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十六章 筋骨初成授武艺 雏鹰展翅各志高
日子如同陈家沟门前的小溪,在晨光暮色中悄然流淌。自那日凌晨五点的第一次“磨筋骨”开始,陈彦和石头的生活便进入了一种全新的、规律而艰苦的节奏。
每天,天边还泛着鱼肚白,甚至星辰尚未完全隐去,清尘道长那准时出现的身影,便会将陈彦和石头从温暖的被窝里唤醒。秋去冬来,凌晨的寒气愈发刺骨,但师徒三人的晨练却从未间断。站桩、压腿、活动关节、呼吸吐纳……这些看似枯燥乏味的基础训练,日复一日地进行着。
最初的几天,对于陈彦来说,简直是煎熬。每天训练结束后,他感觉全身的骨头都像散了架,肌肉酸痛无比,尤其是大腿和腰腹,走路都感觉轻飘飘的。最明显的是吃饭的时候,他的手会因为过度疲劳而微微颤抖,连筷子都拿不稳,常常需要换勺子才能勉强进食。
张桂娘看着儿子这般辛苦,心疼得不得了。好几次,在饭桌上,她悄悄拉着陈彦的手,低声劝道:“彦儿,练功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要不……今天就跟师父说一声,歇一天吧?你看你这手抖的……”
陈彦虽然疲惫,眼神却异常坚定。他摇摇头,对母亲露出一个宽慰的笑容:“娘,我没事。师父说了,这是打熬筋骨的必经过程,熬过去就好了。儿子不怕吃苦,您别担心。”他知道,这是打基础的黄金时期,也是师父在考验他的毅力和心性,绝不能半途而废。
而让陈彦有些意外的是,石头在这方面似乎有着惊人的天赋和耐力。或许是早年经历的苦难磨砺了他的意志,也或许是常年劳作打下了不错的身体底子,石头在基础训练上的进展,竟然比陈彦还要快上一些。站桩的时间能坚持得更久,拉筋的幅度也更容易打开,而且恢复得也快。清尘道长看在眼里,虽未明说,但眼中偶尔会闪过一丝赞许。
就这样,在汗水和坚持中,三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冬日的寒意渐渐被初春的暖意取代,院角的梅花悄然绽放。陈彦和石头也悄然发生了改变。他们的皮肤被晨风和微弱的阳光晒成了健康的小麦色,原本略显单薄的身形变得结实了许多,眼神也更加明亮有神,举手投足间,隐隐多了一份沉稳的力量感。
这天下午,陈彦和石头从赵府放学归来,照例在院子里进行每日的巩固练习。经过三个月的打磨,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强度,动作也更加标准流畅。就在两人专心致志地练习时,清尘道长缓步走了过来。
他静静地看了一会儿,微微颔首,开口道:“好了,彦儿,石头,今日可以停下了。”
陈彦和石头闻言,收势站定,恭敬地看向师父,不知有何吩咐。
清尘道长目光扫过两个弟子,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温和笑意,说道:“这三个多月,你们二人勤勉不辍,不畏艰苦,根基已初步夯实。筋骨强健,气血通畅,已具备了修习武艺的基础。从今日起,为师便开始传授你们真正的攻防技艺。”
“真的吗?师父!”陈彦和石头闻言,几乎是异口同声地惊喜道,脸上瞬间绽放出兴奋的光彩!熬了这么久,终于等到这一天了!那种感觉,就像辛勤耕耘的农夫,终于看到了禾苗破土而出的希望!
“自然是真的。”清尘道长肯定地点点头,但随即神色一肃,告诫道:“不过,你二人需谨记!基础训练,如同房屋之地基,一日不可荒废!日后即便习得再精妙的招式,这站桩、拉筋、吐纳的功夫,也要日日坚持,方能保证气血旺盛,劲力绵长!切不可本末倒置!”
“是!师父!弟子谨记!”陈彦和石头连忙躬身应道,语气无比认真。他们深知这基础的重要性。
清尘道长满意地点点头,沉吟片刻,问道:“武艺之道,门类繁多,各有所长。你二人心中,可有何偏好?或想习练何种兵器?说出来,为师也好因材施教。”
这个问题,陈彦其实早已思考过。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师父,弟子想学剑!”他目光炯炯,带着读书人的一种向往,“剑为百兵之君,形直而锋锐,象征正直与勇气。弟子读书,欲明事理,做人亦当如剑,堂堂正正。习剑,既可强身,亦可养浩然之气,正合弟子‘文武兼修’之志。”
清尘道长听了,眼中精光一闪,抚须赞道:“好!‘剑为君子器’,你能有此见解,甚好!剑法灵动飘逸,亦重招式与心法配合,正适合你。”
接着,他看向石头:“石头,你呢?你想学什么?”
石头挠了挠头,他不如陈彦想得那么多道理,但他有自己的坚持。他看了看陈彦,然后挺起胸膛,声音洪亮地说道:“师父!石头没公子懂得多,但石头知道,我这条命是公子和主家给的!我学武,最大的心愿就是能保护好公子,不让任何人欺负他!所以……所以我想学最厉害、最能打、能一个打很多个的本事!就像……就像戏文里说的那种‘万人敌’的功夫!”
他的想法简单而直接,充满了赤诚的守护之心。陈彦听了,心中感动,看向石头的目光更加温和。
清尘道长闻言,先是微微一怔,随即哈哈大笑,拍了拍石头的肩膀:“好!好一个‘万人敌’!有志气!不过,‘万人敌’并非单指武艺高强,更需胆识、谋略和气势。既然你有此心,为师便传你一套刚猛霸道、善于近身搏杀、以寡敌众的‘破军拳’以及配套的短棍技法!此拳法势大力沉,讲究一往无前,正合你性情,练至精深处,等闲三五人近不得身!”
“谢谢师父!”石头大喜过望,激动得脸色通红。
于是,从这一天起,陈家的小院里,除了朗朗的读书声和肥皂作坊的忙碌声,又增添了两道刻苦练武的身影。
每日下午,夕阳的余晖洒满院落时,便能看到陈彦手持一柄清尘道长用木棍削成的简易木剑,在一板一眼地练习着基础的刺、劈、撩、挂等剑法招式。清尘道长在一旁细心指点,强调身法与剑招的配合,气息与动作的协调。陈彦学得极其认真,每一个动作都力求标准,虽然初学时显得有些笨拙,但他那份专注和韧劲,却让人动容。
而在院子的另一角,石头则虎虎生风地演练着“破军拳”。这套拳法果然如其名,动作大开大合,发力刚猛,伴随着石头中气十足的呼喝声,充满了力量感。练习短棍时,木棍在他手中呼呼作响,扫、劈、戳、挡,招式朴实无华,却凌厉实用。
这充满活力的景象,也吸引了家里的小家伙们。陈秀、陈康和小草这三个“小萝卜头”,常常搬着小板凳坐在屋檐下,瞪大眼睛看着大哥和石头哥哥练武。看到精彩处,他们会拍着小手欢呼,有时也会学着样子,挥舞着小胳膊小腿,奶声奶气地“嘿哈”比划着,那憨态可掬的模样,常常逗得大人们忍俊不禁,给这严肃的练武场景增添了许多温馨的乐趣。
清尘道长看着院子里这两只雏鹰开始展翅练习,眼中充满了期许。他知道,真正的武道之路漫长而艰辛,但这第一步,他们迈得扎实而坚定。未来的他们,一个或许将成为持剑卫道的儒雅君子,另一个则可能成为守护一方的忠勇之士。而这小小的陈家院落,正在悄然孕育着无限的可能。
------
(第六十六章 完)
------
喜欢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