一生一世一双人,儿女个个成才孝顺,自己安享尊荣,平安喜乐。
周煜晚年,朝廷欲为其修撰传记,立碑颂德,被他婉言谢绝。他笑道:“微臣只是尽了人臣本分,做了该做之事,不足挂齿。若说功劳,是陛下圣明,是百姓勤劳。”
然而,他的功绩和故事,早已口耳相传,载于民间野史,流传后世。
他从一个险些误入歧途的纨绔子弟,成长为国之栋梁;他挽救了原本悲剧的真千金,给了她一生幸福;他守护了家族,使其繁荣昌盛;他发明的水泥、玻璃等物,极大地推动了这个时代的生产力发展;他治水修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他与妻子苏静瑶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爱情故事,也成为了一段佳话。
许多年后,人们提起“周煜”这个名字,首先想到的不再是那段真假千金的荒唐往事,而是一位贤臣、一个良夫、一位慈父的传奇人生。
【叮!第三世界任务完成度100%。目标人物苏静瑶:幸福度100%,安全感100%,社会地位100%。目标周家:家族繁荣度100%,危机解除度100%,声望达到顶峰。评价:完美。奖励发放……准备脱离当前世界……】
系统的提示音再次响起。
周煜(林逸)躺在摇椅上,握着身旁白发苍苍却依旧温婉的苏静瑶的手,看着夕阳的余晖洒满庭院,儿孙们在不远处嬉笑玩闹。
他缓缓闭上眼睛,嘴角带着满足安详的微笑。
这一生,他无愧于心,无愧于人,圆满无比。
白光闪过,他的意识抽离。
而这个世界的史书上,则永远留下了属于“周煜”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喜欢渣男从良记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渣男从良记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