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荣晖忙于内政之时, 北方边境传来八百里加急军报: 北狄部落联盟发生内乱, 新任单于呼衍灼鹰隼狠戾, 为巩固权位、转移矛盾, 竟不顾往年盟约, 亲率五万铁骑, 绕过镇北侯萧震重点布防的东线, 突袭防御相对薄弱的西线云州!
云州守将猝不及防, 浴血奋战后城破殉国, 云州失陷! 狄骑烧杀抢掠, 兵锋直指下一处关隘雁门! 若雁门再失, 狄骑将可长驱直入, 威胁中原腹地!
消息传回, 朝野震动!
金銮殿上, 群臣激愤, 主战主和之声吵作一团。
“陛下! 北狄背信弃义, 必须痛击! 臣请即刻发兵, 收复云州, 将狄人赶回漠北!” 武将们群情激昂。
“万万不可! 国库空虚, 粮草不济, 仓促迎战, 胜算几何? 不如暂且隐忍, 遣使议和, 许以金帛, 先解燃眉之急!” 文官中不乏保守之声。
“议和? 那是割肉饲虎! 今日让云州, 明日狄人就要兵临京城了!”
荣晖高坐龙椅, 面沉如水, 听着下方嘈杂的争论和各自的心音。
主战者, 有热血忠诚, 也有想借此军功上位的。
主和者, 有真心担忧国力不支的, 也有怯战畏敌, 甚至暗中与狄人有勾结, 想发国难财的! 【若能促成和议, 狄人那边许我的好处……】 某个主和派官员的心音被荣晖敏锐捕捉。
他心中冷笑, 面上却不动声色。 通过读心术和龙卫密报, 他对局势的判断远比臣子们清晰。
“够了。” 他淡淡开口, 声音不高, 却瞬间压下了所有争论。
大殿顿时安静下来, 所有目光都聚焦在皇帝身上。
“北狄欺朕新登基, 欺我大燕无人乎?” 荣晖目光锐利如刀, 扫过全场, “云州乃朕之疆土, 百姓乃朕之子民。 失地, 必要收复! 血债, 必要血偿! 议和之事, 休要再提!”
他态度坚决, 主战派精神大振, 主和派则面色灰败。
“然, ” 荣晖话锋一转, “兵者, 国之大事, 死生之地, 不可不慎。 粮草、军械、兵员, 都需时间筹措调集。 镇北侯。”
“老臣在!” 萧震大步出列, 声如洪钟。
“朕命你为征北大都督, 总揽对狄战事。 即刻整饬京营及北方诸镇兵马, 筹措粮草, 十日内, 朕要看到大军开拔之准备!”
“老臣领旨!” 萧震激动不已, 【陛下信重, 必当死战!】
“户部、工部,” 荣晖看向相关官员, “全力配合镇北侯, 若有延误, 严惩不贷!”
“臣等遵旨!”
安排完初步应对, 退朝后, 荣晖独留镇北侯萧震于御书房。
“老将军, 此战关系国运, 朕深知艰难。” 荣晖摊开北方地图, “狄人势大, 且骑兵来去如风, 我军主力多为步卒, 正面决战, 即便胜也是惨胜。 你有何良策?”
萧震沉吟片刻, 指着地图:“陛下所言极是。 臣以为, 当以坚守雁门为重, 挫敌锐气。 同时, 派精锐骑兵出关, 袭扰其粮道, 断其补给。 北狄内部并非铁板一块, 呼衍灼弑兄上位, 根基不稳, 若能设法离间其各部, 或可使其不战自乱。”
荣晖点点头, 萧震的策略老成持重。 但他有更多想法。 他记得原剧情中, 北狄此次南侵最终虽被击退, 但大燕也损失惨重, 埋下了日后国力衰弱的祸根。
而且, 苏妙似乎提过……“水泥”, 若此刻让苏妙提出来,快速加固城墙,那么……
“老将军之策甚好。 此外, 朕会命工部加紧研制一种新型筑城材料, 或许能更快加固雁门关防。 离间之事, 朕会让龙卫设法。” 荣晖顿了顿, 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待准备妥当, 朕, 欲御驾亲征。”
“陛下不可!” 萧震大惊失色, “陛下万金之躯, 岂可亲临险地? 战场刀剑无眼, 若有闪失, 国本动摇啊!”
【陛下虽近来英明, 但终究久居深宫, 岂知战阵凶险?】 萧震的心音充满了担忧。
荣晖知道他是忠心为国, 但御驾亲征, 是他深思熟虑的决定。 一来可极大鼓舞前线士气; 二来, 他需要通过军功, 真正在军队中树立威信, 摆脱原主留下的恶劣印象; 三来, 他也想亲眼看看这个时代的战争, 更深入地了解他的国家和军队。
“老将军不必再劝。” 荣晖语气坚定, “天子守国门, 君王死社稷。 朕意已决。 届时, 还需老将军全力护持。”
看着皇帝眼中不容置疑的决心和那份罕见的担当, 萧震心中震撼, 一股豪情油然而生, 他猛地抱拳:“陛下既有此雄心, 老臣……必誓死护卫陛下周全! 让我大燕龙旗, 插遍漠北!”
御驾亲征的决定尚未公布, 但战备工作已紧锣密鼓地进行。 荣晖深知, 时间紧迫。 他想到了苏妙,准备让她主动提到“水泥”。
这日, 他特意召见了仍在掖庭“学规矩”的苏妙。
几个月过去, 苏妙身上的现代骄矜之气被磨掉了不少, 虽然心里依旧会吐槽, 但面上规矩了许多。 她忐忑不安地来到御书房, 不知皇帝突然召见所为何事。 【难道终于想起我了? 要封妃了?】
“民女苏妙, 叩见陛下。” 她依着嬷嬷教的礼仪, 规规矩矩地行礼。
荣晖放下奏折, 打量了她一眼:“平身。 在掖庭这些时日, 可还习惯?”
苏妙心里翻白眼:【习惯个鬼!】 嘴上却恭敬道:“回陛下, 掖庭嬷嬷教导用心, 民女受益匪浅。”
荣晖心中暗笑, 也不戳穿, 话锋一转:“北狄犯边, 云州失陷, 你可知道?”
苏妙一愣, 【啊? 剧情提前了?】 她点点头:“民女……略有耳闻。”
“朕欲御驾亲征, 收复失地。 然狄人骑兵凶悍, 我军守城颇艰。 朕听闻, 你来自……海外? 见识广博, 可知有何方法, 能快速加固城墙, 使其坚不可摧?” 荣晖故作随意地问道, 眼神却紧盯着她。
【加固城墙? 水泥啊! 现代混凝土几天就能凝固, 比古代糯米灰浆快多了!】 苏妙几乎脱口而出, 但马上又犹豫了, 【等等, 这算不算改变历史? 而且……我要是说出来, 会不会被当成妖怪?】
荣晖通过读心术听得明明白白, 心中大喜, 面上却露出失望之色:“看来是朕想多了。 你一介女子, 又能有何良策。 罢了, 你退下吧。”
这招以退为进, 果然激起了苏妙的好胜心和表现欲。 【瞧不起谁呢! 我可是受过九年义务教育加高中教育的! 水泥配方网上都查得到! 大概就是石灰石、粘土什么的煅烧磨粉……】
她忍不住开口:“陛下! 民女……民女或许知道一法!”
“哦?” 荣晖挑眉, “说来听听。”
苏妙绞尽脑汁回忆着化学课和网上看来的零散知识:“民女故乡有一种名为‘水泥’之物。 将石灰石、粘土等物按比例混合, 经高温煅烧后再磨成细粉, 使用时与沙、水混合, 凝固后坚硬如石, 且凝固速度远快于灰浆, 数日即可坚固无比, 用于筑城、修路皆可!”
她一边说, 心里一边打鼓:【比例是多少来着? 好像还要加石膏调节凝固时间? 完了完了, 记不清了……可牛已经吹出去了!】
荣晖要的就是这个开头! 他立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重视:“此言当真? 所需何种石灰石、粘土? 比例如何? 煅烧温度几何?”
苏妙被问得哑口无言, 额头冒汗:【我就知道会这样!】 她硬着头皮:“此……此乃秘法, 具体比例工序繁杂, 民女需仔细回忆, 并……并需工匠反复试验方可……”
“好!” 荣晖一拍桌案, “朕即刻命工部抽调精干工匠, 归你调遣! 所需物料, 尽数供应! 苏妙, 你若能助朕制成此‘水泥’, 于国于民便是天大的功劳! 朕绝不吝封赏!”
他直接给了苏妙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权限。
苏妙惊呆了。 【让我……带队搞研发?】 巨大的责任感和一种被重视的激动瞬间冲垮了犹豫。 【管他呢! 试试就试试! 说不定真能成呢! 总比在掖庭学磕头强!】
“民女……定当竭尽全力!” 她跪下行礼, 这一次, 多了几分真诚。
荣晖看着她眼中燃起的斗志, 微微一笑。 鱼儿, 终于上钩了。 他并不指望苏妙真能记得完整配方, 但只要提供正确的方向和关键成分, 以大燕工匠的智慧, 反复试验之下, 极有可能成功!
一旦水泥问世, 不仅可用于此次守城, 对未来大燕的基础建设, 将是革命性的改变。
就在苏妙一头扎进工部作坊, 带着一群懵逼的工匠开始“烧石头”的同时, 荣晖御驾亲征的决定, 也在朝中引发了暗流。
以首辅谢安为首的不少文官再次上书劝阻, 言辞恳切, 无非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国不可一日无君”等道理。
荣晖深知他们是忠心, 但决心已定。 他一方面下旨明确表态, 阐明亲征之必要, 另一方面, 任命首辅谢安与另外两位重臣在他离京期间监国理政, 稳定后方。
同时, 龙卫加紧活动, 不仅严密监控京城动向, 防止有人趁乱生事, 更派精干人员潜入北狄, 散播谣言, 离间呼衍灼与其他部落首领的关系。
出征前夕, 荣晖做了一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他带着七皇子荣瑄, 以及部分朝臣, 前往京郊大营, 观摩大军誓师。
旌旗招展, 刀枪如林。 数万将士列阵于此, 肃杀之气直冲云霄。
荣瑄何曾见过此等场面, 小脸煞白, 却紧紧攥着小拳头, 努力挺直腰板, 看着他的皇兄。
荣晖一身戎装, 登临点将台。 他没有发表长篇大论, 只是目光扫过台下黑压压的将士, 运足中气, 声音传遍校场:
“将士们! 北狄背信, 屠我城池, 杀我百姓! 此仇, 能不报乎?”
“报仇! 报仇! 报仇!” 山呼海啸般的回应响起。
“好!” 荣晖拔出腰间宝剑, 直指北方, “朕, 将与尔等同行! 剑锋所指, 收复河山! 用狄人之血, 祭我英魂! 扬我大燕国威!”
“万岁! 万岁! 万岁!”
皇帝亲自同行! 此言一出, 全军将士的士气瞬间被点燃到了极致! 无数双眼睛看着点将台上那英挺的身影, 充满了狂热与忠诚。
喜欢渣男从良记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渣男从良记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